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周才秀
鹦鹉洲民俗雜憶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現傳承延續下來的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其中最為熱鬧最為奢侈的算是春節了。隻是隨着時代科技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些習俗已發生了變化。如春節的守歲,由原來一家人圍着火爐變成了圍着電視機看春晚,等待着聆聽那渾厚悠揚、穿透雲層的新年鐘聲的敲響。壓歲錢也變成了在手機上搶紅包,不亦樂乎。還有的民衆是節假日出遊,觀祖國的大好河山,享受大自然賜予的四季美景。
由于社會意識形态隨時代的不同發生了變化,某些中華民族古老的民俗也逐漸地消失甚至有的已不複存在了。可耄耋之年的我對兒時鹦鹉洲臘日祭竈神、七月十五祭祖等習俗場景,仍時不時在我腦子裡回放着,認為這應是不該忘記的東西吧。
臘日祭竈神
《後漢書.陰識傳》中稱:“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竈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逐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竈,而薦黃羊焉。”從此過小年祭竈神就成民間民衆生活習俗之一。
過小年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據說是皇城的皇親國戚們為與百姓家區别開來,提前一天過節,彰顯皇威及高貴。久日久之北京及北方地區都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了,誰叫他們離皇城根近呢。
小時候我聽母親說,竈神爺過小年這天上天,向天神禀報各家的善惡,請玉皇大帝賞懲。并告誡我們平時應行善積德,幫助遇到難事的人。故讨飯的來了,哪怕家裡飯不多,我都會添碗飯給他。心想我這應算是做善事吧,竈神上天不會說我們家的壞話的。
每年過小年母親做完晚飯後,總是将竈台、竈門前及周圍的牆壁上都打掃得幹幹淨淨。等天黑後在竈台上點上香、燭,擺上寸筋芝麻糖、冬瓜糖等,有時還放碗水及幾根茅草說是給竈神爺升天的坐騎準備的。敬竈神就開始了,母親雙手合十作揖并口中念念有詞,大概是祈求竈神爺對我家的寬恕吧。我想竈神吃了我家的糖果會嘴甜向天神說好話的。
這時,各家各戶都會祭拜竈神爺,期盼他上天後向天神隻說好話,不說壞話,求得玉皇大帝的賞賜,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每年這天晚上,我們幾姊妹都毫無睡意等候着,等着敬竈神爺的香、燭燒完,母親将祭品寸筋芝麻糖、冬瓜糖等分給我們吃的這一時刻。其實供奉竈神爺的寸筋芝麻糖沒粘住他的嘴巴,卻粘了我們的嘴巴了。(笑)
過小年祭竈神這個民間民衆的生活習俗,我想在我們居住的城市是早已不複存在了,現在的孩子們也不會為幾顆寸筋芝麻糖而不眠!他們有的是“聖誕節老人”送的甜甜的巧克力!無須等候 竈神爺吃剩的寸筋芝麻粉了。
中元節祭祖
“中元幽影倩,月圓引魂歸。”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華傳統道教中的中元節,即佛教中的盂蘭盆節。民間俗稱“七月半”,是中國傳統的鬼節之一。清明、中元、寒衣為三大鬼節,也是我們漢族人祭祀亡故親人、緬懷祖先的日子。
從我有記憶起就聽說每年農曆七月初一至十五是地府開放鬼門關的日子。如同人間過年一樣,閻王爺放長假讓大小鬼魂回歸故裡,探望闊别已久的親人、 後輩。人們為迎接已故祖先回家團聚,“再食一回人間煙火”,家家會祭祖、燒紙錢、點(荷)燈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但怎麼知道已故親人到家了呢?母親曾告訴我,祭祖叫飯時,碗裡都會冒出白煙,那就是祖先們已回家用餐了。家裡的人都得安安靜靜候着,不得出聲。啊,我似乎明白了……
每年到了“七月半”,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準備祭祖用品。在物資上雖沒有過年備的年貨那麼豐盛,但祭祖緬懷先人的場景甚過除夕祭祖時的寂靜,莊嚴肅穆。
我家祭祖每年安排在七月十一至十五之間,到時母親安排我将“祖宗牌位、香爐、焟台、”等器具擦洗幹淨,擺放在香幾上(一長形條桌),還将隻逢年過節才點的草帽燈燈罩擦亮備用。祭供祖先的菜品、點心 、紙錢、香燭等都由母親買回。一般在下午五點後祭祖。祭祖時将方桌從香幾下擡出,放在堂屋中間。上、左、右三方擺闆凳,下方桌前擺火盆及拜墊。擺凳處的桌上擺好碗筷、湯匙、酒杯等。母親這時将做好的簑衣丸子 、黑木耳燴蛋糕、青椒肉絲、紅燒全魚等佳肴端上桌,并添好飯,酌滿酒,同時在桌的下方處用菜碗盛上一大碗飯并插上多雙筷子。(那是給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準備的)
祭祖開始了,由父親點香燒紙錢,跪拜磕頭,我們小孩肅立在旁呆呆望着。我雙眼緊盯桌上空,怎麼也見不到除夕祭祖時有縷縷白煙從碗中徐徐升起的情境,難道先祖們沒回家來?(炎熱的夏天,飯菜的一點蒸汽肉眼能見嗎?傻丫頭。)父親敬拜完将酒灑在地上後,叫我們依次跟祖宗磕頭作揖。祭祖儀式就算結束了。母親将碗中的飯全部倒到飯甑裡再重新添好飯,我們就可享用祖先享受過的美味佳肴了。
這個富含孝道的祭祀活動随着西湖河街的崩塌,向家樓房的拆移和鹦鹉洲的變遷,已永遠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傳統民俗随着意識形态的變化,沒有完整地保存下來,我家隻留下七月半燒紙錢的習俗至今。
秋興.鬥蟋蟀
古時候的人們,會依照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物候,或找樂子,或做雅事。白露時節,人們馴養蟋蟀(我們叫蛐蛐)為賭鬥之樂,可謂秋興。五十年代初,鹦鹉洲仍保留着這一樂事一一鬥蟋蟀。但大多數為十幾歲的男孩,年紀小的男孩、女孩隻是圍觀看熱鬧。但我從沒有見到過他們赢什麼輸什麼。也有成年人賭鬥蟋蟀的,那多為富人閑暇時的娛樂。
我房東的長子向厚發非常喜歡蛐蛐。季夏初秋他住的房間裡總擺放着幾個灰色或褐色瓦罐,裡面裝有他心愛的小寶貝蛐蛐。這些蛐蛐一般是不讓他的弟弟和我們碰的,除非他夜間用手電筒在草叢裡捉到了長姿漂亮、個頭大的蛐蛐拿出炫耀時,我們才能見到蛐蛐的“尊容”。
蛐蛐,長約3㎝,多為黃褐色或黑褐色。大腦袋上還有二根須子,細長細長的。翅膀上有花紋,安靜時翅膀在背上,鳴叫時翅膀展開。
向厚發每個蛐蛐罐中裝有一隻蛐蛐。我發現他在與朋友鬥蛐蛐之前,總是要拿兩個罐到堂屋裡,讓罐中的兩隻蛐蛐到一個罐中來,讓它們鬥鬥看哪隻厲害。這大概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選拔賽吧。這個時候我們是可以看他的蛐蛐打架的。但不能做聲,隻能安靜地圍觀。若他與朋友鬥蛐蛐,我們隻能見到他們鬥蛐蛐激昂喧鬧的場景,是看不到罐中鬥蛐蛐的。
鬥蛐蛐開始了,隻見到罐中兩隻蛐蛐張着嘴,像仇人一樣互相對視着。不動,向厚發便用一根細細的草輕輕地舔它們。随後便有一隻會振翅鳴叫着向對方沖去。兩隻便呲牙咧嘴開始鬥起來,頂頭、轉身,嘴巴像大剪刀雙方緊咬扭打,亂成一團。幾個回合後,有隻會敗下陣來,圍着瓦罐邊沿逃,想跳出瓦罐逃命。另一隻會昂頭挺身展翅大叫,一副勝利者的傲慢樣子。“選拔賽”結束後,有時向厚發将輸了的蛐蛐裝進瓦罐中繼續養着,有時也會将它狠狠地摔在地上,說留着沒用。命大的會馬上鑽到堂屋地闆縫裡逃生,有的可就一命嗚呼了。摔死在地闆上的蛐蛐,事後想起心裡還怪怕的。
兒時,我也到瓜堤後面草叢捉過蛐蛐玩,也觀察到了一些現象。如它們隻要兩隻在一起就會打架,叫時翅膀不停地扇動并發出“蛐蛐…蛐”的聲音。這是為什麼呢?它本名叫蟋蟀,為什麼我們都叫它蛐蛐呢?我不明白。直到這次我寫“秋興.鬥蟋蟀”查蟋蟀的屬性方才恍然大悟。
蟋蟀是無脊椎動物,屬于昆蟲綱蟋蟀科。為穴居,多栖息于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素食者,吃各種作物如菜、果、樹的苗苗等。夜出活動。它生性孤僻,一般情況獨立生活,絕不和别的蟋蟀住在一起,彼此間不能容忍,一但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蟋蟀利用翅膀發聲。它的右翅膀上有一個像锉樣的短刺,左翅膀上長有像刀一樣的硬棘。左右兩翅一張一合,互相摩擦,振動翅膀就可以發出悅耳“蛐蛐…蛐”的聲音。原來如此!
一個瓦罐隻能裝一隻蟋蟀!我們把蟋蟀叫“蛐蛐”也是因它發出“蛐蛐…蛐”的聲音而得名的。
“秋興”,中華民族賦予它的内容是豐富多彩的,不光是鬥蟋蟀。秋日,層林盡染,絢爛一季。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們賞秋、品秋、誦秋的詩句是不可計量的!現在富裕了的老百姓踏遍祖國山川大地,賞盡人間秋色美景,這不也就是現代民衆們的“秋興”麼?
打撈江城記憶 鈎沉三鎮往事
清同治黃鶴樓
編輯:水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