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是哪八大關?山海關(1)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闾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長城是哪八大關?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山海關
(1)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闾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
(2)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與“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裡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3)明洪武十四年築城建關設衛,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山海關城周長約4千米,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禦建築。
(4)包括“天下第一關”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闾樓、甕城以及1350延長米的明代平原長城等景觀。
紫荊關
(1)紫荊關,是長城的關口之一,位于中國河北省易縣城西40千米的紫荊嶺上。為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
(2)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東漢時名為五阮關,又稱蒲陰陉,列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天下九塞之第四塞。紫荊關由五座小城組成:拒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關城、小盤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嶺城。
(3)易縣旅遊勝地衆多,特别是清西陵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之後,吸引了更多的遊人,紫荊關險中蘊秀的古塞風光,渾厚的文物、軍事曆史底蘊,必将随清西陵一起成為易縣一處新的旅遊勝地。
居庸關
(1)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2)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餘脈軍都山地,西山夾峙,下有巨澗,懸崖峭壁,地形極為險要。居庸關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并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其中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又稱内三關。
娘子關
(1)娘子關現存關城建于明代,娘子關有萬裡長城第九關之稱,為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建有關門兩座。
(2)東門為一般磚券城門,額題“直隸娘子關”,上有平台城堡,似為檢閱兵士和瞭望敵情之用。天然屏障。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祠、烽火台、點将台、洗臉盆、避暑樓等十多處景點,傳說為唐代平陽公主駐防時所建。
(3)娘子關為中國萬裡長城著名關隘,位于山西陽泉市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唐平陽公主曾率兵駐守于此,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故得今名。
雁門關
(1)雁門關。位于山西代縣北郊的一條峽谷内。關的兩側山峰陡峭,直刺雲天,大雁到此無法飛過,隻好飛下峽谷從關前穿過,雁門關由此定名。
(2)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
偏頭關
(1)偏頭關,位于偏關縣黃河邊,與甯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偏頭關。“雄關鼎甯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
(2)這是古人對偏頭關的贊譽。偏頭關曆史悠久,地處黃河入晉南流之轉彎處,為曆代兵家争奪重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就是戰場。
嘉峪關
(1)嘉峪關,号稱“天下第一雄關”,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
(2)曆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
(3)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由内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60千米。
(4)長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羅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并守之勢,形成五裡一燧,十裡一墩,三十裡一堡,百裡一城的防禦體系。
玉門關
(1)玉門關,始置于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于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元鼎或元封中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玉門關當随之設立。
(2)據《漢書·地理志》,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于敦煌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3)現存關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為黃膠土夯築,開西北兩門。城堡平面呈方形,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總面積630多平方米。
(4)城北坡下有東西走向的一條大車道,是曆史上中原和西域諸國來往過乘及郵驿之路。現存城牆高9.7米,上寬約3米,牆基最寬處5米,上有城牆,城東南角有馬道可以登頂。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