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書, 讀到了李白的一首詩《妾薄命》,最後兩句尤其好 是這樣寫的: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詩當然寫得很好, 但是總有一股濃濃的說教味道。甚至有一點幸災樂禍 。不如陸機《高塘行》中的一句“願君廣末光, 照妾暮年時”厚道。要知道“美人遲暮”是不可避免的,美人如果碰上個樸實敦厚的謙謙君子倒也罷了,要是在碰上個風流薄幸郎,“色衰愛弛”也就是必然的結局了,那可真真是一出人間悲劇了。 晉代謝芳姿在她的《團團扇》中就說
“白團扇,憔悴非昔容,羞與郎相見”。
漢武帝的李夫人就深谙此道, 所以她至死不肯見漢武帝最後一面, 怕的就是這個“色衰愛弛”。但聰明如李夫人者又有幾人呢。剛剛讀了餘懷《闆橋雜記》, 其中有一則故事就讓人唏噓不已:秦淮八豔之一的寇媚寇白門在遲暮病危之時:
“卧病時,召所歡韓生來,綢缪悲泣,欲留之偶寝,韓生以他故辭,猶執手不忍别。至夜,聞韓生在婢房笑語,奮身起喚婢,自箠數十,咄咄罵韓生負心禽獸行,欲齧其肉。病逾劇,醫藥罔效,遂以死”。
物理上的衰老,我們無法抗拒,“色衰愛弛”當然是一種悲劇,不過還有一種悲劇就是“色未衰,愛已馳”,白居易在《太行路》中寫到:
“何況如今鸾鏡中,妾顔未改君心改”
鄭覺齋在《念奴嬌》中寫到:
“誰知薄幸,肯于長處尋短!舊日掌上芙蓉,新來成刺,變盡風流眼。自信華年風度在,未怕香紅春晚。”
梁簡文帝《詠人棄妾》中“常見歡成怨, 非關醜與妍”人心之難測,可見一斑。所以古人就有愛升歡墜”之說。“愛升,則天下不足容其高,歡墜,故九服無所逃其命。”所以張雲璈的《相見詞》第六首中這樣寫:見多情易厭, 見少情易變,但得長相思,便是長相見。” 怪不得有這樣的一句調侃,相見不如懷念, 懷念不如悼念。”
“美人遲暮 ”也好,色衰愛馳”也罷 。 說到底還是人與人之間秉持的還是“市道之交”。有利則往, 無利則去。自古都是“錦上添花的多, 雪中送炭的少。”如此說來,世間失意之人又何止是“美人”呢,王安石有雲“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 人生失意無南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