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鹿原和陳忠實的故事

白鹿原和陳忠實的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5:32:10

白鹿原和陳忠實的故事(白鹿原與華陰老腔)1

陳忠實發表在2012年8月3日本版上的文章《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成為2016年北京市高考語文試卷閱讀題和作文題的文本材料,經媒體報道後,老腔這一民間藝術形式再度引發社會關注。

【華夏文明】

“我們早早起了床,收拾好東西就往西安趕……面對吊唁人群演唱時,我害怕唱不下去,但還是堅持了下來……”唱完那一瞬,70歲老腔傳承人張喜民再也控制不住,淚水,噴湧而出。

5月4日上午10時,陝西省作協大院追思堂前,11位藝人首次站立表演,用“哭腔哀聲”,吼唱《白鹿原》片頭曲,用蒼涼、悲壯、凄婉的遠古之音、雄沉之氣,深切悼念一位讓華陰老腔走向世界的大作家。

淵 源

“忠實老師是重新發現華陰老腔的伯樂,是老腔藝人心目中遮風擋雨的大樹!”

5月21日上午,華陰老腔保護中心主任黨安華一大早就在西安音樂廳錄制節目,他說:“對老腔來說,把一個恩人和導師失去了。”談起陳忠實與老腔的淵源,在送走先生已半個月的這個清晨,黨安華言辭間仍難掩悲痛。

陳忠實一輩子業餘愛好甚少,好聽幾句秦腔,尤其以華陰老腔為甚。先生不會唱,就是喜歡聽。每每聽到忘情,就會哈哈大笑或是咬牙切齒、捶胸頓足。

華山高聳,黃河、洛水、渭水三河靜流。華山北麓與渭水之間的豐腴之地謂之華陰,蒿草齊腰、古韻猶存的千年壑塬之上,農人們三三兩兩步上塬,手裡拿着家夥什,或是揣着鑼、竹闆,或是提着月琴,拿着闆胡,還有自家那各色不一的闆凳和坐具。俟一人吼起,衆人幫腔,以木擊闆,蒼涼悲壯之氣撲面砸來,漢唐遺音——華陰老腔,一聲長吼回蕩在天際,竄入雲端……

老腔在明清兩代曾經輝煌過,華陰境内有十多個班社,活躍在周邊的陝西、山西、河南一帶。十幾年前,華陰老腔曾呈蕭條之情狀,能表演老腔的演員屈指可數。

據黨安華說,華陰老腔與陳忠實是在2004年初第一次結緣的,當時老腔到西安為省兩會代表演出,陳忠實就在台下觀看,但藝人們并不知道陳老師坐在下面。

陳忠實2012年8月3日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文章《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裡描述:“2004年春節的氣氛尚未散盡,一位在省政府做經濟工作又酷愛文化工作的官員朋友告知我,春節放假期間,由他聯絡并組織了一台陝西民間多劇種的演出。盡管他着重說老腔如何如何,我卻很難産生驚詫之類的反應,這是基于一種庸常的判斷:我在關中地區生活了幾十年,從來沒聽說過老腔這個劇種,可見其影響的寬窄了。”

等欣賞到老腔表演,陳忠實陷入了沉迷和遐想:“這樣富于藝術魅力的老腔,此前卻未聽說過,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設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時響動,肯定會影響到我對關中鄉村生活的感受和體味,也會影響到筆下文字的色調和質地……”從此,華陰老腔與陳忠實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兩個月後,陝西省發改委做民間文化調研,到華陰後,要求看老腔。其中一位領導說:“陳忠實老師推薦說,華陰有個好東西。”調研組看後很感動,随後邀請在西安音樂學院演出,當時台下就有不少文化名人和專家。

2005年,陳忠實把華陰老腔班推薦給話劇《白鹿原》導演林兆華,一經在舞台亮相,瀕臨死亡的老腔,命運開始發生逆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loving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