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美麗的大腳》海報
今天觀看了電影《美麗的大腳》。
之前就收藏了該片,但卻一直沒看,原因可能隻是覺得應該看而不是想看。而今天之所以最終觀看,是因為一直非常喜歡的演員袁泉獲得了百花獎影後才又想起此片。
-1-
該片是倪萍主演,當年也是成績斐然,不僅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而且還是金雞獎最佳導演(楊亞洲)、最佳女主角(倪萍)、最佳女配角(袁泉)等一系列獎項的獲得者。
張美麗(倪萍飾演)帶着孩子們迎接新老師夏雨(袁泉飾演)
電影取景于黃土高原,着眼于距離我們很遙遠的偏遠地區的教育事業,女主張美麗(倪萍 飾)的丈夫多年前因無知犯法被槍斃,數年後又失去了孩子。她深知沒有文化的後果,于是當上了村裡面的老師,教全村的孩子們知識,并希望知識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和認知。
電影裡出現最多的一個鏡頭
-2-
影片總體很棒,而且不愧是最佳女主和最佳女配的獲獎者,無論是倪萍還是袁泉的表演,特别是倪萍的表演,都毫無雕琢之感,細節刻畫到位,表演真實動人。
但關于表演畢竟自己是門外漢,能說說的也隻是自己的觀感。主要想說一說的還是電影的内容。
影片以貧瘠落後、幹旱少雨、大風肆虐的黃土高原(好像是陝北、甘南一帶)為背景,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個物質和精神生活都極度匮乏的地方。這裡嚴重缺水,三年沒下過一滴雨,一口井養活一村人;一年到頭的主要食物就是土豆;沒有像樣的校舍,有的隻是低矮的教室、破舊的課桌和破損的黑闆;沒有體育場,隻有木闆拼成的簡易籃球框和一個被孩子們當滑梯的黃土坡。唯一的精神生活是反複放映的一部舊電影,而且還時常沒有聲音……
電影中的教室
就在這個偏遠、落後,僅有一位教師、大小孩子隻能坐在一處教室上課的地方,袁泉飾演的志願者夏雨登場。她讓孩子們第一次嘗到了可口可樂的味道,她給孩子們帶來了鮮活的知識,她讓一架需要一個人用力踩另一個人才能演奏的老風琴響起了樂聲,她教張美麗老師學會了英文字母歌以及簡單的幾個英語單詞,她還給孩子們開起了美術課。
但是,來自北京的夏雨老師畢竟受不了艱苦的生活,加之丈夫的勸阻,呆了一段時間後還是準備離開。但張老師以孩子們離不開她以及自己的熱情苦苦地勸夏雨老師留下。不忍看着孩子們的不舍,不想辜負張老師的期待,夏雨暫時留下了……
張老師和夏雨籃球場對話
-3-
影片後半部分,夏雨老師一年後還是得離開,但她帶着張老師和她的孩子們一起到了北京。
後面的内容我就不太喜歡了。
但一定程度上也是現實吧,進京後的孩子們像進了一個奇幻世界,眼睛耳朵都不夠用了;夏雨的老公以及某些個城裡人厭憎、甚至愚弄這群窮孩子;當然,夏雨的老公看在夏雨的面子上最終也幫了他們,而且還專門聯系了人到孩子們生活地方去收土豆。
從電影的表現來看,應該是想說夏雨丈夫的幫助為當地的百姓增加了一些收入,但老百姓怎麼才能過上好日子?怎樣才能擺脫貧窮?怎樣才能改變當地靠天吃飯的狀況?這些應該是這部電影沒展開表現而我們卻需要考慮的問題。
-4-
而我不太喜歡的地方,或者說不很滿意,抑或說心有不甘的一個情節,應該是電影的結尾吧!
電影最後,張美麗因為一個很荒誕的火車撞翻電動三輪的事故而受傷,并最終在夏雨的陪伴下告别人世。然後電影最後一個鏡頭是,夏雨在孩子們玩滑坡的大土坡上一滑而下,塵土滿面但表情莊嚴。
導演的用意可能是升華女主角的精神意義,并讓她為之奉獻的鄉村教育有人接班,也彰顯了人類文明得以傳承的原因,——文明火把的一個個的傳遞!
作為一部有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電影,這樣的收尾可以說是表達了一種美好的寄托。但看完電影後回到現實,不禁會讓人沉思:
鄉村教育的落後能不能僅靠情懷而改變?孩子們的師資能不能僅靠奉獻來解決?城鄉教育的差距能不能僅靠個别人的善意來扭轉?
顯然,答案都是否定的。
希望
-5-
就鄉村教育來說,現如今教育的硬件設施應該說已相差不大,但師資等軟件方面的差距雖然在縮小,但卻已然存在。
讓我們欣慰的是什麼呢?就是随着脫貧攻堅的開展,電影拍攝地的老百姓日子已今非昔比,生活水平已不斷提高。電影中所反映的教育問題也有了極大的改觀。上面所提到的問題國家層面也已有了相關的舉措。例如:較早實施的國家針對貧困地區和貧困生的“兩免一補”政策、免費午餐政策、鄉村教育振興計劃、鄉村教師培訓工程等等。
但我認為,國家不僅僅需要這些政策層面上的努力,還需要進一步地完善鄉村教師補助、支教人員的獎勵等政策,以最終提高鄉村地區的教師素養并切實改善當地的教育環境。
電影最後一個鏡頭,影片中的電影放映員王樹(孫海英飾演)用電影放映機的燈光射向了遠處高地上的學校以及張老師居住的地方。我想這個鏡頭的寓意應該是:
教育應是我們共同仰望和凝視的地方!
教育應該處在我們民族的高地!
教育也是黑夜中的希望!
影片最後一個鏡頭:高地上的學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