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侗台)語支,水族古文字體系保留着圖畫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水族自稱"睢(suǐ)",關于水族的來源,有殷人後裔說、百越(兩廣)源流說、江西遷來說、江南遷來說等說法。水書是夏商文化的孑遺,屬水族的精神支柱。魚是水族的圖騰,飯稻羹魚是水族的重要社會習俗。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龍江、都柳江上遊地帶,貴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縣、荔波、獨山、都勻等縣市為主要居住區,黔東南的榕江、丹寨、雷山、從江、黎平等縣為主要散居區,此外在廣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環江、融水等縣市以及雲南省富源縣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水族人口數為411847人。
水族姑娘
信仰
水族的信仰文化屬于原始宗教信仰範疇。水族認為萬物有靈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靈崇拜,神靈崇拜構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
在水族社會中,不論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對象,或是崇拜形式、信仰儀式,還是原始道德的内容及其形式與傳承方式,都比較清晰地反映出信仰文化與民間知識二者相互雜糅、有着千絲萬縷聯系的特點 。
水族姑娘
折疊飲食
水族以大米為主食,喜食酸辣調味,有"無菜不酸,無辣不食"的習俗。
待客以酒為重,主人敬酒時帶頭喊一聲"秀"(即幹杯的意思),衆人也齊聲喊"秀",将酒飲盡。
折疊服飾
水族在服飾上禁忌紅色和黃色,特别禁忌大紅、大黃的熱調色彩水族 ,而喜歡藍、白、青、三種冷調色彩。水族不喜歡色彩鮮豔的服裝,而是喜歡色彩淺淡素雅,這表達了水族獨特的服飾審美觀,那就是樸素、大方、實用。
水族姑娘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縫制,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長衫過膝,一般不繡花邊。而節日和婚嫁盛裝與平時截然不同,通常肩部、袖口、褲子膝彎處皆鑲有刺繡花帶,包頭巾上也有色彩缤紛的圖案。頭戴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镯,胸佩銀雅領,耳垂銀耳環,腳穿繡花鞋,素雅文靜。
淳樸的水族姑娘
水族男子穿大襟無領藍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長衫,頭纏裡布包頭,腳裹綁腿。
水書
水書是水族古文字及其著編典籍的漢譯通稱。
水書典籍是水族民間知識、信仰文化雜糅的巨著,被譽為
水書
水書水族的"易經"、"百科全書"。水書内容博大精深,除了直接反映水族天文曆法、原始信仰之外,還兼容了水族哲學思想、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布陣攻守、倫理道德、生産生活等諸多方面的内容,成為研究水族曆史文化的珍貴典籍,也是宗教學、曆史學、民族學、民俗學、語言文字學等學科研究的珍貴資料。其中,信仰文化所記載的水族衆多的鬼神,既反映了水族萬物有靈的泛神觀念,又反映了水族先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經驗積累,是失敗多于成功的痛苦記憶。
由于水書是水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精華,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民族親和力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載體,成為全民族信仰的精神支柱,成為維系水族各支系的重要精神紐帶。
2002年,水書被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列入首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作為重點民族古籍進行收藏。2006年,水書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56個民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