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外地人可以在天津結婚嗎

外地人可以在天津結婚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1 22:53:25

歇後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後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後語。歇後語也叫俏皮話,它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

外地人可以在天津結婚嗎(為嘛在天津人眼裡唯獨)1

天津俏皮話浮雕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經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丢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後語。

天津方言裡有一句歇後語叫“二姨夫——甩貨”很多人都聽過,但不知道是怎麼來的,甚至很多外地人初到天津衛後聽到這句話更是一頭霧水,今天《說林》就跟大夥說說,“二姨夫”的那些事。

天津籍相聲大師高英培

可是“為嘛大姨夫、三姨夫和老姨夫都沒事兒,都親親熱熱地,合着就這個二姨夫是甩貨呢?!”——為嘛?因為這裡邊,有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

相傳在清朝末年,在咱們天津老城裡的鼓樓西,有一戶趙姓人家,老兩口膝下無兒,隻有三個閨女。大閨女雅芝和三閨女薇都先後嫁人了,唯獨那個長得最盤亮條順的二閨女麗穎,因為眼光太高,挑挑揀揀地一直沒找着合适的伴侶,眼瞅着歲數越來越大了,成了名副其實的“鼓樓剩女”。老兩口急壞了,再三勸二閨女:“你介倒黴孩子,你看,你大姐和你三妹的孩子都能海河遊泳了,你就别再挑三揀四的了!”

二閨女雖然眼光頗高,但很有孝心。她見父母年事已高,自己歲數也不小了,也就不像前幾年那樣挑剔了,不久就嫁給了一個賣鮮貨的小販——條子。(天津人管水果叫“鮮貨”)。二姑爺雖說是個小商販,但為人忠厚善良,特别孝順。逢年過節的,老兩口這兒總是鮮貨不斷。二閨女婚後不久,就生了個大胖小子,從此,家裡人就指着孩子,以“大姨,二姨,三姨”來稱呼她們姐妹三個。

外地人可以在天津結婚嗎(為嘛在天津人眼裡唯獨)2

有一年的中秋節,大姨提議,三姐妹各自帶着丈夫孩子到姥姥家過節。那姐倆都同意。二姨還說:“你們姐倆買月餅就行了,鮮貨由我們那位包了!”

到了中秋節那天,大姨,三姨兩家都來了,就二姨一家沒見面。一直等到天快黑了,二姨才抱着孩子進屋。一進門,姥姥就問:“你咋才來啊?他二姨夫呢?”

二姨把手裡的鮮貨放在桌上說:“嗨,上個月進的鮮貨,本想存到今兒個賣個好價錢,誰知賣到現在也沒賣完!沒辦法,我們那位上街甩貨去了!”

這時,酒飯已經擺好了。大姨,三姨都說:“再等會兒二姨夫吧!”

二姨說:“二姨夫甩貨了,甭等了,咱們先吃吧!”

可巧,這話正被同院的一個姥姥聽見。這姥姥前面的話沒聽見,就聽見“二姨夫甩貨了,甭等他了”。這姥姥還替二姨夫鳴不平:“人家二姨夫哪兒對不起你們家了,沒事就給你們送鮮貨,介是幹嘛,到吃飯時把人家甩了?”

從這以後,這老太太逮誰跟誰念叨這事,一來二去,這句話算傳開了,一直傳到今天。其實,二姨夫是上街甩賣鮮貨去了,卻被以訛傳訛為“被甩了”,看來,二姨夫們也真夠冤的。

外地人可以在天津結婚嗎(為嘛在天津人眼裡唯獨)3

過去有一則新聞說,天津市民某大姐途經赤峰道一家服裝店時,被門前“本店全部二姨夫”的七字标語弄得一頭霧水。經同伴提示,這位大姐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商家為了促銷而使出的招數。

這條黃紙紅字的大标語,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球。年輕的店主向顧客解釋:“多哏兒啊!二姨夫不就是‘甩貨’的意思嗎?我這店裡的東西全都甩貨了,趕緊挑,趕緊選吧,您了!”這家小店因這則特殊的标語而熱鬧起來,客流量持續不減,銷量大增。——這就是天津人的幽默!


廣說諸事,其多如林 歡迎關注《說林》 段子夾曆史,切糕蘸白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