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會有輻射嗎?在網上曾流傳一些說法“乘坐高鐵和飛機受到的輻射,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高鐵會有輻射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網上曾流傳一些說法
“乘坐高鐵和飛機受到的輻射
不亞于做一次CT”
“做CT或者照X片會緻癌”
……
他們的理由是,飛機和高鐵由于沒有使用屏蔽材料和保護措施,所以會對人體、尤其是女性産生很大傷害,所受的輻射幾乎等同于在醫院做一次CT。而CT對身體傷害很大,會緻癌,因此有的人拒絕做CT檢查,繼而導緻病情延誤。
衆說紛纭
真相如何
這些說法真的可信嗎
CT機
思想誤區從哪裡來?
人們之所以會輕信網上的說法,是因為對科學常識存在誤區。首先,大多數人不清楚,多大的輻射量會對人體健康産生影響。他們往往以為,隻要受到輻射就會對健康産生影響。然而現實中,輻射其實無處不在。例如,坐飛機20個小時的輻射劑量約為0.1mSv(毫希弗);每天吸20支煙的年輻射劑量約為0.5~2 mSv;地鐵安檢的乘客,每年可能接受的輻射劑量約為0.01mSv。因此,每個人每年所接受到的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約為2mSv。
其次,人們不清楚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的本質區别。打個比方,我國高速鐵路上運行的列車供電一般為25kV,這個電壓比生活用電220V高出近百倍。這一點讓人們誤以為自己會受到大量的輻射,但他們并不清楚這其實是電磁輻射,而非電離輻射。
輻射的真相是什麼?
其實,有電的地方就有輻射,高鐵、地鐵、普通火車、家用電器和手機等都有輻射,這些屬于電磁輻射。電磁輻射與做CT和照Χ光時儀器所産生的電離輻射并不相同。
電磁輻射能量很低,無法對人體産生直接損害,而電離輻射則會傷害細胞,影響人體的正常機能。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委員會指出,每人每年可接受的輻射劑量限值為2.4mSv。研究數據表明,做一次低劑量CT胸片所受到的輻射劑量約為1mSv,相當于在大自然中天然輻射6個月,緻癌風險很低。如果一年内進行CT檢查超過2次,那麼劑量超标才可能對人體健康産生危害,但緻癌風險仍然很低。隻有每年受到的輻射高于100mSv時,才有可能顯著增加患癌機會。
曾有一句話講道,“抛開劑量談傷害”都是耍流氓。我們日常乘坐的高鐵産生電磁輻射的安全标準為5kV/m(千伏每米)以下,專業人員曾經專門對高鐵車廂中的電場輻射進行測量,其輻射值分布在0.011~0.021kV/m的範圍内。我國高鐵的電磁輻射量遠遠低于國際标準,這個輻射值不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說,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有着本質區别,網絡上那些說法顯然都是錯誤的。
電離輻射無處不在
科普小貼士
✦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的區别✦
01定義上✦
電磁輻射是由電荷移動所産生的電能量和磁能量。
電離輻射是物質發射的粒子或射線能量足以使物質原子或分子發生電離現象的輻射。
02原理上✦
電磁輻射是一種由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而産生的電磁波向外發散的現象。
電離輻射是由帶電粒子α和β、不帶電粒子X和γ射線等發散出去,對其他物質産生的電離現象。
03特性上
電磁輻射有一個電場和磁場分量的振蕩,分别在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傳播能量。電磁輻射根據頻率或波長分為不同類型,包括電力、無線電波、微波、太赫茲輻射、紅外輻射、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
電離輻射可以從原子、分子或其他束縛狀态放出一個或幾個電子,非電離輻射則不行。電離能力決定于射線攜帶的能量,而不是射線的數量。如果射線沒有帶有足夠電離能量的話,大量射線并不能導緻受作用物的電離。
來源丨核物理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