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溫到底是什麼?
如何判斷失溫?
為啥說失溫時喝一杯熱水或喝酒都會喪命?
韓峰是無錫藍天救援隊醫療組組長
美國心髒協會基礎生命支持導師
香港聖約翰社區急救導師
他自己也是越野跑選手
并感受過輕微的失溫
“2018年,我在浙江參加越野跑時,山裡一直在下雨,身上衣服都濕掉了,自己會不自覺地發抖,皮膚感到麻木。這其實就是失溫的最初表現。”
韓峰介紹,當時自己帶了防風衣,身體在運動時體溫下降也不是很快,又能及時到補給站補充熱量,因此很快症狀就緩解了。
經常參加越野跑的韓峰告訴記者,一般來說,自己跑越野時,會多帶幾個保溫毯,一般帶3-4個保溫毯,在保障自己的同時也能幫助别人。
模拟戶外用急救毯進行保溫。來源:無錫藍天救援隊
大風降雨,極易出現失溫
“其實,失溫這個現象,我們平時也會碰到。”韓峰介紹,“特别是在衣服被雨淋濕,風又大的情況下,特别容易出現失溫現象。”
什麼條件會導緻失溫呢?韓峰介紹,這和環境的溫度、濕度,風力有很大關系,長時間暴露在寒冷、潮濕、大風等環境下,容易發生失溫。尤其在下雨大風天,更容易發生失溫。因為水的熱傳導是普通衣物導熱速度的25倍到30倍,你出汗了或是衣服被雨淋濕了,通過熱傳導會更快地将人體的溫度散發出去。至于會不會失溫,另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是風,風力每增加一級體感溫度降低2度左右,極緻會降5度到6度,體感溫度的意思是指人體流失熱量的速度。大風天體感溫度遠低于真實溫度,無風陽光強烈或者高溫濕熱時體感溫度遠高于實際溫度。
身體失溫的脆弱人群有哪些?
沒有充足食物、衣物或取暖設備的老人;
睡在室内低溫環境下的嬰兒;
長時間停留室外的人群——
流浪者、徒步旅行者等;
飲酒後的人。
以下必須收藏!
《失溫急救手冊》
四種失溫類型了解一下
↓
衆所周知,人體正常體溫是37℃,人體本身就是個熱源體,會與外界熱傳遞。一旦人體熱量流失大于熱量補給,造成人體核心區溫度降低,并産生一系列寒顫、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狀,甚至最終造成死亡的病症,這就是“失溫”。
失溫的程度可以分為四種,每種程度危害各有不同。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居旻傑醫生一一解讀:
一級,輕度失溫
體溫在33℃-37℃,症狀:顫抖、心律升高、排尿變多、呼吸頻次升高、肌肉不協調、蹒跚、行為異常。
二級,中度失溫
體溫在29℃-33℃,症狀:恍惚、顫抖減少甚至消失、虛弱、思維麻木、智商降低、口齒不清、記憶障礙、視覺障礙、心律不齊、瞳孔放大。
三級,嚴重失溫
體溫在22℃-29℃,症狀:昏迷、神經反射消失(對疼痛沒有反應)、呼吸頻率和心律極低、低血壓、可能出現心室纖顫、患者無法自主調節體溫。
四級,緻命階段
體溫低于22℃,症狀:肌肉僵硬,很少能覺察到心跳或者呼吸、很容易出現心室纖顫然後真正死亡。
如果身邊沒有體溫計,該如何判斷是否失溫了?居旻傑醫生說,觀察行走和語言非常有用,如果話說不清楚了、走路慢了、跟不上了,那就要懷疑是不是出現“失溫”了。
分完級介入還需“按圖索骥”
↓
居旻傑醫生提示:失溫分完級後,還需有的放矢進行介入。
還能動的失溫患者,說明在輕中度失溫,應立即尋找庇護所、避風處、休息、換掉濕衣服、增加保暖、進食碳水化合物。如有條件最好生一堆火;不要劇烈活動,防止四肢冰冷血液回流進一步降低核心體溫;通過對人體核心區域加熱(頭頸、腋窩、腹股溝)補充熱量。
如果已失去自我行動能力,意味着進入重度失溫狀态,那麼急救包括以下“一攬子”措施:
首先,替換掉濕衣服,将患者用隔熱層包裹起來,用布包住熱水瓶對患者腋窩、腹股溝、脖子進行回溫。
其次,立即将患者向醫院轉運。(如沒有條件呼叫120,同行者應當制作一個簡易擔架)
再者,如患者呼吸低于6次每分鐘,要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提升至12-13次每分鐘。
最後,如患者出現心搏驟停,應立即采取CPR(心肺複蘇術)。
急救經驗:
韓峰曾經多次急救過輕微失溫者,通常是用保溫毯将失溫者包裹起來,除了臉露在外面,頭部也要包起來,因為頭部也是一個比較大的散熱點。等失溫者意識清醒後,補充一些随身攜帶的能量膠,喝點熱水後就慢慢恢複了。
有人問,速幹衣能否減緩失溫?韓峰說,速幹衣隻是快速把身上的汗液排走從而保持身體幹燥,但速幹衣并不保暖。因此,在參加越野賽時,可以在寄存點位換上保暖内衣,或帶上超輕羽絨服。這種羽絨服既攜帶方便又能保暖,還有一定的防水作用。同時,如果帶上越野沖鋒衣,可以防雨和防風。如果氣溫下降嚴重的話,可以在超輕羽絨服外面再套件防風衣,這樣的保暖效果會更好。
不當的複溫,可能喪命!
↓
幾個複溫的認知誤區必須提醒,居旻傑說,不當複溫可能喪命!
防止複溫過快
對中度以上失溫患者的體外複溫,應集中在核心部位。四肢隻需要做好被動保暖防止結冰。回溫時要用布包裹熱水瓶,并不隻是因為防止燙傷,而是為了防止複溫過快,引起低血壓和複溫休克。具體參考每4小時體溫升高1℃的速度複溫(野外條件下可能有難度)。
防止複溫過猛
較嚴重的失溫患者(中度以上)身體嚴重脫水,體液和細胞液濃度升高,身體内的生化環境産生了巨大的變化以适應低溫環境、如果複溫過于猛烈,可能會出現悲劇。例如,浸入溫水強制複溫、把失溫患者和健康人放進同一個睡袋“密切接觸”,都會有一定的風險!
喝熱水危險,太空毯有用
↓
居旻傑尤其提醒:
一,嚴重失溫及緻命階段,在野外無法複溫到正常狀态,複溫隻能拖延死亡,必須立即轉到醫院救治。
二,不能給中度以上的失溫患者喝熱水,這會劇烈擴張血管,導緻低血壓,進一步降低核心體溫,可能會造成複溫休克。
熱水所帶來的溫度杯水車薪,但造成的副作用卻很大。要等患者恢複到輕度失溫狀态再給其含糖的溫水。
科學的做法是:可以用太空毯、衣物、坐墊、地布、甚至是幹草等一切能夠用上的隔熱物進行包裹,太空毯可以減少蒸發散熱和輻射散熱這兩種熱傳導途徑。如果實在沒有可更換的幹衣物,在緊急情況下,應将濕衣物盡量擰幹,然後用太空毯包在濕衣服外面,阻止蒸發,形成一種類似于濕式潛水服的結構。
喝什麼才能有效暖身?蜂蜜水、葡萄糖水等效果最好、最快。當身體開始暖和之後,慢慢進食高能量食品,但仍以高糖分或碳水化合物為主。需要提醒的是,中度及以上的失溫患者,很難吸收能量物質實現自我複溫。
急救經驗:
韓峰表示,對于失溫者,如果意識清醒的話,可以喝一些熱水,比如熱朱古力,或者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比如巧克力或香蕉。但是,不建議給失溫者喝酒取暖,因為酒精喝下去雖然感覺是暖的,但是酒精會促進毛細血管張開,失溫會更嚴重。
如果失溫者意識已不清醒,這時不能喂食,甚至不能喝熱水。對于嚴重失溫者,并不建議幫他搓搓手、搓搓腳,因為人體會自動優先保證核心區的溫度,所以手腳會先感到冰冷,一旦搓了手腳後,冰冷的血液回流向心髒,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這裡需要強調的是,不能快速複溫,更不能把身體泡在熱水中,一旦毛細血管張開,反而會引起血壓下降,嚴重的甚至導緻休克等症狀。
這時,需要有人守護在失溫者身旁,等待救援。因為失溫人員的情況并不穩定。有時體溫嚴重下降時,很難判斷他是否有呼吸。“也就是說,有的人可能看上去已經沒有呼吸,身體僵硬,但是其實他身體的核心溫度還可以。”韓峰補充道,曾經有人在攀登珠穆朗瑪峰時出現嚴重失溫現象,沒意識了,但其實他還活着;後來等到救援隊及時搶救後,活下來了。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顧泳李蕾
來源: 上觀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