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十大易理解錯的成語

十大易理解錯的成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6 06:01:59

語言文字可謂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隻有準确理解字詞本意,才能更好地繼承由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優秀文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下面兩則成語中個别字詞的本意吧!

“走”馬觀花

“走馬觀花”是一個我們生活中常聽常說的成語,提到這個成語有的同學可能會立馬想起唐代詩人孟郊中進士後寫的《登科後》一詩,其中最有名的詩句便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句詩的意思是:我考中進士後很高興,馬兒也跑得飛快,一天就把長安城的美景全都看完了。

“走馬觀花”這個成語雖然用得不少,很多人卻用得并不那麼準确。“走馬”是騎着馬跑的意思,在這裡,這個“走馬”的“走”可不是今天慢走的意思。“走馬觀花”指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形容的是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在今天的慣用表達裡也可以表示大略地觀察一下。

其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漢語中的“走”并非今天“行走”的意思,而是在說“跑”。古漢語中有“奔走”一詞,但并沒有“奔跑”的說法,“奔”和“走”其實是同樣的意思,“奔走”合在一起,就和“談論”“聽聞”等詞語一樣,是通過重疊用語來強化同一個概念,“奔走”就是“更賣力地跑”。如“奔走相告”這樣的成語,理解為“快跑或慢走地相互告訴”就錯了,它的意思其實是:“奔跑着互相轉告,以便把令人興奮或震驚的消息盡快傳遞給别人。”

“慘綠”少年

“慘綠少年”這個成語,很多人應該不知道它是用來形容風度翩翩的男子!慘,一般作凄慘的意思。既然凄慘,何來翩翩風度之說呢?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詞的出處。唐人張固所著《幽閑鼓吹》記載了一則有趣的故事:潘孟陽是禮部侍郎潘炎之子,他的母親是宰相劉晏的女兒,極有見識。潘孟陽剛剛升為戶部侍郎,俗話說知子莫若母,潘母非常害怕,對兒子說:“憑你的這一點微末本事,竟然當上了戶部侍郎,我擔心不久就會有禍事了。”潘孟陽再三解釋,潘母于是說:“那就把你的同僚都叫來給我看看。”潘孟陽就把最熟悉的同僚都叫到家裡做客,潘母躲在簾子後面打量。宴會結束之後,潘母喜滋滋地告訴兒子:“這些人都是你的同類,我就不擔心了。不過坐在最後面的那位慘綠少年是誰啊?”潘孟陽答道:“是在任補阙(注:官名)的杜黃裳。”潘母說:“此人跟你們都不一樣,以後一定會是有大作為的卿相。”

此處的“慘綠少年”,是形容杜黃裳風度翩翩,有卿相之才。為什麼用“慘綠”來形容呢?原來,這裡的“慘”不是凄慘之意,而是通“黲(cǎn),本義為淺青黑色,北宋著名學者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近歲京師士人朝服乘馬,以黲衣蒙之,謂之‘涼衫’。”“黲衣”即淺黑色的衣服。“黲”引申而指淺色,所謂“慘綠”即“黲綠”,即淺綠色。杜黃裳身着淺綠色的衣服,是因為他當時擔任補阙一職,按照唐代官服制度,補阙屬于從七品,應着淺綠色官服。潘母看人的眼光極準,杜黃裳這位“慘綠少年”後來果然做了唐憲宗的宰相,由“慘綠”一躍而為大紅官服。

這就是“慘綠少年”一詞的出處,原指地位低微、隻能穿七品官服的杜黃裳這位少年。但這位少年雖“慘綠”卻大有前途,因此“慘綠少年”引申用來形容風度翩翩的男子。同學們今後看到這個成語,千萬不要把“慘綠”理解為“生活凄慘”或“青澀無知”哦。

十大易理解錯的成語(說文解字這些成語)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