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是怎麼勝出的?
這個過程其實很簡單,就兩部手機:Galaxy S,以及Galaxy S2。
讓三星脫穎而出的,不是S3,S4,也不是Note系列,而是S2。
還是從頭說起吧。安卓起步那會兒,還真沒三星什麼事,那時唱主角的是HTC,從G1到G5,HTC一枝獨秀,G7算是HTC的巅峰吧,那時安卓≈HTC。
後來其他廠家趕上來了。摩托的裡程碑、defy,索愛的x10等,都是名噪一時的機器。
而三星,之前基本就是“花瓶”的代名詞。出些華而不實的機器,給其他廠家(比如蘋果)代工生産SOC,出過一款i5700産生了一些影響力,直到Galaxy S的出現。
Galaxy S(i9000),一開始并沒有受到太多重視。那一年,市場的明星是G7、G10以及後來的G11、G12。
但是,相比于G7蛋疼的512M ROM,G12的1G ROM,i9000直接拿出了8G ROM,結果就是,在大家都談論”尼瑪這個app2sd怎麼實現啊“的時候,三星在說”app2sd是什麼?“
同時,蜂鳥PC110,勝過當年高通的8250,面對後面的8255也不遜色。
其他方面,SAmoled鮮豔的色彩成為賣點,攝像頭也不落下風,除了RAM稍微小了點,在當時來看沒有明顯的缺點(不要提P排,那時候買手機的沒幾個人理這個)。
不過,即便如此,當年索尼家有X10i,摩托有defy和MT800(記不得是不是這個型号了),S也隻能算是衆多旗艦機之一。
2011年,S2出現了。
至今,我依然認為,三星的勝勢起源于S2。
這一年,Android進入雙核時代。三星拿出的是獵戶座,高通是8260,德儀4430/4460,以及黃老闆家的Tegra2。
結果,8260著名的膠水雙核,Tegra2的性能有缺陷,德儀倒是還不錯,但是4430比起獵戶座4210還是差了一點點(S2的部分機型用的就是4430)。
再加上1G RAM、16G ROM、800萬的攝像頭,4.3寸RGB排列的SAP屏,S2在當年的Android機海中,完全處于碾壓地位。G14、Atrix 4G等等,在S2面前沒有任何優勢,營銷更是被秒殺,三星自然而然成了為Android軍團的領軍。
至于索尼,雙核的LT26i比S2晚了半年,還是坑爹的8260,自然還是賣不出去。
而LG,沒記錯的話,那年的optimus一批BUG。
總而言之,雙核時代,高通坑了一批對手。
2012年,三星早早拿出了S3,性能上依然領先(相比于同年的T3和S4),720P的SA水平進一步提升(不管顔色準不準,看起來鮮豔,就能吸引眼球),營銷繼續猛砸錢,配合奧運會宣傳,三星霸主地位已成。
總結一下三星的成功,大緻可以發現有這麼幾個條件:
1、硬件上的持續領先地位,高通軍團直到S4 pro出現後才終于翻身;
2、強大的營銷能力;
3、迅速的市場反應能力(背後是強大的供應鍊);
4、競争對手的作死,比如HTC和索尼。
插一句話,可能有人要問,為什麼不提蘋果?原因很簡單。三星真正的對手,從來就不是蘋果,而是其他Android軍團(不需要跑赢老虎,隻需要跑赢其他人)。
換句話說,雖然三星自身實力雄厚(無論是技術還是營銷),但能夠成為霸主,競争對手自身的不給力也是一大原因。
因此,可以說三星目前的霸主地位,某種意義上是超越了三星應有的水平的。
現在,競争對手已經醒了(比如索尼、LG),又出現了一批新的競争對手(中華酷聯米等),低端高端一起擠壓,三星的霸主地位,自然搖搖欲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