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關于一汽馬自達将與長安馬自達合并的傳聞就頻頻傳出,但是雙方官方都沒有确認這則消息的真實性。
就在近日,長安馬自達與一汽馬自達合并一事終于塵埃落定。
馬自達汽車、長安汽車、中國一汽就長安馬自達收購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一事,正式發布了聯合聲明,一汽馬自達将變更為由馬自達及(新)長安馬自達共同出資的合資企業,(新)長安馬自達将承繼長安馬自達和馬自達的相關業務。
具體聲明如下:
日前,中國一汽在北京産權交易所對馬自達和長安汽車旗下的中國合資企業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稱“長安馬自達”)增資項目成功摘牌。據此,三方就中國一汽參股長安馬自達事宜達成共識。根據該共識,中國一汽作為長安馬自達增資項目出資人,将以其持有的一汽馬自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稱“一汽馬自達”)60%的股權評估作價,對長安馬自達進行出資。
待三方按中國法律規定完成國家相關政府部門的審批程序後,長安馬自達将變更為由三方共同出資的合資企業【以下稱“(新)長安馬自達”】,三方的出資比例分别為(馬自達)47.5%、(長安汽車)47.5%、和(中國一汽)5%。(新)長安馬自達将承繼長安馬自達和馬自達的相關業務。同時,一汽馬自達将變更為由馬自達及(新)長安馬自達共同出資的合資企業,繼續承擔馬自達品牌汽車的相關業務。
未來三方将最大程度優化在中國合資企業的業務結構及運營模式,以更好地滿足中國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官方網站公示了《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收購一汽馬自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股權案》,公示期為2021年8月17日至2021年8月26日。根據公示表中的信息我們可以得知,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将會以股權 現金的方式,對一汽馬自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進行100%的股權收購,這意味着一汽馬自達将會在不久的将來,成為了長安馬自達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根據相關經銷商的消息,長安馬自達在收購一汽馬自達後,二者将會合并現有的銷售渠道,全部稱為“馬自達”,不再分長安和一汽。也就是說,未來隻要是國産的馬自達車型,就能在任意一家馬自達4S店進行購買、維修、保養等全面的服務。消費者在購車、維保方面将會便捷不少。
一馬退出前兆?
早在去年的年底,就有傳聞一汽馬自達将“解散”,但是當時無論是一汽方面還是長安方面都對此事表示否認,一汽馬自達更是煞有介事地發布了一份《嚴正聲明》,稱傳聞均為編造。
而在今年4月份,又有新聞爆出長安、一汽以及馬自達三方正在就一汽馬自達與長安馬自達合并一事進行商讨,雖然各方負責人照例“否認三連”,但是經過不同渠道多次爆料且信息高度重合,不得不讓人遐想聯翩。
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一大批的阿特茲以及CX-4的“骨折”車,均宣稱為工廠直接發貨,起售價統統跌破15萬元,這個價格比起同期4S店的優惠底價還要低得多,這種全然不顧4S店死活,甩賣新車的做法,更是令人嗅到了一絲“絕望”的味道。
而如今一汽馬自達的退出已成定局,回過頭來看當初的這種種迹象,一切似乎都說的過去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一汽馬自達成立于2005年,從時間上看,還是有點曆史的,但為何“一馬”車型的尾标所标注的都是“一汽轎車馬自達”,而長安馬自達車型尾标則是“長安馬自達”呢?有很多人對此很不解。
其實,當初從海南馬自達脫離開來以後,馬自達與一汽集團組成的并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合資品牌,而隻是一家合資銷售公司。也就是說馬自達隻有銷售的資格,并沒有生産的資格,所有一汽馬自達的車型都是由一汽工廠所“代工”,然後“貼牌”馬自達銷售,也因此留下了諸多後患。
但長馬就不一樣了,人家是地地道道的合資關系。可以說,2012年長安馬自達的誕生,就已經可以預料到一馬的生死了。
不僅從關系上說,從車型分布來看,馬自達目前在中國市場國産的車型僅剩下六款,長安馬自達占了四款,分别為馬自達3 昂克賽拉、馬自達CX-30、馬自達CX-5、馬自達CX-8。其中馬自達3昂克賽拉以及CX-30均為全新架構的新車型,生命力旺盛,再加上CX-5,三台車的月銷量破萬不成問題。此外,他們還将在接下來的成都車展上将純電動車型CX-30 EV正式推向市場,以獲得油耗正積分。
而目前一汽馬自達隻有馬自達6阿特茲以及CX-4這兩款車型,一台是2014年就已經上市的B級車,一台則是上市超過5年中國特供車型。
銷量方面,2020年馬自達品牌在華銷量為21.47萬輛,其中長安馬自達全年銷量為13.67萬輛,同比增長0.24%;而一汽馬自達去年全年銷量僅為7.8萬輛,同比下降14.78%。而今年1-7月,馬自達累計銷量為110,362台。其中,一汽馬自達銷量為36,466台,同比下滑22.6%,占馬自達中國市場銷量的33%;長安馬自達銷量則為73,896台,同比微增8.8%,占馬自達中國市場銷量的67%。
因此,無論是從産品的生命周期角度,還是現如今的銷量角度來看,長安馬自達都是絕對的主力,也難怪一汽馬自達無法掀起什麼波瀾。
南北合并是“共赢”嗎?
作為進入國内車市較早的品牌,馬自達從原來的主流合資品牌,走到如今這個“低調”的局面,難免讓人有些唏噓。
曾經的馬自達,憑借着B級車一汽馬自達6的持續暢銷,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馬自達的魅力,也讓一汽馬自達成為南北馬自達中更亮眼的一位。而長安馬自達憑借着馬自達3、CX-5、CX-8等多款車型的産品線,在2014年,銷量上實現了對一汽馬自達的反超。一汽馬自達盡管有CX-4新車型的推出,但也隻是“小火”了一把,最終還是沒有走出銷量低迷的局面。
除了銷量上的差距,一汽馬自達相對來說車型較少,難以撐起一個品牌渠道,這也是兩家合并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馬自達兩家品牌與其采用不同渠道少量車型模式,不如集中力量專注于一個銷售渠道。
在别家都在推出姊妹車型之時,馬自達卻堅持不同渠道、不同級别車型路線。應對新的市場變化,馬自達似乎總是要慢一拍。混動技術被廣泛應用的時候,馬自達還在堅守自然吸氣技術路線。
作為目前日本唯一的百年車企,馬自達一直走的是小而美的路線,随着兩家公司的合并,各自的經銷商網絡也将合并,後續有望同時銷售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品牌車型。此次合并,能否帶動馬自達銷量增長呢?讓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馬自達在華要想獲得更好發展,需要有強勁的技術作支撐。“參照日系車企豐田和本田來看,日系車實現發展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而馬自達原有技術,如創馳藍天等,需要進一步實現突破,在油耗方面滿足新的排放要求,同時就消費者喜歡的其他産品亮點進行突破。”
評中評說:
至此,一汽馬自達并入長安馬自達一事也終于塵埃落定,未來馬自達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将僅有長安馬自達一家,而這家企業也将包含一汽的持股。
目前留下的懸念就是,一馬與長馬合并之後,原本屬于一馬的長春工廠,以及目前在産的阿特茲、CX-4這兩款車型将何去何從?我們将持續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