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某,女,筆者同事,臨下班之際,同事路過筆者的辦公室,自述吃東西噎堵,位置在胸骨中段以後,問我是否需要做胃鏡。查體除腹直肌略緊張外,無其他異常。無脹滿、無腹瀉、無口渴、無口幹。大便正常,一日一次;小便可。舌淡紅,苔薄白。脈可。
拟,通幽湯×5劑。
複診:2018-10-8
服藥後噎堵感已無,患者要求再開5劑。後來才得知之所以患者愈後還要再予5劑,是因為患者服藥後發現手背的“斑”變少。
思考:此案一開始在筆者看來似乎無證可辨,甚至除了主訴之外尚無證可辨,僅有一個腹直肌略緊張。除此之外尚有患者體貌特征面黯黑,體瘦。去年筆者未接手前,年年複發哮喘,去年經筆者調治未發作。
于是筆者舍棄其他,先予通幽湯加赤芍3劑試服,服後舒暢繼服2劑。後因患者發現此方具有祛斑之效,尋來繼服5劑。
說起通幽湯,筆者第一次接觸還是教科書關于“噎膈”治療給出的方劑,實際除此之外對它并不熟悉。不過考慮到此案,筆者先是以“瘀血”論治,針對主訴的“定位”——胸骨後食管部,選擇通幽湯。因腹直肌緊張,加赤芍。
注:中藥有性味歸經,方劑同樣有“歸經”和它所主的病位,比如血府逐瘀湯、膈下逐淤湯、少腹逐淤湯、通竅活血湯、會厭逐瘀湯。
關于“祛斑”問題:顔德馨教授最為人熟知的是“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的論點,以及對活血化瘀療法在各類疾病中的廣泛應用和探索。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顔老提到的瘀血與衰老的關系,根據此理論當筆者父親臉部出現老年斑時予血府逐瘀丸成藥,僅一瓶便明顯起效,一個月後較小的斑已退,之後便一日一次服用血府逐瘀丸以圖緩效。
而此次患者服用通幽湯方起效,大概便是顔老經驗的名驗。同時近來筆者受顔老經驗的“熏陶”嘗試用活血化瘀中成藥替代西藥抗凝劑,尤其是阿司匹林之類在心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獲得了不錯的療效。相對于阿司匹林等的副作用,我更喜歡更了解和能掌控的血府逐瘀和桂枝茯苓。
友情提示:想了解顔德馨老的生平看參閱《百年守望》。
#大家健康超能團# #中醫來了# #斑# @大家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