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三次試駕阿斯頓·馬丁品牌旗下車型,第一是DB10,第二次是DB11,第三次就是今天試駕的主角:V8 Vantage。我自己非常喜歡阿斯頓·馬丁這個英國品牌,因為旗下車型渾身上下隻有兩個字:優雅,雅中又帶有一絲痞氣,壞壞的感覺非常讨人喜歡。
“Vantage”一詞最早出現在1913年,當時被冠以“Vantage”字樣的阿斯頓·馬丁車輛都屬于高性能産物,盡管老款Vantage用現在眼光來看仍不算過時,但是随着人們購車需求的不斷變化,阿斯頓·馬丁确實也需要一款更加年輕化的産品來繼任,而眼前這台V8 Vantage應運而生。
這是目前國内正規渠道現售阿斯頓·馬丁品牌旗下車型中最便宜的車款,官方指導價:186.8萬元,不到200萬元就可以把“007座駕”開回家,心動不?整台V8 Vantage從車頭看過去有點像家族旗下各種車型的結合體,“大嘴”吃四方,再配合空氣動力學套件,看上去非常兇猛,年輕人會覺得設計很漂亮,但是年長的消費者也許會覺得太過輕浮了。
前大燈尺寸非常小,小到你感覺與車頭并不搭,整體風格我個人覺得不如DB系列看着犀利,燈艙内部配有阿斯頓·馬丁标準樣式的LED透鏡,照射範圍和效果都沒的說,隻是樣式感覺怪怪的。其實V8 Vantage車頭設計就感覺是一位優雅的男士,但是單獨看五官都覺得有一般,但是融合在一起再看,也是蠻帥的。
您可以吐槽它車頭不好看,也可以吐槽它“眼睛小”,但是當您來到它的側面您一定理解了什麼叫做:優雅。側面每一處線條出現都恰到好處,尤其是車頂的線條下滑的天衣無縫,美的讓人欲罷不能。
車身側面您可以看到的每一處空氣涵道都是真是存在的,氣流從車頭引入到制動系統再通過側面空氣涵道到車尾,形成了更加缜密的空氣動力學。
輪胎方面,V8 Vantage配置倍耐力P ZERO系列輪胎,前輪胎尺寸為:255/40 R20,後輪胎尺寸為:295/35 R20,輪辋為20英寸鍛造輪辋,個人覺得輪辋樣式可以更加激進一些,另外如果制動卡鉗噴塗其他顔色就更棒了。
整車尾部的設計同樣經過缜密的空氣動力學設計,盡管沒有配置後尾翼,但是高速行駛中仍可以提供77公斤的下壓力,下部巨大誇張的擴散器結構和GT賽車如出一轍,顯示其擁有賽車基因,雙邊單出的排氣收斂很多,不過賽道版Vantage依舊提供四出排氣。
當我打開車門的時候,我一下對這個内飾又愛又恨,愛是因為内飾整體被真皮所覆蓋,您能看到的地方基本都是真皮,就跟不要錢一樣,心中默念:萬惡的資本主義。恨的地方是,相比翻毛皮、碳纖維的裝飾,這個内飾看着太“老氣“了,沒有一絲活力,要不是微微上翹的“天鵝門”我還真的會以為我進錯車了。
全車皮革采用非常複雜細密的縫線,就連車頂都采用了翻毛皮,這樣的工藝覆蓋了車内每一寸可以覆蓋的面積,從儀表盤到中控再到方向盤,還有車門飾闆以及那個經典的“船錨”車門拉手。
非正圓方向盤源自賽車,但是尺寸我認為有點偏大,在小一些就更好了。左右打滿隻有2.4圈,握感很好,尺寸巨大冰冷的換擋撥片與真皮内飾形成了強烈反差,而在方向盤3、9點上方還有單獨調節懸架和駕駛模式按鍵,一按即可變身,非常之快。
懸架提供三段模式和駕駛模式也為三種,全新Vantage取消了GT模式,直接從Sport(運動)模式起步,直到Track(賽道模式)。Track模式下儀表闆背光變成紅色。
中控多媒體操作系統來自奔馳COMMAND系統,中控屏幕界面設計也與奔馳十分相似,所以操作沒有任何的難度,不過車載操作系統依舊采用了奔馳的COMMAND系統,中控屏的界面設計也與我們熟知的奔馳界面十分相似,不過是老款的操作系統,所以UI設計有點落伍了,另外360°全景影像很好用,但是你總覺得會跳戲。空調操作其實就是三個旋鈕解決戰鬥,但是卻密密麻麻放了許多按鈕,比如車内燈光,車門鎖等等,有些繁瑣了。
在按鍵換擋後方也是密密麻麻放置了一堆功能按鈕,比如發動機自動啟停,倒車雷達關閉等等,這種羅列的設計看着有些密集,而且最關鍵的是按鈕質感真心挺一般的,按上去還有一些松垮感覺,一瞬間覺得這是180多萬的阿斯頓·馬丁嗎?
另外要吐槽一下它的駐車雷達,靈敏度特别高,距離前車或者障礙物還有一定距離的時候,雷達已經報警,在擁堵早高峰的二環上我甚至一度将雷達關閉了,因為“滴滴滴滴”聲音很大很吵。
V8 Vantage是一款兩門兩座車型,全車座椅必須真皮包覆,而且就連座椅底部也都是翻毛皮材質,不過整套座椅的功能有點少,電動調節、座椅記憶不用多說,但是沒有腰部調節以及腿托有點不應該,另外居然沒有座椅加熱。
有人會覺得這台跑車的行李箱儲物空間并不寬敞,但其實整個行李箱實則可以放入兩個行李箱,而且還有專門的各班可以放小件兒物品,很實用的設計。不過當您拿走行李箱隔闆的絨布之後,赤裸裸是車身金屬件,會讓您一下覺得這個錢有點不值了…..
最後聊點核心部件,V8 Vantage動力系統使用奔馳AMG提供的4.0L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不過發動機安裝匹配工作依然是由阿斯頓·馬丁的工程師團隊全權負責,所以銘牌這裡跟AMG不同。發動機最大功率:375kW(510Ps)/6000rpm,峰值扭矩:685Nm/2000-5000rpm。另外,發動機蓋開啟拉手在副駕駛下面,因為這在英國是右舵車,所以來到國内後沒有挪過來。
盡管發動機與AMG頗有淵源,但是整台車使用的是輕量模塊化鋁合金底盤,整車在DB11基礎上重新研發了70%的部件,車身重量也控制在1530kg,發動機位于前軸之後,變速箱在車尾,所以整台V8 Vantage達到了50:50的配重。
在點火之前我一直覺得雙邊單出的排氣管能有多大的排氣聲浪,當我點火的一瞬間,我覺得盡管排氣管數量不多,但是聲效一點都差。宛如雷聲,低沉有力,但是不同于AMG的聲浪,還是有一些屬于阿斯頓·馬丁的英式感覺。
因為駕駛模式取消了GT模式,一上來就是Sport,所以第一腳下去還是非常吓人的,提速非常之快,隻是在此模式下,變速箱的減檔速度還是有些遲疑,這倒不是說它反映不夠快,是因為在這個模式下,來自ZF的縱置8AT變速箱盡可能保持在1500rpm就升檔,此時此刻你會發現這台車的油耗隻有每百公裡8L,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此時此刻我必須切換至Sport 以及Track模式,Sport 模式下油門反應靈敏度會進一步提升,變速箱的降擋速度也會有所改善,而此時我覺得激情是夠了但是總感覺少點什麼?低頭發現原來這台車并沒有配置排氣閥門開關,所以如果您要想聽到極緻的排氣聲浪就必須切換至Track模式。
Track模式下先不說發動機,我們先從變速箱說起,還記得Sport模式下變速箱可以将油耗達到8L嗎?而在Track模式下,當您第一腳油踩到底的同時,變速箱會馬上直奔轉速紅線而去,而此時車尾也會随之出現輕微的擺動,即便後輪達到了295的寬度,但也很難抑制住車尾的甩動,但輪胎不在滑動,推背感會一直持續,除了帶給您強大的G值撕扯感,還有從車尾排氣管傳來的回火聲,此時這台V8 Vantage的面貌就是一隻猛獸,脫掉西裝的猛獸,随意撕扯着它面前的一切……
V8 Vantage使用動态扭矩矢量分配技術,也是第一款搭載E-Diff(電子後差速器)的阿斯頓·馬丁車型。E-Diff與電子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協同工作,和傳統的限滑差速器(LSD)不同的是,E-Diff能夠在毫秒間完全開閉,能夠實現對車輛動态表現的精細控制。
在山路駕駛,我一直沒有探測到它的極限在哪,因為每次當我有勇氣将入彎速度提高進入彎道,并且在彎心點把油門也提前踩下去,我一直以為此時這台車的極限已經達到,但是其實它的極限遠沒有到達,除了輪胎微微有一些響動之外,它仿佛它再告訴我:你其實還可以更快入彎,因為我還早着呢……
前中置的發動機布局讓前軸擺脫了重壓,這也讓車頭有了極為敏感的響應,轉向手感并不沉重,再配合E-Diff(電子後差速器),所以山路極限高也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整台車的怠速噪音測試為57.1分貝,這樣的成績對于一台跑車來說也算可以接受。
總結:對于這台V8 Vantage我好想再多說一些好想讓它再陪陪我,因為當您真正駕駛它以後會覺得它真的是太“迷人”了,盡管外觀上很多人都不喜歡,盡管全真皮的内飾看上去會很“油膩”,但不能否認駕駛起來它的感覺真的很“阿斯頓·馬丁”,盡管發動機以及排氣管在Sport模式下的聲浪與AMG很相似,但是一旦切換至Track模式下,這台車就宛如撕下面具一樣。
當然一台近200萬售價的車型也并非十全十美,座椅沒有通風,操作系統還是使用老款奔馳COMMAND系統,這些都是可以改進的地方,另外如果可以的話,我強烈建議增加排氣閥門獨立開關,畢竟在街道駕駛Track模式并非每個人都能駕馭的。
阿斯頓·馬丁V8 Vantage主要競品有比如奔馳AMG GTS,相比AMG GTS,它的優勢是完美的配重比以及更有格調的阿斯頓·馬丁的标識,所以花200萬想買一台不一樣的跑車?V8 Vantage絕對适合您。(文/圖AutoR智駕YCC)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