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長城dht混動技術的可靠性

長城dht混動技術的可靠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8:01:07

長城dht混動技術的可靠性(混動技術的第三條路)1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世界上隻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一種是其它"。

究其原因,其一是因為豐田率先進入混動領域,在1997年就推出了首款混動車型——第一代普銳斯,并且豐田的混動車型至今累計銷量近1500萬輛,全球市場第一;其二是因為,豐田THS混動系統确實厲害,經過這麼多年、這麼多車主的認證,無論是耐用性還是油耗表現,都經受住了考驗。

不過這句話放在現在,已經不太适用了,因為現在混動領域不再是豐田一家獨大,本田推出的i-MMD,與豐田THS平分秋色。

長城dht混動技術的可靠性(混動技術的第三條路)2

所以,豐田和本田猶如兩座大山,共同形成對混動領域的技術壟斷,這也讓很多人覺得除了豐田和本田之外,很難有誰能夠再搞出點新花樣。

但即便如此,情況還是發生了變化。

12月15日,長城汽車發布了"檸檬混動DHT"的全新混動技術,這說明又有新的勢力深入到混動領域。

那麼,長城汽車的全新混動技術——檸檬混動DHT,能否成功走出"第三條路"?

混動技術的"第三條路"

第1條 路上,是豐田的THS混動系統。

長城dht混動技術的可靠性(混動技術的第三條路)3

豐田THS系統是混聯模式,利用扭矩分割機構将發動機的扭矩分配給發電和驅動。通俗點來說,就是發動機一直參與工作,隻不過根據不同情況,發動機會相應調整:比如在起步階段,電動機驅動車輪,這個時候發動機主要為電動機充電,錯過車輛最費油的階段;而在行駛過程中,發動機根據情況,與電動機一起去驅動車輛,并且同時為電動機充電。也就是有了電動機的加持,發動機大多數情況下隻需要配合工作即可,從而達到省油的目的。

第2條 路,是本田的i-MMD混動系統。

長城dht混動技術的可靠性(混動技術的第三條路)4

本田則另辟蹊徑,i-MMD混動系統串聯與并聯共存,提供EV、混合動力、發動機三種行駛模式。EV行駛模式下,由電池向行駛用電機供應電量驅動前行;在混合動力行駛模式下,發動機将電力供應給行駛用電機驅動前行,或由電池直接提供助力;在發動機行駛模式下,發動機的動力直接傳輸到車輪。與豐田不同的是,本田i-MMD的發動機并不是任何時候都參與工作,并且隻有在發動機模式下才會全功率運轉,由此也達到了省油的目的。

由此,豐田和本田在混動領域修築了層層的專利壁壘,使得混動之路更加狹窄,不僅是技術上的困難,最核心的如何繞開這兩條路,這一點,長城似乎給出了一個答案。

第3條 路,或許是長城的檸檬混動DHT。

長城dht混動技術的可靠性(混動技術的第三條路)5

檸檬混動DHT系統包含1.5L/1.5T混動專用發動機,包括發電/驅動雙電機,還有定軸式變速箱、雙電機控制器,以及集成DCDC;采用雙電機混聯拓撲結構,可實現EV行駛、混聯驅動、串聯驅動、能量回收、怠速停機等各種工作模式;既可以實現HEV輕混,也适合PHEV插混或者重混。

檸檬混動DHC,真的很硬?

那麼長城檸檬混動DHT的競争力如何?我們通過幾個指标來對比一下。

以豐田卡羅拉雙擎、卡羅拉雙擎E 和本田的淩派銳·混動為例。

首先是油耗表現。

豐田卡羅拉雙擎的工信部公布的百公裡油耗表現為4-4.1L,而根據車主綜合評價,實際百公裡油耗表現平均為5.1L;本田淩派銳·混動的工信部公布的百公裡油耗表現也是4-4.1L,實際油耗表現平均為4.7L。

長城dht混動技術的可靠性(混動技術的第三條路)6

而長城檸檬混動DHT公布的百公裡綜合油耗是4.6L,理論上要優于卡羅拉雙擎和淩派銳·混動的油耗表現。不過具體的實際表現,還需要後續實際體驗之後,才能下結論。

其次是性能表現。

本田1.5L i-MMD雙電機混動系統,整套動力系統最大功率113kW;豐田1.8L 雙擎混動系統的最大功率是90kW;檸檬混動DHT的1.5L DHT100動力系統功率在140~170kW之間。

長城dht混動技術的可靠性(混動技術的第三條路)7

最後在PHEV模式下,檸檬混動DHT純電模式下,能夠續航200km,而卡羅拉雙擎E 純電續航55km。

寫在最後

所以通過幾個指标的對比來看,長城的檸檬混動DHT系統,确實對比豐田和本田,理論上有一定的優勢。但問題在于,豐田和本田混動都已經在市場上經受住了考驗,未來搭載檸檬混動DHT的車型,能否在實際表現和穩定性上繼續保持出色表現,将是未來的關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