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提問
錢利老師好!
我孩子9歲,就是不愛寫作業。放假三天,作業都留到最後,晚上寫到12點。
我知道寫作業是孩子的事,想讓他自我負責,但是我心裡還是特别生氣。
導師答疑
9歲的孩子不寫作業,那媽媽焦慮也實屬正常啊。
我們放過孩子的前提,是要放過自己。當我們看孩子的狀态着急時,不要對自己太苛責,情緒來了就品嘗它、體驗它。
我們說,痛苦所在的地方往往是平靜、喜悅和智慧升起的地方,所以不要錯過品嘗它、體驗它。
每一次情緒來臨,你的裡面七上八下、翻江倒海的時候,那就是來協助自己提升最好的時機。
所以那個時候,我們要使用初級班所學的幾個核心:
第一,看好你有了什麼樣的中界?
第二,你有沒有為你的内界自我負責?
當這些都做完了,自己回歸平靜以後,我們才能更好的支持到孩子。
當你回歸到平靜了,我們需要對孩子做一些表達。
比如我們可以說:
“寶貝,媽媽看到你幾點開始做作業,幾點完成,心裡可着急了。媽媽也心疼寶貝,怕你晚睡了會怎麼怎麼樣……”
當然,前提是要客觀地、不帶評判地描述這個事實,而不是描述你的中界。
你也可以問問孩子:
“當媽媽這樣說的時候,你的感受是怎樣的?作業寫到了12點着不着急呀?”
或者“你是如何計劃的?你對自己的作業有什麼樣的想法?”
當你用平靜的方式和孩子互動,經由溝通,協助孩子讓他對這件事有更全面的察覺,然後協助他一點一點地建立能力。
但很多時候,爸爸媽媽一見到孩子不如自己的期待,就吵他、兇他。
其實那個時候孩子是很慌的,并且他在做作業的時候,又累積了特别不好的體驗,下次一到做作業的環節,那份不好的體驗馬上就蹦出來了。
再者也沒有真正的在這件事情上帶給他對他生命的察覺。
媽媽是火急火燎的,和媽媽是平靜的,帶給他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第一步,一定要為你的情緒負責,自我負責以後回歸到平靜狀态,然後擁有和孩子互動的能力,學會表達,學會發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