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30 02:23:17

今年 3 月,日本運營商 NTT DoCoMo 舉辦了一場别開生面的畢業公演,舞台上的主角不是什麼偶像明星,而是 400 多部功能手機。

音樂制作人 STUTS 為它們打造了溫暖動人的畢業歌,三分多鐘的時間裡,400 多部手機與無數觀衆一起回到過去,重溫了相伴歲月裡所有的歡笑與淚水。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1

功能機曾是日本手機的代名詞,是别具一格的社會寫照。二十多年前,日本圍繞着功能機,掀起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并在 3G 時代站到世界前沿。二十多年後,經曆 4G、5G 智能手機時代,日本的手機廠商卻一家接着一家淡出了我們的視野。

這二十多年裡,日本手機産業都發生了什麼事呢?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2

移動互聯網的前浪

提起日系手機,想必大家腦海裡最先閃出的就是索尼,另外就是各色的翻蓋手機。伴随日本動漫、電影電視的熱播,翻蓋手機被牢牢地貼上了日系的标簽。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3

它們雖為功能機,卻一點也不簡陋,外觀美輪美奂,體驗各具特色。之前我們在 LG Wing手機體驗文章中談到,它那獨特的旋轉屏設計,或許就是從日本翻蓋電視手機裡獲得的靈感。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4

它們是日本手機産業巅峰的印記。從本世紀開始到 iPhone 發布的 2007 年,日本每年的手機出貨量在 4000 萬到 5000 萬部之間,同期我國的手機年總銷量在 7000 萬部上下,代入人口換算的話,滲透率差距是相當大的。

這一時期的日本手機市場由國内品牌主導,頭部品牌包括夏普(シャープ)、松下(パナソニック)、NEC、東芝、富士通、索尼愛立信(ソニーエリクソン)、三洋電機等。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5

小小功能機是如何玩出這麼多花樣的呢?這就要從開啟日本 3G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 i-mode(iモード)說起。

1999 年,NTT DoCoMo 上線 i-mode,集成一系列互聯網服務。用戶隻要使用支持 i-mode 的手機,就可以收發電子郵件、浏覽網站、下載圖片鈴聲等,有點像我們曾經的移動夢網。2001 年 10 月,FOMA 正式上線,這是世界最早的 WCDMA 3G 網絡服務。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6

随着時間推移,i-mode 的服務越來越豐富。2004 年,i-mode 推出 i-mode FeliCa,用戶稱之為おサイフケータイ,也就是手機錢包,早早地開啟了移動支付時代。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7

i-mode 服務還曾面向國際市場推出,在歐洲、澳洲多國以及中國的港台地區上線。

2006 年 1 月,i-mode 在線人數達到 45687117 人,為 DoCoMo 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8

i-mode 就像 App Store 推出之前的 iPhone,一切服務由蘋果說了算。用戶隻需加入這個體系,支付費用,就可以暢享所有生活服務,無需顧慮。

當 App Store 帶着成百上千個應用軟件和花樣繁多的功能體驗降臨世間,事情便不再一樣。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9

暴風雨前的甯靜

2007 年,iPhone 在太平洋彼岸正式揭曉;同年,安卓系統的發源——開放手持設備聯盟成立,智能手機的浪潮即将席卷全球。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10

日本通訊産業察覺到了預兆,但有兩個重要因素,讓日本的手機廠商在智能手機道路上踟蹰不前。

其一是智能手機無法實現差異化體驗。在功能機當道的歲月裡,日本廠商喜歡鑽研獨家技術,許多特色的設計、功能、體驗都是廠商獨有的,不願意假手于人。

當智能手機時代到來時,系統的底層是互通的,設計是面向全球的,日本廠商擔心會丢掉自己的特色。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11

其二是日本運營商壟斷了手機行業的話語權。在 3G 功能機時代,日本國内廠商開發手機時對運營商言聽計從,從硬件規格、設計開發到軟件服務皆是如此。運營商還一手掌控着手機的銷售渠道,賣什麼手機,怎麼賣,都得看運營商的臉色。

因為這套圍繞運營商轉的體系,日本廠商很少考慮海外市場的兼容性,加拉帕戈斯手機(ガラケー,意為“孤島手機”)就是因此得名。

在應用軟件服務端,早期智能手機沒有整合日本運營商的生活應用,無法使用手機支付和電子郵件,後來的一些殺手級應用軟件還沒誕生。體驗方面,全觸屏手機又不能像鍵盤機那樣方便地輸入、複制粘貼等,對于重視效率的用戶來說,遠不如鍵盤功能機來得方便。

在踟蹰之間,留給日本廠商的準備時間轉瞬即逝。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12

iPhone 登陸

iPhone 從發售到打進日本手機市場前五,隻用了兩年——不僅僅是智能手機,是整個手機市場。

2008 年 7 月,日本運營商軟銀(SoftBank)正式引進 iPhone 3G。2009 年,iPhone 3GS 推出,蘋果一鳴驚人,成為日本手機市場第五大品牌。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13

在許多年長的用戶眼裡,iPhone 是奇趣電子一類的玩意,習慣不來。一些功能機的廣告還會抓住老用戶的心理,以“比 iPhone 易用”來做宣傳。

NTT DoCoMo 不甘示弱,在 2009 年引進了日本第一部安卓手機 NTT DoCoMo HT-03A,也就是 HTC Magic(G2)的定制版,搭載 Android 1.6 系統。不過因為缺乏針對日本的本土化設計,與 i-mode 服務兼容性很差,市場反響平平。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14

2009 年 11 月,索尼愛立信發布首款安卓手機 Xperia X10,Android 1.6 系統,次年陸續經由本土運營商渠道開售。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15

2010 年,蘋果取得 8.6% 的份額,升至第四。來自韓國的三星、LG 漸露頭角,雙雙擠進前十,分列第八和第九位。

2011 年,iPhone 4S 發布,另一家頭部運營商 KDDI 宣布引進。這一年,蘋果在日本手機市場的份額躍升至 17%,位列第二,僅落後第一名的富士通 0.9 個百分點。

2012 年,iPhone 5 發布,開啟 4G 時代。這一年,蘋果登頂日本手機市場,出貨量 1066 萬部,手機市場份額 25%、智能手機市場份額 35.9%,遙遙領先其他對手。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16

2013 年,iPhone 5s、5c 發布,NTT 也宣布正式引進 iPhone。至此日本三大運營商都開始銷售 iPhone,蘋果繼續獨霸一方,份額升至 36.6%。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17

本土廠商的末路

錯過了智能手機轉型的黃金歲月,日本手機廠商在蘋果、三星、LG 等外來品牌的沖擊下節節敗退,将市場份額拱手讓出。

富士通和索尼是日本廠商的倔強。2011 年,富士通并購了江河日下的東芝手機,組成富士通東芝移動通信。2012 年,索尼以 10.5 億歐元收購了愛立信持有的索尼愛立信股份,組成索尼移動,發力智能手機市場。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18

Xperia Arc S LT18i,最後的“索愛”

就在這時,長期的合作夥伴 NTT DoCoMo 還做出了背刺一槍的驚人之舉。

2013 年 5 月,當時還未引進 iPhone 的 NTT Docomo 推出了“ツートップ”戰略(TWO-TOP),僅向用戶主推兩家頭部廠商的機型,并提供相應的補貼,入選機型是索尼 Xperia A 和三星 Galaxy S4。

兩個月的時間裡,Xperia A 售出 110 萬部,Galaxy S4 售出 55 萬部,銷量可觀。索尼 Xperia A 價格親民,在功能機用戶中掀起換機潮,成為挑戰 iPhone 的爆款。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19

DoCoMo 注重頭部品牌的策略,對其他廠商來說無異于災難。未入選“TWO-TOP”戰略的機型,銷售數量都在 10 萬部以下。賣不出貨的廠商們心灰意冷,紛紛退場。

2013 年 7 月,昔日的日本第一手機廠商 NEC 宣布退出智能手機業務,專注于功能機。當時的 NEC 手機部門是由 NEC、日立、卡西歐合并而來,這一退就帶走了幾家老牌廠商。

9 月,松下宣布退出個人智能手機市場,将業務重心轉向企業。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20

2016 年,富士康母公司,中國台灣的鴻海集團斥資約 225 億元人民币,收購了夏普 66% 的股份。夏普這家老牌企業,從此注入了中國的 DNA。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21

昔日無比輝煌的 i-mode 也即将落下帷幕。2016 年 10 月,NTT DoCoMo 宣布停止 i-mode 功能機出貨。2019 年 10 月,NTT DoCoMo 宣布将在 2026 年 3 月停止 i-mode 以及 FOMA 3G 服務。

2018 年,北極星資本集團(Polaris Capital Group)收購富士通手機業務

2021 年,日本手機市場出貨量前五的廠商裡,隻有索尼和京瓷兩家純正的本土廠商。

若隻看智能手機(滲透率超 90%),前五隻剩索尼一家,中國廠商 OPPO 位居第五。日漸衰落的本土廠商,隻能以企業智能手機和日漸沒落的功能機為最後的救命稻草。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22

蘋果完成日本手機市場十連霸,份額為 41.1%,智能手機份額 45%。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23

結語

不可否認,今日之日本仍是半導體和通訊的強國,智能手機裡有很多不可或缺的核心組件、技術是來自日本的。但那畢竟是“祖上闊綽”,有着如此強大的産業基礎,日本的手機産業本應取得更高的成就。

iphone手機曆代技術比較(日本智能手機啟示錄)24

這二十年裡最重要的教訓,是日本手機,以及整個數碼産業的加拉帕戈斯化。日本的手機廠商、運營商長期處于孤立的市場環境裡追求最适化,喪失了外部适應性。企業們抓着移動互聯網先機,構築護城河,卻不願接納新技術,最終止步不前。

與之相比,中國在 3G 時代錯失先機,卻得以後發制人,避開了運營商壟斷流量入口的階段。同時,中國的手機企業充分發揮國内産業優勢,及時轉型發展智能手機。在 4G、5G 時代,中國智能手機行銷全球,在多個重要市場占有相當的份額。

不容忽視的是,中國雖然沒有出現 i-mode 這樣的流量霸主,但這一趨勢并未消失,而是轉移到了 BAT 等互聯網巨頭上。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複哀後人也。我們的手機與互聯網産業也應從中借鑒經驗、吸取教訓,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