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新能源 原創]
近日,在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漢能集團進軍汽車行業,一口氣發布了4款Solar系列全太陽能動力汽車。我們也在第一時間體驗了這4款特别的車型。太陽能汽車與常見的純電動汽車有什麼不同,是否能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主流?
漢能的薄膜太陽能發電轉換效率處于世界最高的水平,但是完全依靠太陽能電池闆發電來驅動汽車在目前還是不可能的事情。漢能的這4款太陽能汽車實際上是在純電動汽車的基礎上增加了大面積的太陽能面闆,它們都配備了大容量的锂電池組,太陽能電池起一個補充的作用,可以增加車輛的續航裡程,減少充電的次數。在特定條件之下(每天行駛距離比較短,白天停車時日照充足),太陽能汽車甚至可以做到一直不需要充電。
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處于世界領先的水平,這也是漢能推出太陽能汽車的技術基礎。
漢能的這4款Solar系列太陽能動力汽車分别是Solar R、Solar O、Solar A及Solar L。為了增加從太陽獲取的電量,同時減小百公裡耗電量,這4款車都秉承了電池面積最大化以及輕量化的理念。不過在車型定位上,這四款車還是有着非常顯著的區别。下面我們就一一為大家介紹。需要說明的是,這4款車都是工程樣車,用于展示技術和設計理念,有比較強的概念性,它們的做工、細節和實用性是無法與量産車相比的。
漢能Solar R
名字裡帶單獨一個字母“R”的一般都不是善類,比如說高爾夫R、Type R、GT-R。漢能Solar R也不例外,它是一款太陽能跑車。
漢能Solar R有着非常低矮的車身,這是典型的跑車造型。
漢能Solar R的後背隆起,主要是為了照顧太陽能電池的角度。
漢能Solar的車尾設計比較出彩,條狀LED尾燈貫穿左右。
車頂和機蓋全部被太陽能電池薄膜所覆蓋。
門闆上的細小平面也不放過,全都鋪上了太陽能電池薄膜。
漢能Solar R采用了傳統的光學後視鏡,造型别緻。倒是定位低一些的其它三款車型都采用了攝像頭取代傳統的後視鏡。
巨大的進氣口主要是為了增加太陽能電池的面積,在空氣動力學和冷卻方面的作用有限。
車門後方還有一道狹長的進氣口,理論上是為後輪刹車提供冷卻氣流的。但裡面實際上是密封的,隻有視覺效果。這裡可以看到裡面的車身采用了碳纖維材質。
漢能Solar R的内飾比較簡單,實體按鍵極少,大多數功能都通過大尺寸的觸摸屏來操作。
儀表盤比較簡單,沒有顯示生于續航裡程。速度表的表底速度是240km/h。
觸摸屏的界面設計還有待提升。
漢能Solar R采用2座設計,儲物空間極少。
漢能Solar R的電機位于後軸處。
我簡單試乘了漢能Solar R,不出所料乘坐的感覺和一般的電動汽車類似。
漢能Solar O
漢能Solar O
漢能Solar O是一部A0級的小車,它是4款車型當中最具設計感的一款,但同時這也是一款充滿矛盾的車型。
漢能Solar O是一款雙門四座的A0級小車。
漢能Solar O采用了拉風的蝴蝶門。不過這扇門打開需要十多秒的時間,而且對停車位的寬度要求很高,實用性比較差。
在漢能Solar O上,我們能夠同時看到昂貴的碳纖維和廉價的鹵素大燈。
攝像頭取代了傳統的後視鏡,有利于減小風阻。
漢能Solar O的尾燈設計很出彩,但是面積小了點。
車頂上有兩塊疊放在一起的太陽能電池闆,在停車時可以展開,以增加獲取的電量。
内飾是另一處矛盾的地方。漢能Solar O的内飾和配置非常簡潔,甚至連空調都沒有,怎麼看都是一款廉價車。但另一方面,它又有蝴蝶門和電子後視鏡這些昂貴的配置。
漢能Solar O的後排非常狹窄,隻合适放東西。
尾門采用側開設計,後備箱裡是與車輛配套的滑闆車。
漢能Solar O的電機位于前軸處。
漢能Solar A
漢能Solar A
漢能Solar A比Solar O大了一圈,進入到了A級車的級别,它采用的也是雙門的設計,軸距的加長令後排也具備了實用性。
漢能Solar A比Solar O大了一圈,進入到了A級車的級别,它采用的也是雙門的設計,
C柱大幅度後飄,為的是增加太陽能電池的面積。
在停車時,太陽能面闆可以向後伸出一截,以增加照射面積。
漢能Solar A的輪圈設計很特别,其靈感來自于樹葉的葉脈。
漢能Solar A的内飾比較成熟,與傳統車型相比差别不大。
漢能Solar A的中控區域很有特點,但是将大燈開關放在中央恐怕不太合适。
漢能Solar A的後排還是很有實用性的,不過上下車比較麻煩。
漢能Solar A采用後輪驅動,電機位于後軸處。
漢能Solar L
漢能Solar L
漢能Solar L是四款車當中最具科幻色彩的車型。大腦袋的車頭、封閉式的車輪、外飄的車尾,與我們印象中的汽車相去甚遠。它看起來像是一輛來自未來的巴士。
漢能Solar L看起來像是一輛來自未來的巴士。
外飄的車尾令太陽能電池的面積達到了6㎡,不過這也給在城市環境中行駛帶來了一點麻煩。
漢能Solar L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家夥,長度超過了5.7m,為了讓封閉式車輪能夠順利轉向,車寬超過了2m。體積雖大,重量卻很輕,不到700kg,百公裡耗電量更是低至7kWh。
封閉式的車輪降低了風阻。由于前輪需要轉向,一般隻有後輪這麼設計。
漢能Solar L采用鷗翼式車門,開啟機構比較簡單,在狹小環境中開啟很成問題。
不過,鷗翼式車門帶來的上下車的便利是傳統車門無法比拟的。
漢能Solar L内部有很多大屏幕
雖然車長超過5.7m,漢能Solar L的後排卻算不上寬敞,進出也不夠體面。
太陽能汽車的未來:任重而道遠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以目前太陽能電池的水平,完全依靠太陽能驅動汽車行駛依然是遙不可及的。但是太陽能作為一種補充,能夠很好地勝任提升續航裡程、減少充電次數的任務。同時,太陽能電池發出的電能是完全無污染的,從電力的來源來看,要比純電動汽車更加清潔一些。太陽能汽車的出現是有積極意義的。
漢能的美好藍圖有2個基礎,6㎡的高效能太陽能電池、不到10kWh的百公裡耗電量。這兩個基礎注定了太陽能汽車的成本會很高。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主要問題在于成本。高效率的砷化镓太陽能電池價格不菲,很難吸引到普通的消費者。另外,漢能給出的續航裡程數據都是基于百公裡耗電量不到10kWh推算出來的,為了達到這麼低的耗電量,漢能的這幾款車大量采用了昂貴的碳纖維材料,這又進一步堆高了成本。要解決這一問題,隻能寄希望于技術的進步、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降低,以及政府的補貼。
編輯點評:太陽能完全無污染,而且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未來的理想能源。但是将太陽能電池直接應用在汽車上,還面臨着許多的困難。漢能向這個領域邁出了第一步,希望這位先行者能夠獲得成功。
微信搜索“愛卡汽車”或“myxcar”并關注,每天獲取汽車圈兒一手最新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