在都市綠道跑步、拼車步行、周末騎行,每年減少買不必要的衣服、空調調高一度可減排……周末,在廣州IFC舉辦的一場名為“共創綠色星球”環保公益沙龍上,多位環保達人通過藝術創作和綠色生活方式分享,為公衆解鎖了多樣化的可持續生活方式,倡導人們從自身出發傳遞綠色能量。
該活動由越秀房托、越秀商投主辦,國際環境保護機構野生救援作公益支持。
達人傳授“衣食住行”的低碳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年輕人實踐綠色生活。
“大家可以先嘗試踏出第一步,比如,從400米圈開始跑,然後再逐漸增加到400米兩圈,1公裡、3公裡、5公裡,循序漸進。”國内著名的跑步達人、美國硬石 西部百英裡越野賽第一位完賽華人陳國輝,講述了他關于跑步通勤的故事。
據介紹,他至今已擁有遍布全國的國際馬拉松足迹,包括廣州、深圳、香港、上海、廈門等,“在這些停不下來的腳步當中,我感悟到鍛煉的可貴是在持之以恒,關鍵在于規律作息、均衡飲食以及科學合理的計劃。”
“在跑圈有個說法,你跑了5公裡後一定能跑到10公裡,10公裡之後必會有‘半馬’,‘半馬’跑完就肯定能跑‘全馬’。”在陳國輝看來,跑步通勤也是同理,循序漸進,必能“養成”綠色生活方式。
低碳出行,亦是人們相對容易做到的事情。
“我曾經我帶隊十幾人騎車經過北京天安門,這份與人共同擁有的環保記憶,正是一種令人愉悅的生活态度。”國内著名的騎行達人鄧家強認為,自行車并不是單純的代步工具,它是日常運動和社交手段,可以打開新世界的窗口。
針對廣州的騎行體驗,他分享了其私家路線圖,“在大學城、生物島、增城、從化等地騎行,人少車少,空氣也好”。
另外,他還特别提醒,不論做什麼運動,都需要遵循那門運動的正确打開方式,要避免因運動不當可能造成的身體損傷。
穿衣、吃飯、照明等日常生活場景,亦有不少可實現“低碳”的細節。
“低碳生活,可以從衣食住行開始。”廣州市綠點公益環保促進會理事長梁毓麟分享道,比如“衣”,在保證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若每人每年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即可相應減碳6.4千克。“食”,全國隻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減排二氧化碳10.3萬噸。夏日,每台空調在26℃基礎上調高1℃,每年即可減排二氧化碳21千克。
“綠色出行,降低碳排放量,比如多乘坐公交汽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拼車步行、騎自行車等,人均碳排放量可以減少到個位數,甚至是清零。”梁毓麟還列出了不同交通碳排放系數,小型汽車的碳排放系數最高。
綠色主題展進入商場傳遞新生活方式
在都市裡,綠色概念也常在工作或日常休閑的公共空間裡閃現。比如在廣州ICC環貿天地裡,現正矗立着一輪體積達9立方米的“滿月”大型藝術裝置,而它的表面全部是由一次性塑料袋拼成。
“這個裝置寓意着人們共同造就了這樣一顆塑料星球,希望引起人們對塑料污染的重視和關注,從而改變不可持續的消費和生活方式,為地球和自己創造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創作者、來自四川美術學院駐留藝術家張有魁在現場分享道,《滿月》是一件因材料自身背景和語義促成的最終視覺形态,“用一次性快遞塑料袋來完成的這次儀式感,有了更深層次的寓意。”
在張有魁看來,這顆由藝術家們共同造就的“塑料星球”,不僅有望引起人們對塑料污染的重視和關注,還或可改變人們不可持續的消費和生活方式。
據悉,大型藝術裝置“滿月”和主題攝影作品展将在廣州ICC環貿天地、廣州國際金融中心、悅彙城進行聯動巡展。該展自啟動以來,僅僅兩周時間,巡展就受到公衆極大關注,線上發起的“生動源自行動 共創綠色星球”打卡話題,也獲超6萬的互動和超300萬的閱讀量。
廣州IFC的M空間也正在舉辦一場有關氣候變化的綠色主題攝影展,該展精選了40多幅攝影作品,展示了氣候災難對人類生活和生命财産安全所造成的影響與威脅,以及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所做的戰略行動。
【記者】歐志葵
【作者】 歐志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