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讀者說,自己和相處了三年的男友分手,雖然已經過去了半年,但是每天早晨醒來的時候還是會很難受,情緒很低落。即使告訴自己不要想那麼多,可還會這樣。
也有心情好一些的時候,覺得自己一定能度過這一切。但更多時候,就是覺得很難受,身體也是疼痛的,怎麼也睡不着, 需要借助藥物才能睡着,但醒的也很早。
為什麼那麼久了,自己好像還放不下?為什麼失戀後,自己會變得那麼抑郁?
(01)
最近,範冰冰在微博發文宣布與李晨分手,朋友圈就出現了各種“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的文體。
有位朋友分享說,她忽然很理解範冰冰在微博上發的那句話。
她想起自己和男朋友的分手,沒有撕心裂肺的狗血,也沒有藕斷絲連的糾結,也是和平分手了,因為相互意識到在一起并不适合。盡管也糾結了很長時間,可終于還是做出了決定。
但是分手之後,她感覺整個人都被抽空了,就像是失去了支點一樣。而且,這一年多來的争吵,就這樣忽然的安靜下來,有時自己都會覺得很不适應。
也許,這就是她本來的生活,她依然還是她。
她真正不适應的,是因為這一年多來的時間,有了他在身邊。
愛情,似乎總能把人打回原形。
抑郁,則是因為我們原形畢露。
那我們的原形是什麼?
想起網絡上的一個話題,因為男朋友沒有點贊自己的朋友圈,情侶因此鬧分手。
女生覺得,自己發的朋友圈男友從來不點贊,也不評論。情人節的時候,他們出去旅遊,女孩發了條秀恩愛的朋友圈,滿懷期待的等待着對方的互動。
結果等到晚上12點,别人都評論點贊了,卻沒等到男友的回應。她覺得男朋友不夠在意自己,所以在朋友圈裡也忽略了自己。于是,她删掉那條朋友圈之後就和男友鬧分手。
客體關系理論認為,人活着,就是為了尋求跟他人的鍊接。
就像我們平時發微博發朋友圈一樣。我們發微博,發朋友圈,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得到别人的看見和回應。如果越多人點贊和評論,可能也會讓我們越是熱衷于發圈。
但是如果我們發出去的内容,沒有人回應,也許你會越來越不想發。這種感覺,就像是自己發的内容沒有價值,所以會被别人忽視。
為什麼大家會在網絡上求關注求點贊,哪怕不惜犧牲自己的形象惡搞自己,哪怕會招來取笑,甚至是謾罵,但是仍然會這麼做。
因為,如果完全沒有人關注,沒有人有反應的話,那麼,他們再怎麼惡搞自己也沒有意思了。所以,無論是有人喜歡,還是有人罵,關鍵是有了關注,有了回應。
這跟死亡的感覺非常相似,就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來自他人的回應的話,那我們活着的價值和意義就沒有了。所以有句話說,無回應之地就是絕境。
有很多的實證研究顯示,早年被父母強烈忽略的孩子,在成年以後,經常會有莫名其妙的全身疼痛,或者某一個部位的疼痛。
這個疼痛的意思就是,這就好像是有人在打自己一樣,這是孩子在内心虛拟了一個糟糕的關系。但是,再糟糕的關系也好過沒有關系。
(02)
這種身體的疼痛,即是對自己的攻擊,也是對關系渴望。
然而這份渴望,往往會導緻我們的邊界模糊不清。
抑郁的人為什麼會痛苦,因為他在這個時候,對關系的渴求讓自己沒有了邊界感。
沒有邊界感,就沒有辦法使用比較好的心理防禦來保護自己,所以外界的風吹雨打,就容易進入到他們的内心世界。
比如說,很多抑郁人,他可能會因為看到下雨就覺得很傷感。《紅樓夢》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林黛玉,她就是典型的抑郁傾向,所以才有感花傷己,吟曲葬花。
他們也會因為别人随便的一句話,就産生了巨大的情緒。因為内心沒有邊界,沒有防禦,别人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就直接刺到了内心,然後他就奔潰了。
邊界感也是防禦感。人格的邊界,人格的邊界是由人格的防禦組成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自我防禦機制。
如果自我的防禦弱了之後,就容易變得抑郁,這個時候,他人就會對你有很大的影響。
戀愛的時候,邊界感是最模糊的,那種感覺,就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管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是這樣子。
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很容易會因為戀愛受到傷害。而且,這種傷害你會覺得很重很深很痛。
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關于愛情的歌曲,都帶有一種抑郁感覺的原因。
曾奇峰老師說,假如你想念某一個人的時候,僅僅是感到快樂的話,你隻不過是喜歡而已;但是當你想念一個人,而感到抑郁的話,那你肯定是愛上他了。
愛情,終于讓我們的抑郁原形畢露。
(03)
也許,因為我們對愛如此的渴望,以至于我們對喪失如此的恐懼。
我們都害怕喪失,我們又在不斷的經曆喪失。
客體關系心理學家克萊因認為,抑郁情緒的根源,在于早年母嬰關系經曆中的喪失體驗。
第一個喪失的原型,是斷奶時嬰兒對母親乳房的喪失,也可以是其他事件的喪失,如母親産後抑郁,兄弟姐妹的誕生,早期的分離創傷等等。
分離會帶來創傷,也會帶來成長的意義。
成年生活中出現的喪失,會激起我們早年沒有被處理的傷口。這是生活在給予我們一次包紮傷口的機會。
王家衛主導的電影《藍莓之夜》就是一部擺脫失戀教程,更确切地說,這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
女主伊麗莎白深愛的男人離她而去,在此之前,她根本無法想象,離開了他,自己将如何生活。
後來,她離開了紐約,開始去外面的世界尋找她自己。她在不同的地方邂逅了各種各樣的人,她遇到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面臨着生活上或者情感上的困境,她看到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傷痛和面對的傷痛的方式。
在一趟又一趟的旅程中,她慢慢的發現了自己,知道了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正如她在最後的明信片裡說道:
有時候,我們好像照鏡子一樣,總會以他人來界定自我,認識自我,而每一次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樣子,都會讓我越來越愛那個真實的自己。
克萊因說,喪失本身不是抑郁的原因,承受喪失所帶來的各種情緒痛苦的能力才是關鍵。
分離,也是需要學習的。就像孩子一樣,學着爬,學着走,最後會學着離開媽媽,邁向獨立。
抑郁,是成長的一道傷疤,也是對愛的渴求。我們需要去面對自己的傷痛,這是一段必經的旅程,也是一生的功課。
傷疤很疼,走過去,你不再是你,走過後,你依然還是你自己。
也許每一次的分手,都在讓我們學習如何表達對愛的渴求,如何哀悼對的關系的喪失,都在讓我們體會我們渴望的愛,讓我們學習愛。
學會愛,才能學會如何面對分離。
作者:吳在天,心理咨詢師,心理專欄作者,著有《把生命活給自己看》《親子關系對了,孩子的世界就對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