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四維人,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是什麼概念,那我們先從二維人說起吧。
在電影、電視普及之前,我們很多人喜歡看皮影戲,用一張紙做成的一個個小人,用影子在表演各種故事劇,再搭配上樂隊伴奏和配音,也是栩栩如生,非常有意思。
我們假設,宇宙中真的有這樣一個皮影世界,那裡生活的都是平面人。好像一群壓扁了的大螞蟻。
他們也有很多社會活動,他們的學生也在上學。
課堂上,老師講到多維的問題,會說:我們是二維的平面人,除了我們能看到的一維線條和二維空間以外,還有三維空間、四維空間……宇宙是多維的,可能還有三維人
。學生們不理解了,紛紛問老師:三維空間,和三維人,是什麼樣子的呢? 生活在三維空間的我們或許會嘲笑平面人不懂三維立體。 可耐人尋味的是,我們中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想問一個異常類似的問題:我們的世界是三維的,我們是三維的立體人。那麼,有四維空間嗎?四維空間什麼樣? 四維的超立體人,又是什麼樣子的? 想象一下,會不會有四維人嘲笑我們? 其實,平面人連自己的平面形象都無法看到,在平面人的眼裡,隻有長短不同、顔色各異的線段。他們感覺到的世界,就是一根根線段組成的。腦袋是線段,身子是線段,四肢也是線段,周圍的一切都是線段。 可是,很顯然,他們也是有形狀、有面積的平面人。這是我們從高處俯視他們的平面世界看到的景象。 别忘了,平面人隻能在一個平面内活動,他們無法跳出來。他們看到的情況,隻能類似我們沿着一張紙人的側面去看一樣。 因此,平面人要想看清一個物體的各個角落,需要前後圍繞物體轉一圈才可以。 其實,我們三維人,并不比平面人高超多少。我們眼裡看到的,就是一個個形狀不同的面,我們看到的世界,與照相機拍的照片差不多,而照片上,就是一個個形狀不同的面。 雖然我們和周圍的環境都是立體的,但我們能看到的,隻是面對我們的那個“面”。 例如,面對我們的人,我們隻能看到臉,但看不到後腦勺是否還有個馬尾辮。 同樣的道理,一座房子、一座山,都是前面把後面擋住了,看不到後面的形狀了。 由我們看到的,隻是一個面,因此,我們要想看到一個物體什麼樣,必須上下、前後、左右轉圈看,才能對物體是什麼立體形狀有一個整體概念。 但是,請注意,這個整體的形狀,是我們大腦通過視覺神經傳遞信息後,生成的一幅空間抽象圖,換句話說,是我們想象出來的,不是我們眼睛看到的!我們的眼睛看到的,隻有面,二維模式! 平面人要想一眼看到自己的平面形象,前後左右的形象,隻有跳出平面,變成像我們這樣的立體人。 那麼以此類推一下,我們三維人,要想一眼就看到自己的立體形象(不要說什麼航拍俯視,腳底闆能看到嗎?),還有房子、大山後面的東西,隻有跳出三維立體,變成四維超立體人才行。 那麼,是不是由此可以推測,要成為四維超立體人的條件之一,就是能夠一眼可以看到三維立體? 在一個平面内,兩條不平行的直線肯定要相交,這是初中平面幾何告訴我們的知識。 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三維空間中,兩條不平行的直線不相交的現象太常見了。例如兩條高壓線,一條南北,一條東西,要想讓它們不相交很容易,隻要電線杆高度不同就可以。也就是說,一條直線從另一條直線的上方或下方經過,就肯定不相交。
同樣,立體幾何定律告訴我們:兩個不平行的平面——這裡指數學上的平面,面積無限大,隻要不重合,就肯定相交。
但是四維人肯定會說:錯了!應該是在三維空間裡,兩個不平行的平面,隻要不重合,就肯定相交。
但是在四維空間裡,兩個不平行的平面,可以不重合,也可以不相交。那麼,這裡的“兩個不平行平面可以不重合,也可以不相交”,也應該是判斷四維空間的一個條件吧。
那麼,平面人,如何變成立體人呢?平面人不知道,但這個奧秘我們立體人知道。
跟3D打印差不多。
我們知道,3D打印就是把平面的照片變成三維立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面、一個面地累積疊加起來,就形成了另一個維度——高度。
例如,要用塑膠打印一個人體的模型,就把人體看成是由一個個切面組成的,這一個個切面中,相鄰的切面往往相似,但不盡相同。
每個切面,都可以看成一個有一定厚度的平面人。立體的人體模型,把相當于把一個個形象不太一樣的平面人撐起來組成的。
那麼,可不可以類比一下,四維人在進行四維打印時,是不是也是由一個個三維切體累積疊加起來,形成了另一個維度,從而形成了四維人呢?
當然,四維人相鄰的三維切體相似,但不盡相同。
也就是說,三維超立體人形成的另一個條件就是:四維人是三維立體人按照某種方式累積疊加起來的。
那麼,分析到這裡,我們能否設想出,四維人是什麼樣子?
當然,對于四維的理解有很多,一般情況,時間也被認為是一個維度,因此我們其實是四維時空人。
但是四維時空人與四維人,顯然還不是一個概念。我們所說的四維人,是指四維空間的人——不包括時間。
四維時空人雖然是一個個不同時間的人體累積疊加形成的,但是我們這些四維時空人一眼看過去,看到的仍然不是立體,而是形形色色的面。
那麼,什麼情況下,可以認為是四維空間,和四維人呢?
有研究者認為,這空間的第四個維度,可以認為是長、寬、高和:深度。
這個深度,是指從宏觀到微觀的一種深度。
我們目前已經知道,物質是由誇克組成的。
但是,誇克又是由什麼組成的呢?是更微觀的粒子組成。
更微觀的粒子呢?10(-33方)厘米的普朗克長度範圍有沒有粒子呢?
如果,我們的宇宙在很多層粒子深度,都有它的立體形象的話,那麼我們的宇宙,就是四維空間。
例如,可見光下的宇宙,與伽馬射線下的宇宙相似,但不盡相同。
很多可見光下的星球,在伽馬射線宇宙中消失不見了,而伽馬射線下的銀河盤上下對稱的大“氣球”,在可見光下也是看不見的。但這都是我們這個宇宙的形象。
可見光下的宇宙,是三維立體的,伽馬射線下的宇宙也是三維立體的。
那麼,哪個宇宙才是真正的宇宙?是可見光宇宙?還是伽馬射線宇宙?
顯然,我們應該說,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從異常微觀到不太微觀的綜合體。
那麼這個綜合體,是不是就是那個四維空間呢?
注意,接下來,幹貨來了。小夥伴們跟上我的思路,開一下腦洞:在四維空間裡,當兩個平面不平行的時候,如果兩個平面是由不同微觀的粒子組成的話,這兩個平面看似相交,其實,并沒有碰到一起!
就像風吹紗窗一樣,穿,過,去,了!
很神奇嗎?如果想明白了深度的概念,其實很正常。
舉個例子吧:中微子組成的平面,就不會與分子組成的平面相交。
因為,微觀層面的深,度,不,同。
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放飛想象,讓腦洞開的更大一些:如果,有一種人,不僅有細胞組成的這個身體,在非常微觀的層面,還有另一些身體的話(當然這更微觀下的身體,是由更微觀的粒子組成的)
那麼,這樣的層層身體,就構成了一個個疊加在不同微觀空間的,超立體人。他可以用類似我們的眼睛,看到我們這個世界,也可以用微觀粒子組成的眼睛,看到非常微觀的其他更多世界。
當然,這樣的人看我們,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去觀察,一眼就可以看到我們的身體,是個三維立體。
因為,用更微觀的眼睛觀察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其實是透明的,從前胸到後背都能看到什麼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