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魔都探訪豪宅

魔都探訪豪宅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2 12:04:18

魔都探訪豪宅?IT時報記者 錢立富“百兆寬帶就夠了,千兆寬帶沒什麼用”正成為過去式,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魔都探訪豪宅?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魔都探訪豪宅(在魔都美好家)1

魔都探訪豪宅

IT時報記者 錢立富

“百兆寬帶就夠了,千兆寬帶沒什麼用”正成為過去式。

數據顯示,我國千兆寬帶正在爆發增長。2021年我國淨增了2816萬戶千兆寬帶用戶,而在2015年-2020年這幾年間一共才淨增了640萬戶,換而言之,2021年淨增量是過去數年淨增量之和的4倍多。

在千兆寬帶率先規模商用的上海,千兆寬帶發展更加迅猛。相關數據顯示,至2021年底,上海的千兆用戶達150.9萬,同比增長218.7%,用戶占比居全國前列。

千兆寬帶在虎年亦會加速普及,對于非千兆用戶而言,是時候該安排了。在魔都上海,有一種途徑,可以讓全家人實惠用上千兆寬帶,同時亦可用上千兆5G、千兆WiFi,而且妥妥承包全家人的智能生活,這就是“美好家”。

主卡 副卡全家一起用,拒絕浪費更劃算

在上海一些家庭中,家庭成員的通信消費處于“割裂”的狀态,你用你的手機套餐,我用我的手機套餐,然後各自付各自的賬單。

市民張小姐家就是如此,家中的寬帶和固話每月支出在150元左右,父親用的是88元手機套餐,母親和張小姐各自使用38元手機套餐。“我的手機套餐中,原本隻包含5GB流量,經常不夠用,後來運營商每個月送20GB流量,不過就送一年。”張小姐說道。

算下來,張小姐一家每個月通信費支出超過300元,“而且要各人付各人的賬單,有些不方便”。不僅如此,張小姐還遇到一重尴尬,“我爸爸手機套餐内的流量經常用不完,在我手機流量不夠用時,卻沒辦法給我使用。”

張小姐所遇并非個案,其實,這樣的尴尬不難排解,那就是全家人共享同一個套餐,共用套餐内包含的有線寬帶、手機流量、通話時長等等。這樣一來,不僅不會出現“爸爸手機流量用不完,孩子手機流量不夠用”的情況,而且賬單隻需一個人支付,無需月底時家庭成員各個都要支付通信賬單,更加省心省事。

上海電信推出的“美好家”服務(十全十美5G暢享融合套餐)就是如此,通過“主卡 副卡”的方式,讓全家一起使用套餐内所包含的服務。

上海電信“美好家”包含多個檔次套餐,以最為主流的229元套餐為例,套餐内包含:1000分鐘通話時長/月、下行1000Mbps/上行100Mbps光網寬帶、60GB手機流量/月(第一年為120GB流量/月,其中包含首年體驗流量60GB/月)等等。“目前,一張主卡最多可疊加2張副卡,這3張卡可以共享套餐内的流量、通話時長等。”上海電信10000号客服人員介紹。

張小姐正打算改變家中的通信消費模式,“就拿‘美好家’229元套餐來說,不僅比我家原來的通信費更便宜,而且有線寬帶更快,流量全家人一起用,也不會浪費。”

三千兆在家或出門,妥妥地高速上網

上海的信息基礎設施能級在國内一直處于領先位置。

由千兆光網和千兆5G組成的“雙千兆”,是衡量信息基礎設施水平的最新指标,在這方面,上海可謂“雙翼齊飛”。在千兆光網這一“翼”,截至2021年底,上海住宅小區和商務樓宇已全面實現光網“萬兆到樓,千兆到戶”,其中,10GPON端口占比全國排名第一。在5G這一“翼”,上海的5G基站密度和5G基站占比均排名全國第一。

有了高水平信息基礎設施“打底”,高水平的信息生活變得觸手可及。一款合适的套餐,如同一把鑰匙,幫更多市民“打開大門”,迎來高速泛在、智能便捷的全新體驗,讓家的生活更美好。

“美好家”就是一把“鑰匙”。上海電信官網信息顯示,“美好家”包含129元、159元、199元、229元、299元、399元、599元等不同檔次5G套餐。其中,229元及以上檔次套餐均包含千兆寬帶服務,讓用戶出門在外能用上峰值速率達1000Mbps的5G上網服務,在家就用1000Mbps寬帶上網服務。

除此之外,“美好家”中還提供全屋WiFi服務,幫助用戶全面提升家中的無線網絡質量,掃除信号死角。

仍以229元“美好家”套餐為例,其中全屋WiFi豪華版提供一路WiFi6千兆路由器,讓WiFi上網速度也能達到千兆。如此一來,在5G 千兆光網 WiFi6的“加持”下,市民無論在外還是在家,無論是哪種方式上網,都能達到千兆。另外,229元“美好家”套餐中還提供了4K IPTV、智家服務,“229元套餐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在智能音箱、智能門鈴、智能攝像頭這三項智家權益中選擇兩項”,上海電信10000号工作人員介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