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你會來到五台山,随緣而來,随心而至!”這次趁着假期想給研二準備秋招的女兒求個好事業、好姻緣,開啟了五台山拜佛、上香、許願、祈福之行。
我們先在官網上定了門票,一大早從北京出發,走京昆高速,中午就趕到了五台山景區。憑身份證和健康碼直接開車進入懷台鎮,住進提前預定好的酒店。
一、黛螺頂
“不登黛螺頂,不算台山客”,下午難得天氣晴朗,我們決定先去爬黛螺頂。這是乾隆“小朝台”的廟宇,最早修建于唐代。“要至黛螺頂,必登大智路”,大智路共有1080級台階。佛教将佛與衆生分為10大類,總稱為十界。十界各有“百八”,合起來就是1080。相傳踏1080級台階登頂,能增添智慧,消除煩惱,逢兇化吉,一生平順。
曆經1080級台階終于登上黛螺頂
沿途随處可見磕着長頭攀台階的僧人和信徒,真心佩服他們的體力和毅力!我才爬到一半兒就感到極度心慌、氣短、頭疼,時不時停下來坐在台階上休息。這時一位磕長頭的長老走過來問我是不是高反了,我才想起我此刻的反應和當時在西藏高反的症狀有幾分相似。長老從兜裡拿出藥,扣了一粒給我,我像得了救命稻草,連聲“阿彌陀佛”之後把藥吃了。路過的人都說“我佛慈悲!”。一路走走停停,終于登上了“黛螺頂”!回望山對面,寺廟林立,白塔、紅牆在綠樹掩映中像一幅美麗的畫卷。
在黛螺頂眺望對面的寺廟群
黛螺頂的主殿是五方文殊殿,殿内供奉着五座台頂的五方文殊銅像,高約2米,從南到北依次為:東台聰明文殊,北台無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獅子吼文殊。殿前石碑是乾隆十五年冬寫的黛螺頂碑記。從乾隆皇帝開始,到黛螺頂五方文殊殿朝拜過,就相當于登遍了五座台頂朝拜五方文殊,稱為“小朝台”。而親登五座台頂朝拜五方文殊,則稱為“大朝台”。
黛螺頂恢弘大氣,香火旺盛,燒香許願,朝拜祈福後整個人神清氣爽、眼界大開!從另一側下山途中遇到一位穿着紅色僧袍的喇嘛,有着和丁真一樣純真的笑容,一問果然是和丁真來自同一個家鄉!
二、廣化寺
廣化寺是唯一晚上開放夜景的寺廟,金碧輝煌、美輪美奂,一派盛世氣象!
去的時候還未亮燈
三、殊像寺
第二天一早,我們先把車停到殊像寺停車場,第一站步行到殊像寺去朝拜。
殊像寺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薩而得名。創建于東晉初年,唐代重建。最著名的建築是文殊閣大殿,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騎獅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
四、塔院寺
從殊像寺出來,第二站步行來到塔院寺。高聳入雲的大白塔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築。這裡原來是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後獨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 塔全稱為釋迦牟尼舍利塔,俗稱大白塔。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尼泊爾建築大師阿尼哥來到向往已久的文殊菩薩道場五台山,并主持重修了佛祖舍利塔,高度54.6米,是中國最高的喇嘛塔。
五、五爺廟
從塔院寺出來,緊挨着就是五爺廟。五爺廟占地面積隻有2040平方米,坐北朝南,殿堂房屋30多間,是台懷鎮最小的寺院,也是整個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廟。在善男信女們的心目中,五爺廟是有求必應,非常靈驗!去五爺廟的時候雨突然越下越大,善男信女依然虔誠地在佛前禱告,手持三柱清香,願所求皆如願[祈禱]
六、顯通寺
顯通寺始建于始建于漢明帝永平年間,是五台山曆史最久、面積最大的寺廟。和洛陽白馬寺齊名,被稱為“中國第二古寺”,寺廟裡的長命鐘鑄于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銅10萬斤,外層鍍金,是五台山第一鐘。
中午雨過天晴,正好趕上寺裡的午間誦經儀式,我們虔誠地站在寺院中間的淨土,聽着門内陣陣悠揚的佛音,心靈無比純淨,此行真是太圓滿了[祈禱][祈禱][祈禱]
七、菩薩頂
從顯通寺聽完誦經出來,一路順山而上,爬過108層台階,終于來到了鼎鼎大名的菩薩頂。
菩薩頂是黃教寺廟,遠遠看去金碧輝煌,頗具皇家氣象。據記載,清朝康熙、乾隆兩位皇帝數次朝拜五台山,都住在菩薩頂,是真正的皇家寺廟!寺裡有多處康熙、乾隆兩位皇帝的禦筆親書。後院的四口大銅鍋,為重大佛事時煮粥所用。
置身菩薩頂眺望對面煙霧缭繞的黛螺頂,俯瞰山下塔院寺的大白塔和寺廟群,更覺五台山風景秀麗、仙氣飄飄、人傑地靈,處處都能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怪道人說“五台歸來不看廟”!
在菩薩頂俯瞰塔院寺的大白塔
在菩薩頂眺望對面煙霧缭繞的黛螺頂
登菩薩頂的108級台階
八、羅睺寺
從黛螺頂下來,一路來到了羅睺寺。此時寺内安靜清幽,真是一方祈福淨土!
羅睺寺始建于唐代,傳說由于此處顯過聖燈,所以名落佛寺。明代弘治年間重修,康熙四十四年(1705)又時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并由青廟改為黃廟,而落佛寺也改名為“羅睺寺”。
在山門前有一對唐代石獅,高大雄壯,現為五台山僅存。羅睺寺文殊大殿内的騎獅文殊菩薩像為白文殊,坐騎獅子卧在蓮台上。羅睺寺現存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經閣、禅房、配殿、廊房地産118間。在後殿有“開花見佛”,是用寺院内的一棵“聖樹”做成的。
九、佛光寺
穿越千年,在煙雨中來到五台山佛光寺!建築學家梁思成稱佛光寺為“中國第一國寶”,創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唐朝重建。聽工作人員講解三十年代建築大師林徽因如何在東大殿的梁上發現唐朝題字,梁思成在哪個位置給林徽因拍攝了那張和佛像的千年對望~
“一生一定要來一次五台山,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為了遇見自己!”此次來五台山虔誠拜佛許願,被五台山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深深吸引,佛都五台山成為我心中的佛教聖山!短短的時間圓了我多年的五台山之夢!非常圓滿幸福!心中充滿了善念、慈悲、感動!有機會一定會再來五台山!
美麗如仙境的五台山海拔3061米,是坐落于“華北屋脊”之上的明珠,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和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文殊菩薩佛教道場,精美絕倫的佛像浩如煙海,需要靜下心來慢慢體會!五台山值得每個人都前來拜佛、上香、祈福[祈禱][祈禱][祈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