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手機号靓号免費無保底在哪辦理

手機号靓号免費無保底在哪辦理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8 13:48:22

央廣網北京4月24日消息(記者 黃昂瑾)靓号對于很多電信用戶來說并不陌生,但除了部分用戶主動選擇帶有特殊數字排列的手機号碼外,還有不少用戶則是被動地用上了“靓号”,從而被迫為“靓号”買單。

近日,廣東用戶嘉欣(化名)告訴記者,她使用了近十年的中國移動手機号碼,在辦理攜号入網中國電信時,被中國電信營業廳業務人員告知她要辦理的手機号碼是靓号,她需要簽訂一份靓号協議,即滿足該号碼“在網時間達24個月、每月最低消費100元”等條件後,方可辦理攜号轉網。

“我用了十年的移動号,怎麼到了電信就成了靓号?就因為号碼裡有一個AABB的排列格式?”嘉欣對此頗感不解和不滿。

嘉欣的遭遇并非個例,自靓号誕生以來,電信用戶針對靓号的投訴就未曾停止。記者近期梳理發現,這些投訴主要聚焦以下幾類問題:一是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其使用的手機号碼被運營商認定成了靓号;二是用戶在辦理“攜号轉網”的過程中,原本普通的手機号碼在轉網後被運營商認定為靓号。這兩類用戶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是,若不願注銷原來使用的手機号碼,就需與運營商簽訂“靓号協議”,同意運營商規定的預存話費額度、每月最低消費金額,以及号碼在網時長等條款。第三類是主動選擇靓号的用戶,因簽訂了“靓号協議”,在後續辦理手機号碼過戶等業務時受到限制。

試問,靓号究竟如何界定?由誰界定?靓号協議制定的标準是什麼?

官方:碼号資源屬國家所有

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向用戶收取選号費或占用費

據業内人士介紹,靓号并未得到官方認定,而是運營商基于市場需求。

工信部公布的《電信網碼号資源管理辦法》明确指出,碼号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國家對碼号資源實行有償使用制度。碼号申請人獲準使用碼号資源後,電信主管部門可以采用指配、随機選擇和拍賣等方式分配碼号。電信業務經營者取得碼号使用權後,不得向用戶收取選号費或占用費。

也就是說,碼号資源為國家所有,運營商向國家電信主管部門獲得碼号資源後,供用戶使用,運營商和用戶對碼号資源都隻擁有使用權。

電信行業獨立分析師付亮告訴記者,靓号是用戶驅動的。“按工信部的規定,運營商不能買賣号碼,但是現在市場上确實有相關需求,比如4結尾的号碼沒人要,多個8連續排列的号碼有人搶。”

“運營商從主管部門批發碼号資源時,為這一批中每個号碼都支付了相應的成本。所以對于沒人要的号碼,運營商可能通過價格補貼或贈送流量等方式,盡可能讓‘廢号’不廢;而對于大家都搶着要的号碼,運營商就采取綁定套餐的方式,在每月最低消費、預存話費等方面設置門檻,變相地增加了号碼的價值。”付亮表示,根據市場需求,運營商選擇通過杠杆調節,用靓号帶來的市場效益彌補其為廢号付出的經濟成本。

手機号靓号免費無保底在哪辦理(10年手機号轉網突變靓号)1

(截圖自中國聯通APP)

運營商對靓号界定标準不一

業界:監管未細化,實際操作不規範

那麼,如何界定靓号?

嘉欣在介紹中提到,她的号碼中含有“AABB”格式的數字排列格式,被中國電信認定為靓号,而此前十年間在中國移動不算靓号。

同時,記者在中國聯通APP上看到了較為明确的“靓号”分類。中國聯通的“靓号”主要分為六類:生日靓号,号碼中含用戶出生日期的數字;發達靓号,号碼中含“168”,意為“又發又順”;特色四連号,如号碼中含“7890”;學霸靓号,号碼中含“985”;紅色靓号,号碼中含“1001”;情侶靓号,号碼中含“520”“920”“1413”等。此外,每類靓号都有一個“尾号不帶4”的選項。

手機号靓号免費無保底在哪辦理(10年手機号轉網突變靓号)2

(截圖自中國聯通APP)

由此不難看出,所謂靓号,很大程度上是指手機号碼中某幾個數字組合的諧音,讓人們聯想到美好的寓意。同時,也包括如四連号或“AABB”“AAAA”等特殊的數字排列格式。也就是說,号碼靓不靓,取決于它是否好看、是否好聽,或者是否有特别的寓意,而這些都基于人的主觀判斷。

中國互聯網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胡鋼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電信運營商推出靓号服務具有一定的市場合理性,但《電信網碼号資源管理辦法》缺乏細化到靓号的管理規範。

在胡鋼看來,電信運營商針對靓号制定的相關協議,首先要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對于運營商單方拟制的标準合同,在法律上它有兩項義務,一是運營商的提示義務,要以顯著的、足以引起消費者注意的方式,特别是可能對消費者不利的規定,要予以特别提示。二是說明義務,對消費者提出的疑問及時予以解答。如果運營商沒有盡到提示義務和說明義務,消費者可以主張這些條款不成為合同的組成部分。同時,對于可能影響到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格式條款,應當進行必要的規避。此外,電信運營商針對靓号設置的套餐應當數量精簡,資費信息應當清晰明了,還要讓消費者充分了解違約等情況。

針對當前不少消費者反映的手機号碼莫名“被靓号”、攜号轉網後“被靓号”、簽訂靓号協議後限制多等問題,付亮指出,關鍵還在于靓号業務實際操作過程中的不規範。

“假設協議規定号碼在網時間為36個月,那麼到第37個月,協議規定的每月最低消費、預存話費等條件是否自動取消了?”付亮表示,“完全取消靓号合約對運營商存在不利影響,但目前一些關于靓号業務的規則都是由運營商為主導進行解釋,包括運營商号碼池中的靓号占比是多少、靓号的相關協議及套餐定價、哪些号碼現在不是靓号幾年後變成了靓号等,這些目前都是運營商定的。”

付亮認為,運營商對靓号協議的制定及實施是一項特殊的電信服務,亟需專門的管理辦法或法規去支持。“例如,要求運營商量化靓号比例不能超過10%,要求運營商的靓号業務實施規則公開透明等。而這前提是,電信主管部門需要先對靓号進行明确的界定。因為《電信網碼号資源管理辦法》目前要求運營商不能對号碼資源區别對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