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馬伊琍在節目《女人30》的訪談内容上了熱搜。
在節目裡,她坦誠不公回答了外界對她最關心的幾個問題,比如離婚後的狀态、對女性生育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愛情觀。
關于離婚後的狀态,她說去年是她狀态最低的一年,每天躺在床上睡不着也起不來,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她會在孩子面前崩潰痛哭,也會找朋友親人們傾訴生活中的煩惱,坦露自己的脆弱和難過,和大家一起相依取暖。
要知道,馬伊琍一直被業界稱為“馬司令”,性格堅韌果敢,不會求助,更不會示弱。
但離婚之後,她整個人的狀态都變了,她從堅硬頑強的“馬司令”,變成了柔軟松弛的馬伊琍。
周圍人對于她的改變,打心底感到高興。因為柔軟下來的馬伊琍,變得更真實可愛了。
對此馬伊琍也感慨:“有點感謝去年那個力不從心的階段,沒必要人一直這麼要強着。”
馬伊琍去年主演的《在遠方》裡有一句話,用來形容她現在的狀态特别合适:
“女人學會示弱,并不是因為她真的弱。而是因為她放過了自己,也放過來身邊的人。“
不再較真誰對誰錯,不再執着于是是非非,無非就是因為自己通透了,接納了,放下了。
談到生育,馬伊琍雖為母親,但她并不認為女性的價值就是成為一個母親。
她說:“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而是成為它自己。”
女性如果不想結婚,或者沒有做好進入婚姻的準備,那就不要勉強自己,不要給自己的身體或卵子賦予高大上的使命。
人必須先成為自己,再談第二個身份。
對此觀點,網友的反饋是最強烈的。
多數人都一緻認為,無論年齡背景,每個人都有為自己而活的權利,要堅持過自己喜歡的一生。
但也有網友認為,馬伊琍說的都是漂亮話,現實中很少有人不被逼婚生子壓垮。
其實我理解後者的悲觀。
從各方面來看,現在社會對女性的包容度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在生育這點,女性完全是被裹挾前行,由不得己。
但我們也要有信心啊。
上一代試婚男女已經成功把離婚變成了一件普通正常的事,我們這代就要努力讓不婚變成一件自由的事。
其實在馬伊琍整個訪談裡,我最觸動,印象最深的,還是她關于愛情觀的看法。
主持人問她:“你還相信愛情嗎?”
她很驚訝地反問:“我為什麼不信呢?人永遠都有信愛追愛的權利。”
她還表示:“我最讨厭網友一看到誰誰誰分手離婚就不相信愛情了,看到誰誰誰結婚就又相信愛情了。
怎麼可以活的這麼盲從,難道你的愛需要别人給你支持嗎?”
這也曾是我的疑問,為什麼網友總喜歡把自己的愛情投射在他人的情感之中呢?為什麼外人會以感情的結果來判斷愛情的好壞呢?
後來我想明白了,最大的原因,是網友把真誠的愛情與終身的愛情畫上了等号。
什麼意思呢?就是花開結果的感情,才是真愛情,中途曲終人散的,都是失敗的愛情。
因為落入了思維窠臼,以至于他們看不清愛情的真相——愛情這種事,不是結果論,而是過程論。
比如脫口秀演員程璐和思文。
7月23日,兩人在社交平台宣布離婚。
程璐說:“我們倆一直都是生活密友,商業夥伴,今後也一如既往彼此支持成長。”
思文回應:“是真兄弟了,加油。”
昨晚兩人還合體接受了采訪,說離婚之後相處沒有發生太多變化,看見好笑的段子還是會習慣性發給對方。
兩個人的定義不再是“夫妻”,但對彼此的關心和情誼沒有減少。
他們真心付出過,如果能重來,還是會選擇遇見。他們仍然相信愛情,祝福彼此還會遇見讓自己快樂的人。
再比如王菲和李亞鵬。
他們2005年結婚,這段婚姻維持了八年,2013年9月13日晚上王菲在社交平台宣布離婚。
當初商量離婚之際,李亞鵬曾強烈勸王菲大半年,如果他做的不好,願意改變。
但王菲不為所動,挽留未果。
離婚之後,很多人替李亞鵬不值,一腔真心錯付了人,這段婚姻實在是糟糕。
而那時候兩人的離婚也被大衆猜測,說是第三者插足、婆媳不合、财産糾紛……留言沸沸揚揚。
王菲直接下場辟謠:
兩人分開之後關系也非常和睦,他們兩個人從未在人前說過彼此壞話。
他們會一起給李嫣過生日:
王菲還和前婆婆一起吃飯:
窦靖童和李嫣的感情也非常好:
通過以上種種,我們能看出來,他們作為夫妻時感情質量有多高。
就算兩人最後沒白頭偕老,但你能說他們的婚姻是錯誤嗎?你能斷定他們沒有從婚姻裡成長嗎?
一段感情的結束,不是愛情的失敗,隻是彼此走完了這段的旅途,開始了新的人生。
一段婚姻可以合情合理地隻維持相當有限的時間,隻要它真摯、重要、有意義。
我們更沒必要說不相信愛情,明明不愛了還彼此撕扯将就,才是對愛情最大的不尊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