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總結了一下SDK中接口的測試點,下面提到的大部分是有網絡請求的接口
1、全新sdk1.1、了解業務流程,确定開放給開發者都有哪些接口
1.2、了解SDK用到的所有協議,每個協議中字段的意義和作用以及server端處理邏輯
1.3、接口要校驗輸入參數各種輸入情況是否能正确處理,返回值的正确性,是否有數據緩存到本地,檢查是否有回調,如果有對于請求成功、請求失敗(包括無網絡、服務器返回非200錯誤代碼)是否都有調用
1.4、測試中對每個請求都應該抓包測試,查看請求的字段、參數值、返回值是否正确
1.5、對于協議中必傳字段,SDK中是否校驗為空的情況
1.6、查看是否存在多發、少發請求的情況
1.7、對于異步請求的結果在其他地方(A類中)會用到的情況,檢查是否存在網絡較慢情況下,未完成請求數據為空時A類就用到數據
2、對于SDK更新2.1、對于增加接口,要确定新增接口對應的協議及各字段的意義
2.2、對于增加接口調用新接口時要進行抓包,确定發送請求的參數、返回值與協議一緻
2.3、對于删除、新增接口都應在集成文檔中說明
2.4、對于删除、新增接口都應确保對于老接口沒有影響
2.5、SDK更新時,對于有用戶數據的情況,要考慮舊SDK沒有數據,更新新SDK,新SDK是否可以使用;舊SDK已有用戶數據,更新新SDK後舊數據是否存在
3、上線前檢查3.1、頭文件注釋部分
3.2、增加API,頭文件更新API
3.3、删除API,頭文件删除API
3.4、檢查包名、版本,測試中url是否存在測試用的端口或url,發布時應改成正式環境
3.5、檢查包大小及包的架構檢查(ios 如armv7/armv7s/armv64)
3.6、檢查
4、上線後檢查4.1、進行上線回歸測試
4.2、檢查文檔更新
4.3、是否上傳至cocoapods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