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最高檢二号檢察建議

最高檢二号檢察建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7 05:01:31

最高檢二号檢察建議?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作用,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最高檢二号檢察建議?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最高檢二号檢察建議(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典型案例答記者問)1

最高檢二号檢察建議

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作用

督促整治非法采礦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檢察機關督促整治非法采礦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發布檢察機關督促整治非法采礦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引導各級檢察機關辦好此類案件,同時以案釋法,讓社會各界關注并做好礦産資源保護工作。結合相關工作情況,最高檢檢委會委員、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最高檢此次将督促整治非法采礦公益訴訟作為一個專題發布典型案例,出于何種考慮?

胡衛列:礦産資源作為重要的自然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和能源基礎,是國家的寶貴财富,關系到國家資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設。指出,“要加強礦産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資源開發利用既要支撐當代人過上幸福生活,也要為子孫後代留下生存根基”。

近年來,市場對礦産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以牟取暴利為目的的非法采礦行為在一定區域内呈愈演愈烈之勢。非法采礦行為往往導緻開采區域的山體、土壤、河道和植被破壞,導緻區域内生态服務功能喪失或脆弱化,既破壞了國家的礦産資源和礦業生産管理制度,又造成生态環境和資源的破壞,甚至引發地質災害風險和安全生産隐患,危害群衆生命健康安全,嚴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全國檢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依法能動履職,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大礦産資源保護公益訴訟辦案力度。除強化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與刑事檢察部門的協同外,還注意加強與行政機關以及社會組織等的溝通合作,推動形成保護礦産資源的強大合力。最高檢發布非法采礦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一方面是為了展現檢察機關保護礦産資源的經驗成效,引導各級檢察機關持續深入發揮公益訴訟檢察在資源保護領域的獨特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以生動的法治案例進行社會宣傳教育,引導各界更加關注并進一步做好礦産資源保護工作。

記者:本批發布的非法采礦公益訴訟檢察典型案例,有什麼特點?

胡衛列:在本批發布的8個典型案例中,有5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這8個案例是從全國各地上報的60多個優秀案例中,按照嚴格的程序,經過多輪篩選,才最終确定下來的。這批案例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案件線索來源多樣。8個案件,既有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自行發現的線索,也有群衆舉報的線索,還有中央環保督察移送的案件線索。

二是保護對象多樣。8個案例涉及到煤炭、石灰岩、砂石、地熱等多種礦産和資源種類。有多個整治非法采砂的案例保護的是江砂河砂等資源,而重慶市大足區院督促整治非法采礦行政公益訴訟案則涉及煤、石灰石、砂岩、锶等多種礦産資源。

三是履職方式多樣。檢察機關既有采取訴前檢察建議和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提起單獨民事公益訴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等監督保護方式,也有推動行政機關開展生态損害賠償磋商等形式,以多種途徑和方式來維護礦産資源領域的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記者:在督促整治非法采礦方面,公益訴訟檢察是如何發揮職能作用的?

胡衛列:礦産資源保護屬于“生态環境和資源保護”範疇,是公益訴訟檢察的法定領域。檢察機關通過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作用,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追究非法采礦者民事侵權責任,依法履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

一是發揮檢察一體化辦案優勢。在履職過程中,檢察機關運用跨區域協作機制,充分發揮一體化辦案優勢,有效破解辦案壓力阻力。如在甘肅省檢察機關督促整治非法開采石灰岩礦公益訴訟系列案中,最高檢對案件進行重點督辦、全程指導,統籌指揮甘肅省三級檢察機關明确辦案思路,分級分類進行監督。最高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邀請生态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中國科學院生态環境研究中心等單位專家,對當地環科院鑒定評估報告進行實質性審查,并形成專家意見,破解地方技術力量不足瓶頸。

二是協同行政部門凝聚公益保護合力。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秉持雙赢多赢共赢的理念,緊緊依靠當地黨委政府,依法協同督促各責任主體充分發揮作用,形成礦産資源保護合力。如廣東省汕頭市檢察院督促整治保護蓮花山地熱資源行政公益訴訟案,檢察機關推動自然資源局、區政府、鎮政府等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并認真落實整改,蓮花山周邊破壞地熱資源和生态環境的“頑疾”得到根治。在此基礎上,廣東省院又開展了地熱資源保護專項行動,在全省範圍内督促推動相關部門依法履職,共同保護地熱資源科學、有序、合法開發利用。

三是以點帶面推動訴源治理。為貫徹落實“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指示,檢察機關主動針對辦案中發現的治理漏洞、短闆向地方政府或相關行政機關發出類案建議,促進源頭治理,助力法治政府建設。如江蘇省鎮江市檢察機關督促整治長江非法采砂行政公益訴訟案,檢察機關分别向鎮江市水利局、揚中市水利局發出類案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完善執法機制、探索監管新模式,實現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良好效果。

四是善用外力提升辦案質效。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充分發揮“外腦”“智庫”作用,強化科技賦能意識,借助行政部門、研究機構專業人員力量參與調查、論證,通過大數據、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運用,提升重大案件辦理質效。如山西省右玉縣檢察院督促整治非法采砂行政公益訴訟案,使用無人機發現案件線索、拍攝固定證據。河南省南樂縣檢察院訴吳某坤等人非法采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檢察機關邀請自然資源、農業、水利等專家現場參與對案件專業問題的調查和論證。

記者:本批發布的典型案例中,有5件是提起訴訟的案例,有3件是訴前程序案例,效果都很好,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理念。請問公益訴訟檢察是如何通過辦理礦産資源案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

胡衛列:作為法律監督機關和公益守護者,檢察機關在辦理礦産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過程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依法能動履職,更深層次融入國家治理,通過自身的高水平履職,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的獨特功能和作用。人民檢察院通過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對于行政機關怠于履職、不充分履職等行為,精準監督并持續跟進,督促、協同行政機關全面充分履職,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江蘇省鎮江市檢察機關督促整治長江非法采砂行政公益訴訟案,通過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與提起訴訟相結合,督促、協同相關行政機關全面充分履職。對于違法行為人,檢察機關在提起刑事公訴之外,再通過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要求進行經濟賠償,從而大大增加違法行為的成本,可以對潛在的違法者形成震懾。如在湖南省益陽市檢察院訴夏某某等人非法采砂破壞洞庭湖生态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中,在已對夏某某等人判處有期徒刑并追繳非法所得的基礎上,檢察機關再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要求夏某某承擔非法采砂行為所造成的生态環境損害873萬餘元賠償責任,其餘被告按照比例分别承擔連帶責任。

二是結合辦案自覺融入國家治理。檢察機關在案件辦理過程中通過督促履職和溝通協調,充分利用已有礦産資源保護制度機制,激活其功能效用,促進中央環保督察、檢察公益訴訟以及生态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有效銜接,發揮了獨特的銜接潤滑作用。針對辦案中發現的治理漏洞,通過開展專項監督、提出社會治理檢察建議等方式,推動地方政府治理非法開采亂象。如在山西省右玉縣檢察院督促整治非法采砂行政公益訴訟案中,右玉縣檢察院開展公益訴訟案件“回頭看”時發現,案涉采砂廠雖已全部取締,但部分河砂棄料随意堆積,采砂坑回填較淺,受損堤岸及破壞的土地未恢複原狀,遂召開座談會,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完成整改,同時向縣委縣政府作專題彙報,推動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統籌開展整改工作。右玉縣政府以該案為契機,在全縣開展非法采砂專項整治行動,取締非法采砂廠、拆除違建房舍、恢複河道,等等。通過該案的辦理,實現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闫晶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