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波 攝
4月24日,本報記者兵分三路,走訪了海曙、江北、鄞州三地的9個社區圖書室,并擇優介紹了其中幾個環境、服務、書籍數量質量都不錯的社區圖書室。那麼,市民對這些圖書室是否滿意?或者說,市民心目中的社區圖書室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4月25日,本報記者再次來到社區,采訪了一些喜歡看書的居民。對于未來的社區圖書室,他們有着不小的期待。
同時,受聘擔任甯波晚報·甬上社區研究院特聘專家的上海政法學院教授湯嘯天,雖然因為上海疫情一直待在家中,但仍然非常關注甯波的基層治理。在看到甯波晚報微信号轉載的相關報道後,他立即給本報記者發來了他的觀點。
居民 如果有視聽設備,就會有更多居民加入
居民馬小姐居住在海曙區,目前她所在社區圖書室已經有了很完善的親子閱讀空間,她覺得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多考慮社區裡的老年人。“社區裡老年居民比較多,大部分視力不太好,看書的話有點吃力,如果有視聽設備,那就會有更多居民加入。”
居民全先生參觀過其他幾個新小區的閱覽室。“參觀時我發現他們的圖書室裡都加入了有聲閱讀設備。”全先生認為,如果自己社區也能有這樣的設備,手機拿出來,微信掃一掃,就可以開始聽書,想必會有更多的居民加入閱讀活動。
社區 打算把社區圖書室打造成一個社交平台
家住海曙區的居民王先生希望社區圖書室可以多舉辦一些互動活動。他說,小區裡年輕人多,小孩也多,多搞些活動學習交流,大家也就少去看手機了。“以前我們工會有讀書角,讀後感交流,我自己非常喜歡。”
家住江北的朱阿姨今年60多歲,已經有了孫輩。“從我的角度來說,社區圖書室最好能夠延長開放的時間,尤其是節假日,小孩子可以去那邊看書做作業。”另外,朱阿姨還希望,圖書館也能組織一些活動,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其實已經有不少社區正在想辦法開展活動。海曙區迎春社區黨委書記嚴裕成告訴記者,他們正在考慮怎麼吸引更多的居民來圖書室看書。“我們打算搞一些閱讀活動,吸引學生參加。學生來了之後,也會帶動家長一起來。”嚴裕成說,他打算把社區圖書室打造成一個社交平台,讓老年人能在這裡畫畫寫字、家長們能在這裡交流家庭教育、孩子們能在這裡學習互助。
除此之外,大家還有更多樣的需求。居民李女士是一位寶媽,她希望圖書室裡可以放一些綠植,“小孩子看書久了,看看綠植也可以保護眼睛”。30歲的張女士則希望圖書室可以提供咖啡飲料,讓閱讀更輕松……
經驗借鑒 小區自建圖書室,居民自己實現自己的期待
鄞州區福明街道江城社區的東方一品花苑小區,業委會和物業一起在小區裡自建了一個圖書室。該圖書室大約有260平方米,位于小區一号院内。記者在現場看到,圖書室的書櫃上擺放有各類書籍,基本全新,現場還放置有桌椅,可用于自習閱讀。從圖書室往裡走,設置有水吧,環境非常溫馨。
“原先這裡是一個架空層,居民們都覺得空置着很可惜。”小區物業經理王召權告訴記者,去年6月,在居民、業委會、物業幾方的共同讨論下,決定從小區公共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圖書館的打造。“大家一起設計方案,去年12月開始施工,這幾天基本已經竣工。”
目前,該圖書室有5000冊左右的書籍,一部分由業委會和物業出資購買,一部分來源于社區的捐贈,還有一部分是由居民衆籌而來。“日後這裡也可以增加更多功能,例如硬件設備、親子活動等,希望每個居民都可以在這裡體會到閱讀的樂趣。”王召權說。
專家 還可以增加捐書和圖書互濟的功能
湯嘯天表示,他在去年參加了由甯波市文明辦指導、甯波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都市報系承辦的全國文明典範社區高峰論壇。在這個論壇上,他認為,創建典範社區,不僅要有宜居、宜業的功能,而且要有宜學的功能。
“也就是說,要讓生活在這個社區的居民,感覺到一種濃濃的學習氛圍,便于居民在社區裡學習,獲得新的知識,便于居民與其他人以書交友,獲得新的知識。這就叫做宜學的功能。”
他還建議,在借書還書的基礎上,社區圖書室還可以增加捐書和圖書互濟的功能。捐書,就是把自己的藏書無償捐贈給社區的圖書室。特别重要的是,對捐贈的圖書一定要做出标記,讓人清楚地看到,這本書是某某人捐的。也可以請捐贈者對這本書的價值和他收藏這本書的過程做一個簡要的說明。那麼,捐贈的圖書就會強化對讀者的吸引力,也會使捐贈人有獲得感。
此外,也可以開展圖書互濟活動。所謂互濟就是互相的調劑,你把你的書借給我看,我把我的書借給你看。互濟并不是贈送,互濟者之間并沒有喪失對自己心愛之書的所有權。到了約定時間,我的書你要還給我,你的書我也還給你。
所以,社區圖書室可以在讀者和讀者,讀者和圖書之間,構建一個橋梁,進行互相調劑。
以書交友、以書會友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想辦法促進書友的形成。邀請愛書、藏書的居民來社區圖書室交流,經過讀書、借書的交流,他們慢慢就會成為書友。這樣,經常在社區圖書室開展書友交流會,也能讓社區圖書室發揮更大的作用。
記者 林偉 王悅甯 陶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