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首都國際機場,工作人員将廊橋撤回。
工作人員操作廊橋靠向飛機。
工作人員在進行操作前對飛機艙門、機身進行拍攝留底。
機場廊橋對接員也被稱為廊橋“司機”,是機場衆多崗位中與旅客幾乎不碰面的崗位。操作精準的廊橋“司機”是保障旅客能夠準時登機、及時下飛機的重要一環。
在首都機場,廊橋對接員們有一項硬指标,就是操作1台廊橋須在兩分鐘之内完成。
●日常
穿梭廊橋日行超兩萬步
廊橋對接員是機場衆多崗位中與旅客幾乎不碰面的崗位,旅客上飛機前,他們已經将廊橋對接好,飛機關艙門後,操作員撤回廊橋;旅客到達後,他們把廊橋與機艙門對接好,就趕往下一個廊橋,開始下一個對接、撤橋任務。
盡管旅客們對他們并不熟悉,但廊橋對接員卻是保障航班正常率重要的一環,隻有及時、準确、迅速地将廊橋對接上飛機,旅客們才能安全、高效地上下飛機。
劉亞威是首都機場博維公司的廊橋對接員,負責T1和T2航站樓的廊橋對接。在這個崗位上,劉亞威已經工作了13年,屬于“師傅級”的操作員。
T1和T2航站樓共有47個機位、63台廊橋,每一天,劉亞威和同事們都要穿梭在各個廊橋之間,為每一架靠廊橋的航班完成廊橋對接。
在首都機場,廊橋對接員們對時間有着嚴苛的把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工作起來争分奪秒。飛機停好後,廊橋對接員接到對橋指令開始操作對接。劉亞威告訴記者:“我們的要求是,操作1台廊橋在兩分鐘之内完成。如果是兩台廊橋同時對接,則要在五分鐘之内完成。我們公司T1、T2客橋系統有近90名操作員,平均每天要完成對接廊橋、撤回廊橋約700餘架次。”
别看每個廊橋之間距離不算特别遠,但是操作員們來回穿梭一天下來,走路的步數可不少。“我是廊橋運行班長,需要巡查各個廊橋的情況,所以一天走下來至少兩萬步,我同事們也常常在值班室和廊橋、廊橋和廊橋之間走動,步數至少也得這個數。”
●設備
廊橋暗藏多個“機關”保障安全
在首都機場,記者看到新舊程度不盡相同的廊橋,據介紹,它們屬于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廊橋,自動化程度比第一代廊橋高出很多。劉亞威告訴記者,目前首都機場的廊橋安全保障系數更高,操作更加便捷。
廊橋内藏着許多保障旅客安全和航班安全的“機關”。
記者在廊橋地闆最前端看到三個可按壓的凸起,它們叫“觸機限位”,一旦飛機接觸到這三個凸起,廊橋将自動停止移動。對于操作員來說,要盡量讓飛機與廊橋地闆前端保持2-4厘米的距離,這樣飛機即使在大風天發生晃動,廊橋與飛機因為保持一定距離,飛機也不會被擦傷。另外,2到4厘米距離也可以保護旅客在上、下飛機時不會發生危險。
此外,廊橋右側有一個調平輪,廊橋對接飛機完畢後放出調平輪貼上飛機。劉亞威解釋說:“廊橋地闆與飛機艙門高度上距離18厘米,這就是一個正常台階的高度。随着旅客上、下飛機,以及行李的裝載,飛機高度可能會上升或者下降,通過調平輪跟蹤将飛機上升或者下降反饋至廊橋控制系統,廊橋随之進行相應調整,從而達到廊橋自動跟蹤的效果,保證了廊橋地闆與飛機艙門的相對安全高度”。
在廊橋地闆前端左側還有一個黑色半圓柱狀的裝置,它的名字叫“安全靴”,其作用是保證打開後的飛機艙門能夠始終與廊橋地闆保持安全距離。劉亞威解釋說“在飛機快速下降,調平輪無法将及時信息完全反饋至廊橋控制系統時,如果艙門擠壓到安全靴,就會觸發廊橋緊急下降功能,遮棚自動收回,廊橋自動下降,并發出報警聲音提示廊橋操作員到場處理”。
●訓練
實操訓練需對接上千架次飛機
廊橋在升級換代,廊橋對接員們的技術水平也日益高超。
“一看一停三确認,一推一打兩擺放”。這是廊橋對接員的一句順口溜,其目的在于讓操作員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确保航班安全。這句順口溜包含了确認航班号、确認機艙門是否有損傷、推遮棚、放置安全阻隔等内容,每一項都至關重要。
記者了解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廊橋對接員,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和考核。新學員們首先通過VR系統進行模拟練習,對這一崗位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之後,學員們還要進行制度、流程方面的學習,考核合格後,進入實操環節。
不過剛開始,學員們并不能直接操作廊橋對接飛機,而要用培訓廊橋進行操作練習,熟練掌握對接技能後再由“師傅”一對一地全程陪護着進行真實的廊橋對接。每一個機型不同,對接方法、對接技巧也不一樣,因此“師傅”在這個環節會将自己的技術傾囊相授。
實戰經驗是用時間“堆”起來的。劉亞威說,在實操訓練中,操作員針對不同機型不停地練習,至少得對接上千架次飛機,最快也要兩三個月才能完成訓練。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