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二環阜成門橋北向南方向官園橋出口白實線已經進行了延長 攝影/本報記者 黃亮
交通
本報訊(記者 劉珜)昨天,西城區交通、交管、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做客“治堵大家談”節目介紹今年西城區交通建設和疏堵情況。今年,西城區計劃推進35條市政道路建設。西二環進出口将進行疏堵改造,延長白實線,緩解進出口車輛交織帶來的擁堵。
西二環出入口延長白實線緩堵
西城區交通堵點集中,環路、聯絡線擁堵問題突出。西城交通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對二環路部分橋區進行了進出口優化調整的基礎上,交管部門還在進行“微手術”——延長出入口白實線,并在地面施劃标識,引導駕駛員提前并線,減少進出車輛對主路相互交織帶來的擁堵。
目前,阜成門、白紙坊等路段已經完成施劃,今年交管部門還将在開陽橋、西直門等橋區進出口施劃白實線。需要注意的是,軋白實線行車屬于違法行為,被電子眼抓拍後司機将會受到處罰。
3月1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西二環阜成門橋(北向南方向)官園橋出口看到,出口右轉的白實線已經進行了延長,并且取消了官園橋的進口,這樣車輛不會在此處因為進出而産生交織擁堵,路面明顯暢通很多。
聯絡線方面,上述負責人介紹,去年西城區在阜外甘家口進行了渠化調整,增加了掉頭車道,并延長了公交專用道,緩解出城方向擁堵。此外,結合兩廣路大修,交通部門開辟了更多主輔路進出口,解決了進出不便的問題。
今年,西城區還将結合車公莊大街、平安大街等大修工程,進一步對路面交通組織進行優化,提升機動車、非機動車及行人的通行體驗。
今年推進35條道路建設
道路建設方面,西城區住建委副主任劉維岩介紹,西城區今年計劃推進35條市政道路建設,其中新開工建設兩條道路,總建設裡程16.2公裡,同時還有25條道路儲備項目正在開展工作。
2018年6月,著名的手帕口“平改立”工程完工通車,經過連續數月的運行測算,車輛平均通行速度比過去增長20%,作為“二環半”的一部分,也緩解了西二環、西三環的交通壓力。
劉維岩介紹,今年西城區還将力推西直門内大街的改造,将三上三下車道變為兩上兩下,騰出來的空間用于綠化和地面停車,實現“還車位于民”。
挖掘次支路停車資源
停車方面,西城區交通委交通綜合科副科長牛皓介紹,自北京去年開展道路停車改革以來,西城區已安裝了900餘套視頻監控設備,對5000多個路側車位實行電子收費,實現了停車收費模式的轉變。
雖然停車規範了,居住停車問題仍困擾着許多老舊小區居民。許多市民反映,希望将目前“五證合一”的優惠停車條件放寬一些。對此,牛皓介紹,根據西城區此前的摸底調查,如果按照“三證合一”的标準進行居住車位認證,符合條件的車輛多達2萬多輛,大大超出了現有停車資源。
為了解決居住停車矛盾,西城區今年将重點推進胡同停車自治,對15個街道、250多個社區、1600多條道路進行梳理,規劃出停車區、臨停區、禁停區,在等級比較低的次支路挖掘停車資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