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杭州灣跨海的故事

杭州灣跨海的故事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1-27 13:42:53

來源:嘉興日報-嘉興在線

杭州灣跨海的故事(天塹變通途)1

杭州灣跨海的故事(天塹變通途)2

本欄目由嘉興日報與嘉興市檔案館(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編纂室)共同推出

2008年5月1日下午3時40分,随着儀仗車隊南北雙向對開,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試運營通車。這一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中的重要時刻,永留史冊。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杭州灣跨海大橋由南北兩岸向波濤萬頃的大海延伸,橫卧碧波,是我國繼長江三峽、青藏鐵路之後,又一重大的标志性工程。

杭州灣跨海的故事(天塹變通途)3

2008年5月1日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儀式

創新撐起“第一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嘉興海鹽縣,南至甯波慈溪市,全長36公裡,超過美國切薩皮克灣大橋和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大橋等世界名橋,是當年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譽為“世界第一橋”。

杭州灣是世界三大強潮海灣之一,環境氣候多變,地質條件複雜:浪高、流急、潮差大,且流向紊亂,小氣候變化無常,一年中能在海上施工的時間隻有180天;海底還有30多米深的砂性淤泥層,并有大量的淺層天然氣,一打樁随時會噴湧而出……除了“天時”“地利”不具備外,“人和”也是一片空白:缺設備、缺标準,更缺經驗。

為解決技術難題,達到優質、安全、環保的建橋要求,工程指揮部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先後拜訪國内外很多的科學家和橋梁公司。2002年5月,工程指揮部考察團到美國紐約曼哈頓區一家世界著名橋梁建築公司,專程咨詢淺層天然氣打樁施工、灘塗區架梁等難題。考察團介紹完畢後,現場一片寂靜,原本信心十足的外方技術專家一時間集體“失語”。最後,外方CEO隻說了一句“如此複雜的施工條件,想找到解決的辦法需要時間”。

靠人不如靠己。指揮部最終确立用自己的建橋思路,既然設計無法指導施工,那就讓施工來引導設計。于是,指揮部在面向全國征集大橋施工組織和橋型方案時,開創性地采用了以施工單位為主,并由其邀請設計單位組成聯合體投标的模式。同時,鑒于海上施工難度極大,就盡可能壓縮海上施工時間,變海上施工為陸上施工,倡導工廠化、大型化、機械化的設計和施工理念。打個比方,就是把組成橋梁的樁基、橋墩、箱梁等部件當作“積木”,先在陸地的工廠内造好,然後再用大型機械設備搬到海上“搭積木”。

就這樣,建設者們在驚濤駭浪中克難攻堅,經曆了19次台風、天文大潮、淺層氣等惡劣條件的考驗,把大橋一米米地向前延伸,也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的紀錄。在此過程中,建設者們進行了138項科研和技術攻關活動,申報了250多項自主創新成果,取得9項重要科研成果,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08年4月19日,在杭州灣大橋技術專家組會議上,國内頂尖專家為大橋寫下評語:“大橋取得了多項自主創新成果,是我國成功建設的具有世界水平的特大型橋梁工程,提升了我國在國際土木工程領域的地位。”

國際橋梁界公認的樁基泰鬥、美國工程院院士傑·韋克教授,還把杭州灣跨海大橋作為經典案例收入其專著。

杭州灣跨海的故事(天塹變通途)4

聚力鑄就“第一橋”

2003年6月8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奠基儀式舉行。11月15日在離海鹽縣西塘橋鎮鄭家埭6公裡的海面上開始打下首根鋼管樁。

30多公裡長的海上工地,660多個橋墩,26支建設隊伍,6000多名操不同口音的工人,1800多個日日夜夜,這一連串的數字凝聚了大橋工程建設者無數的心血和汗水。

2005年2月8日,除夕的傍晚,細雨迷蒙。位于海鹽鄭家埭的杭州灣跨海大橋二标段11号主墩平台工地上,打樁聲此起彼伏。擔任大橋北航道橋施工重任的二标段的100多名施工人員還在打樁。

“大夥吃年夜飯喽!”5時半左右,随着食堂大師傅的吆喝聲,平台上4個簡易小夥房的燈亮起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100多名工人在船上、平台上等8個地方開始輪流用餐。沒有飯桌,沒有椅子,習以為常的工人們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半蹲,有的站着,迎着海風端着飯盒有滋有味地吃了起來。

吃完年夜飯,工人們又幹了起來,連夜完成11号主墩打樁任務。大橋是浙江的重點工程,工期緊,施工難度大,尤其主橋墩打灌注樁一施工就不能停。整個春節他們都在海上作業,确保大橋施工進度。

除了日夜奮戰的工程建設者們,還有一群人也在為大橋的建設默默奉獻着。

杭州灣跨海大橋從海鹽縣大橋新區東港村入海,2003年底,村民蔣金華的房子列入大橋工程拆遷範圍。考慮到大橋的重要性和即将帶來的變化,幾乎沒有猶豫,老蔣爽快地在拆遷協議上簽了字。老伴直埋怨他為什麼“要價”不高一點。他卻說,“如果眼光不遠點,隻顧着自家一點小利益,隻會耽誤大橋的工期”。

村民呂金昌義務為大橋建設者服務了3年。大橋開工前,他就騎着自行車跑一個個标段,到處散發“名片”,上面印着經營業務:義務為建設者采購廚房用具、雨具、食堂用品、嘉興特産等生産生活必需品。得知很多工人喜歡吃文虎醬鴨,他便經常騎着自行車去嘉興文虎醬鴨廠買,每個月起碼跑兩三次,每次都守到淩晨兩點,買到剛出爐的醬鴨,再連夜騎車趕回大橋工地,每一次來回至少需要8個小時,卻沒有要過一分報酬。

2007年6月26日大橋正式合龍;2008年5月1日試運營通車。

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通車,對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大橋通車後,上海和甯波的陸上距離縮短了120公裡,在滬杭甬之間形成一個兩小時的“金三角”交通圈。長三角南翼諸城市與滬蘇之間的距離也相應縮短,進一步方便人流、物流往來,更加合理地配置區域内要素資源,從而提高長三角城市群的一體化程度。

自行設計、自行投資、自行建造、自行管理……中國人用創新跨越了杭州灣天塹,中國人用創新打響了中國品牌!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在線】,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