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西南官話的發展

西南官話的發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21:41:11

西南官話的發展(川渝地區西南官話片區的劃分)1

四川地區的西南官話分布地域廣,使用人口多,但卻是官話方言中内部一緻性最高的方言。從下川東的萬州到川西的雅安,從川北的廣元到川南的泸州,通話基本沒有問題。不過,其内部還是有一些差異,可以根據不同标準進行分區。通常以語音為标準,主要是根據聲調,特别是古人聲字在今音中的讀音情況進行分區;也可根據聲母的情況進行分類。

第一節 按聲調總體情況分區

1987年《中國語言地圖集》由黃雪貞繪制并撰文,根據古人聲字的今讀和韻母的某些特點,把整個西南官話分為成渝、滇西、黔北、昆貴、灌赤、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常鶴等12片。四川的西南官話分屬其中的4個片區,主要是成渝片和灌赤片,另有個别地方屬昆貴片和黔北片。

一、成渝片區

成渝片區在西南官話中占絕對優勢,分布在四川省和今重慶市的大部分地區,包括四川省中部、北部、東部、南部和重慶市的80餘個縣市。四川省成都、安縣、安嶽、巴中、北川、蒼溪、達州、達縣、大英、大竹、德陽、廣安、廣漢、廣元、華蓥山、簡陽、劍閣、江油、金堂、開江、阆中、樂至、鄰水、羅江、綿陽、綿竹、南部、南充、南江、蓬安、蓬溪、平昌、平武、青川、渠縣、三台、遂甯、通江、萬源、旺蒼、武勝、宣漢、儀隴、營山、嶽池、中江、資陽、資中、梓潼等,重慶市城區、璧山、城口、大足、墊江、豐都、奉節、合川、忠縣、開縣、梁平、南川、彭水、榮昌、石柱、銅梁、潼南、萬州、黔江、巫山、巫溪、武隆、永川、西陽、雲陽等,均屬成渝片區。

成渝片區的語音特點是古人聲字如“一、六、七、八、十”等字,一般讀成陽平,如成都、重慶、萬州、廣元、遂甯等地“一”=“移”,“七”=“其”,“十”=“時”。古入聲整體歸陽平通常也被認為是西南官話最基本的語音特征3。

成渝片在四川的西南官話中分布區域最廣,使用人口最多,影響也最大,尤其是作為強勢方言的成都和重慶兩個地點方言對四川官話區有重要影響。

語音上,成渝片内部也有一定差異。主要是以成都為代表的川西和以重慶為代表的老川東地區的區别,這裡以成都話和重慶話為例對照說明川西和川東的主要差别。聲母方面,成都話有舌尖鼻音n,也有舌面鼻音n,“年”nian“連”nian,“業”nie*“列”nie,重慶話隻有舌尖鼻音n.“凝”=“林”nin,“涼”=“娘”nian。韻母方面比較明顯的差别是前鼻韻尾an、ian、uan、yan.成都話通常隻作勢,不抵齒龈,如“山”s”、“簾”nia”、“亂”ma”、“員”ya”,而且在年輕一代成都人的口音中,韻尾脫落的傾向已非常明顯;重慶話則發音到位,舌尖抵達齒龈收尼。此外,與湖北連界的地區,有受湖北話影響的情況。如萬州的陽平念降升調213,與其他四川方言點通常為降調不同,應該是受湖北話的影響。

川北的方音也有一些特征,比如南江、巴中、儀隴等地有翹舌音,但發音部位靠前,氣流較弱,四川人普遍能感受到其翹舌狀态,但北方人聽感上通常認為與平舌沒有區别。與陝西接壤的地區,有受陝西話影響的情況,如廣元有的地方把“水”的聲母發成唇齒音f。

川中一些地方把普通話卷舌韻母。讀作a,如南充、遂甯。x、f相混的情況,除了四川方言普追存在的xu讀為fu外,在川中一些地區如遂甯、中江、資中等地。“昏”=“分”fan,“黃”=“房”fag,“回”=“肥”fei。

此外,中江等地沒有撮口呼,“魚”=“移”i,“泉”=“錢”cicn,“均”=“今”tcin。青川沒有前鼻的母an,關”=“光”kuan.

西南官話的發展(川渝地區西南官話片區的劃分)2

西南官話的發展(川渝地區西南官話片區的劃分)3

西南官話的發展(川渝地區西南官話片區的劃分)4

西南官話的發展(川渝地區西南官話片區的劃分)5

西南官話的發展(川渝地區西南官話片區的劃分)6

西南官話的發展(川渝地區西南官話片區的劃分)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