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英飛淩業績下滑

英飛淩業績下滑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4 19:40:31

英飛淩業績下滑?财聯社5月13日訊(記者王碧微)近日,有市場消息稱,芯片巨頭安森美車用IGBT訂單已滿,暫時不再接單;另一芯片龍頭英飛淩亦在近期公布第二财季業績,較“爆棚”的上一年再增22%,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英飛淩業績下滑?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英飛淩業績下滑(英飛淩業績超預期)1

英飛淩業績下滑

财聯社5月13日訊(記者王碧微)近日,有市場消息稱,芯片巨頭安森美車用IGBT訂單已滿,暫時不再接單;另一芯片龍頭英飛淩亦在近期公布第二财季業績,較“爆棚”的上一年再增22%。

物料短缺尚未解決,新能源車、充電樁等行業仍在加速爆發,車用IGBT的緊缺愈演愈烈。受訪的多位分析人士均告訴财聯社記者,目前車用級IGBT的缺口達到50%,且短期無受控迹象,因此許多非短缺物料在短期難以出貨,加大了相關企業的庫存壓力。與此同時,國産IGBT廠商的進階之路亦值得關注。

訂單排滿 車用IGBT供需缺口達50%

“目前IGBT交貨周期在50周左右甚至以上,訂單與交貨能力比最大可達2:1,考慮到在缺貨的情況下,客戶會在真實需求訂單的基礎上疊加訂單,所以供需缺口大約在40%-50%左右。” 頭豹研究院分析師王品臻告訴财聯社記者。

在IGBT産品中,車用IGBT的缺口則更大。CINNO Research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Elvis稱,車規級IGBT更下探至0.5,即供需缺口在50%以上。

IGBT是重要的功率半導體器件,屬于電力電子技術第三次革命最具代表性的 産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風力發電、電機節能、家用電器、軍工航天等領域。

近期頭部大廠傳來的消息亦印證了IGBT的緊俏。根據台灣電子時報報道,安森美(Onsemi)深圳廠内部人士指出,車用IGBT訂單已滿且不再接單,但不排除訂單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超額下單。

根據另一頭部功率半導體制造商英飛淩公布的第二财季财報,英飛淩第二财季的收入較去年同期的27億歐元增長22%至33億歐元,略超Refinitiv提供的市場預期32.1億歐元,好于市場預期。同時,英飛淩還上調了對下一财季和整個财年的營收預期,表示因公司業務持續受益于全球車用功率半導體短缺局面。

受訪的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與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的大量需求、原物料短缺、半導體晶圓廠的産能滿載、疫情的反複影響等多重因素疊加有關。

Elvis進一步告訴記者,即使近幾年有多家企業表示擴産,但IGBT的緊缺恐至少持續至2023年。

他表示,因為車規級IGBT認證周期很長,悠關生命安全,認證項目複雜且冗長,付出成本昂貴,技術Know-How不易取得,一般快則兩到三年,慢則甚至五到十年之間。因此産能的擴充在近期内無法緩解終端市場強大需求的短缺,至少在2023年上半年以前。

非短料庫存高企

“在新能源車行業中,IGBT短缺影響控制器供應,生産的不完整的車隻能從産線開到停車場等短料配齊,否則無法對客戶進行交付。當未完整生産的車積壓到一定量的時候産線隻能選擇停工,所以非短料也不會按原訂單計劃繼續進貨。”王品臻向财聯社記者表示道。

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Q1财報已出爐。據财聯社記者觀察,在諸多新能源産業鍊非短料供應商的業績報告中,存貨水平均迎來不同程度的上漲。

其中,整車企業方面,比亞迪(002594.SZ)存貨由2021年年底的433.54億元,增長至今年Q1的534.33億元,增幅為23.24%;長城汽車(601633.SH)存貨由2021年年底的139.66億元,增長至今年Q1的164.36億元,增幅為17.68%。

零部件供應商方面,新潔能(605111.SH)由2021年年底的2.4億元,增長至今年Q1的3.2億元,增幅為33.3%%;甯德時代(300750.SZ)存貨由2021年年底的4,019,969.19萬元,增長至今年Q1的6,157,827.17萬元,增幅為53.18%;先導智能(300450. SZ)由2021年年底的28.74億元,增長至今年Q1的42.48億元,增幅為47.80%。

王品臻進一步告訴記者,有時,在非短料庫存水平高,短料又暫時無法供應或者成本過高時,OEM 廠商就會将手中高價值非短料抛向市場,以此來維持現金流,且有時直接抛料獲利甚至比湊料生産獲利更多。

不過,即使短期影響出貨,從長遠來看,存貨積壓帶來的影響并不大。Elvis告訴記者,以中長期評估,由于有高階的第三代半導體SiC和GaN更優越的性能以及既有的MOSFET産品供應鍊作替代,解決方案不是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Elvis亦指出,在全球總體經濟受到疫情、戰争、通膨的不确定因素影響,導緻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和市場需求不振,是持續影響産業鍊庫存水平以及世界經濟增長是否成敗的主要因素。

國産IGBT廠商值得關注

目前,歐美日企業占據了超過80%的IGBT市場份額。位居榜首的英飛淩在IBGT模塊更是占有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場。其次有日本富士通及三菱、德國Semikron、Vincotech等。

因此近兩年,國内企業紛紛走上了IGBT進階之旅。據财聯社記者梳理發現,4家國内頭部IGBT企業2021年IGBT業務體量均幾乎翻倍,并有超5家企業開始進入IGBT賽道。

國内發展較快的IGBT企業首先是斯達半導(603290.SH)。2021年9月,斯達半導再公布最新擴産計劃,表示将募資35億元用于IGBT芯片、SiC芯片的研發及生産。預計将會達成6英寸IGBT産能30萬片/年, 6英寸SiC芯片産能6萬片/年。

公司亦曾表示,在當前全球功率8寸和12寸産能均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下,将進一步加強與供應鍊的合作,提升公司在IGBT領域的市占率。

另一國産IGBT廠商時代電氣(688187.SH) 今年Q1因IGBT帶來的新能源車業務收入高達人民币 1.83 億元,同比增長306.96%

國産IGBT發展的如火如荼,國産車企亦開始與國内IGBT企業簽訂長期合約。據報道,去年年底,比亞迪已與士蘭微(600460.SH)、斯達半導、時代電氣、華潤微(688396.SH)等多家内地企業簽訂 IGBT 供貨訂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