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西海無聲,晨光卻帶着細碎的繁華,人間煙火伴着曙光袅袅娉婷,落在俗世裡各色新鮮。如果說天地是飄搖的逆旅,那麼晝夜不過是光陰的門戶。這日子走得實在匆忙,似乎一晃神就來到了年末最後一個月。
生活中充滿了不可測的東西,是命運的安排,又或是因緣際會?我們能做的,似乎就是抓住一些可以抓住的東西,做幾件能做的事情。我們的問候,在這個初冬的周末清晨如期而至,君安如常!
哲人說要三省吾身,因此常常會困擾:我是誰?人是什麼?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我們應當做什麼?我們希望得到什麼?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涉及到一個詞“人性”。
01 人性,人類的共性
人性一詞,在日常用語中,常常有多層理解。
一是相對于“獸性”而言的,humanity,是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曆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是人的本質心理屬性。
一是人類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normal human feeling nature,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
基于此不同的層次,人性就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即所謂生性和習性。
生性,謂天生之性(自然本性),更多的生物傳承而來的,也就是基因自帶的種群特征,改變的可能性不大,需要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檢驗和逐漸取舍形成。
習性,謂習得之性(社會本能),基于成長環境和自我發展的不确定,則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因此顯得更有可為和更重要。
02 性本善/性本惡,東西方的人性觀
“人之初,性本善”是東方的主流思想。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幾千年來雖有根據時代特征的持續發展和叠代,但其根本要義得以保持。
代表人物有孔子,把“仁”作為人之根本屬性。另一個代表是孟子,在孔子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人性善”的思想,如他說的“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因為認為的是人性善,所以強調“教化世人”,強調教育和感化的重要性。這種思想認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惡習隻是後來感染的,所以治理社會就應該從道德教育入手,勸人們放棄惡習,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
西方關于人性的思考,從古希臘到近現代,不管是理性人性論還是自然人性論,一直在持續的發展過程中。但是真正對西方人的人性觀點起到普遍、巨大、長久影響的應是基督教教義。
基督教創世紀說、原罪說和救贖說等人性觀,“原罪”是其理論核心。《聖經》中所揭示的“原罪”是人類脫離自然狀态走入社會時所帶有的“罪”,此罪将永遠與人類同在,必須要向主忏悔,直到獲得上帝的拯救。
西方人深信人性是本惡的,所以從一開始就選擇了超越一切人的法律。社會就必須通過各種法律法規,各種規章制度,來預先設立行為規範。無論君主或臣民,無論對聖賢或凡人,誰都沒有資格淩駕于法律之上置身監督之外。
正是基于對人性的善惡這兩種不同觀點,造成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異。中國文化更重禮制,西方文化更重法制。
03 後天滋養,人性的自我實現
“性相近,習相遠”,因此歐陽修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性因物而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出了人類天性中真正的内在本質,需求按照從低到高排列。這個從低到高的順序,也是一個從滿足生性到養成習性的逐級上升過程。
人性能到達的最高境界,是能自我實現,能體會到一種發自心靈深處喜悅的短暫時刻。
要達到自我的實現,必須有足夠的後天滋養和培育,擁有突破自我的創造性,重塑自我的成長性,接受不确定的開放性,打開視野的多元性。
如果說人生的本性是水,後天的滋養才把我們塑造成了不同的冰雕,擁有了各自不同的鮮明特質,即所謂個性。
我們一直走在前行的路上,而持續努力的意義,可能就是在未來的日子裡,放眼望去能看到更多自己喜歡的人和事。
智識上的親密感,局限時空内感受到的賞識和支撐,對于我們的發展尤為重要。
夥伴之間的親密,常常是前進的真正的動力,我們常常是要證明給身邊的人看,而不是證明給遠方的遠方。
因此,我們要确定自己的站位,要歸屬于某個群體,下周話題“組織”,敬請期待!
時光荏苒,一晃“狼浪天涯”跟大家攜手走過了8個月,努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走向了更遠的前方。
惟願你我,所求皆如願,所行化坦途,多喜樂,長甯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