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和大家分享了竹茹這味藥,這次向大家介紹的也是與竹子有關的藥物。它也是屬于清化熱痰藥,是竹子經加工後提取的汁液,主治痰熱咳嗽,尤其善于小兒驚風抽搐,常配伍息風定驚藥物使用,為兒科常用藥。而它的發現,傳說與八仙之中的韓湘子有關。
韓湘子與竹瀝的傳說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在天目山下住着一對夫婦,他們為人樂善好施,做了很多好事。年紀大了,在山下過着幸福甯靜的日子。
有一天,老婦人突然得了痰火症,咳嗽、氣悶、痰多,坐卧不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偶然經過此地,有心與之解除病痛,于是化身一郎中,來到他們家。他将青竹子一頭放入竈膛,一下子功夫,青竹随之慢慢滴出一些汁液來。韓湘子接了大半碗汁液,捧到老婦人跟前。老婦人喝下汁液不久,證狀全都消失了。由于這藥沒有名字,又見韓湘子是就地取材,拿新鮮竹子做的藥,于是就起名叫“鮮竹瀝”。
竹瀝的來源和作用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青稈竹、大頭典竹或淡竹等竹杆經火烤灼而流出的淡黃色澄清液汁。
性味:甘,寒;歸心、肺、肝經。
功效:清熱豁痰,定驚利竅。
使用注意:《本草綱目》:“竹瀝性寒而滑,大抵因風火燥熱而有痰者宜之;若寒濕胃虛腸滑之人服之,則反傷腸胃。”
用法用量:
1 内服 30~50g,沖服。
2 本品不能久藏,可熬膏儲藏或用密罐封藏。
竹瀝的服用
《本草衍義》:“竹瀝行痰,通達上下百骸毛竅諸處,如痰在巅頂可降,痰在胸膈可開,皮在四肢可散,痰在髒腑經絡可利。痰在皮裡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亂,風熱發痙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為痰家之聖劑也。”
因此,竹瀝可以治療:
1痰熱咳喘
本品性寒滑利,祛痰力強。治痰熱咳喘,痰稠難咯,頑痰膠結者最宜,常配半夏、黃芩等藥同用。
2中風痰迷,驚痫癫狂
本品入心肝經,善滌痰洩熱而開竅定驚,常配膽南星、牛黃等藥同用。
編輯:朱海媚 責編:宋莉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