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西門大耳牛品種四川本地

西門大耳牛品種四川本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5 23:41:39

“華西牛”打破了當前我國肉牛核心種源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讓更多人了解“華西牛”,養殖“華西牛”,才能真正打好我國肉牛種業的“翻身仗”。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為了選育“華西牛”,我國農業科研工作者花費了整整43年!

8月9日,第二屆畜禽種業科技創新峰會上,“華西牛”高調亮相,舉行新品種發布會,向公衆宣布:“華西牛”育成了,中國有了新的專門化肉牛新品種。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牛遺傳育種科技創新團隊首席李俊雅研究員說,讓更多人了解“華西牛”,養殖“華西牛”,才能真正打好我國肉牛種業的“翻身仗”。

2021年底,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華西牛”獲得國家畜禽新品種證書。自此,我國自主培育的,遺傳性能穩定、生産性能良好,符合肉牛産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肉牛新品種誕生。

西門大耳牛品種四川本地(43年育成華西牛)1

“華西牛”新品種審定證書。

“華西牛”的育成打破了當前我國肉牛核心種源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更标志着我國肉牛主導品種自主供種難、隻能依賴國外的時代一去不返。

1

一定要有自己的民族種源

一周前,牛遺傳育種科技創新團隊的朱波博士剛剛從内蒙古烏拉蓋返回北京。此次,團隊一行十餘人剛剛完成“華西牛”烏拉蓋地區育種核心群2400餘頭牛的生産性能測定工作。

這樣的工作猶如給牛進行全面“體檢”,不但要測量體高、體重,還要抽血進行基因分型。

“華西牛”毛色以紅色、黃色為主,少量白色花片相間,腹部、頭部、肢蹄、尾稍均為白色。公牛體格強壯、背部寬厚、肌肉發達;母牛體型勻稱、性情溫順。

西門大耳牛品種四川本地(43年育成華西牛)2

華西牛群體。

這是已成功育成的華西牛體貌特征,它的培育要從上世紀說起。

牛,是農耕時代最先進的農耕動力,它提高了糧食生産效率,促進農業生産力的發展,推動了整個社會的進步。毫不誇張地說,牛養活了農耕時代的人類社會。

上世紀70、80年代,随着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耕牛逐漸退出農業生産第一線,其肉用價值越來越得到重視。

雖然我國牛品種資源豐富,但由于本土黃牛長期役用性能選擇,肉用性能一直受到忽略,導緻我國地方品種牛在生長速度快、産肉率方面相較國外專門化肉牛品種有明顯差距。

歐美等國家早在19世紀中期就開始肉牛養殖和育種,其中西門塔爾牛、利木贊牛、夏洛來牛等品種,體格大、生長速度快。資料顯示,我國從上世紀60年代才開始專門化肉牛的育種,這時已經比歐美國家晚了約1個世紀。

引進國外的牛與地方牛品種雜交使我國肉牛的産肉性能有了顯著提高。1980年我國一頭牛的平均産肉量僅在80公斤左右,到了1995年,這一數字達到136公斤。可是現在,我國肉牛平均胴體重為148公斤/頭,增速嚴重放緩。而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和阿根廷分别為370公斤/頭、299公斤/頭、255公斤/頭和231公斤/頭,差距之大可見一斑。

過去10年中,中國肉牛平均胴體重雖有一定增加,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并沒有縮小,甚至還明顯落後于全球平均水平,這是為什麼?

李俊雅說,我國肉牛生産群體中,占比65%的是西門塔爾牛雜交群體,這個群體供種長期依賴國外,核心種源的對外依存度高達70%。但我們引進的品種隻是二流、三流,最拔尖的種源外國根本不會賣給你。和國外相比,我國肉牛育種起步晚、起點低,所以剛開始引進、培育、改良的時候,成效特别明顯。而随着我國肉牛生産性能的逐步提高,引進的不足逐漸顯現,除了引不到最好的牛以外,還出現了另外的問題,就是引進的品種不斷退化。引進退化,再引進再退化,這個被動局面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最好的牛得不到,得到的性能又保持不住。這也是我國肉牛整體性能在經過初期的迅速增長以後長期徘徊不前的原因。

彼時,從國外求學歸國的李俊雅意識到自主培育中國肉牛品種的重要性。“一定要有自己的民族種源!沒有自己的優秀種源,中國肉牛産業将在低水平徘徊,一直被國外牽着鼻子走!”他在接受采訪時說。

我國是牛肉生産和消費大國,牛肉已逐漸成為人們“菜籃子”不可或缺的食材。2007年以來,我國牛肉産量一直在600萬噸到700萬噸之間,消費量卻在2021年達到了930萬噸。牛肉進口量由2016年的近58萬噸發展到了2020年的212萬噸,五年時間翻了近四倍,國人的牛肉消費對國外的依賴逐步增大,由于受環境承載力等因素的影響,十幾年來我國肉牛的存欄量長期保持在9000萬頭左右。

品種是發展高效、優質、安全的現代肉牛産業發展的基礎。在數量不能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要減少對國外牛肉進口的依賴,最可行的途徑是自主培育能夠提高我國肉牛單産水平的優良品種。這是國家肉牛産業發展的戰略需求,更是中國人餐桌的現實需要。

“讓肉牛種源自主可控、自立自強。”這正是“華西牛”培育的初衷。

2

接過肉牛新品種培育的“接力棒”

華西牛的培育科研可以追溯到1978年。

1978年,在内蒙古科委項目支持下,由内蒙古農牧學院擔任技術指導,烏拉蓋農場十連等多家牧場共同參與的“内蒙古烏拉蓋肉乳兼用型肉牛新品種”研究課題,拉開了華西牛新品種培育最初雜交探索的序幕。

利用本地蒙古牛和部分三河牛作母本,以兼用西門塔爾牛、利木贊牛、夏洛來牛、短角牛、三河牛作父本,開展雜交組合篩選,其間針對個别組合選留雜種公牛進行定向選育,來培育适于高寒牧區草原放牧飼養的大型肉乳兼用型“烏拉蓋肉牛新品種”。通過生産性能、适應性、體型等指标的綜合評判,初步确定了“西×三”ד西×夏×蒙”的雜交組合,這一組合在當時比較符合育種目标,并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群體。

但僅僅八年時間,受各種因素影響,在篩選出雜交組合後,這個育種項目便結束了。一份《内蒙古烏拉蓋肉牛雜交階段性科研資料彙編(1978-1995)》記錄了這段曆史:“該項目原定要求1985年完成,由于當時種牛剛剛進口,要求過急,同時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牛的世代周期長,繁殖慢,要在八年育成肉牛新品種也并不切合實際。”1985年底,在未育成新品種的情況下,有關部門調整科研項目,多開展“短、平、快”項目,驗收結束了期限較長的“烏拉蓋肉牛”等項目。

此後,烏拉蓋肉牛群開始閉群繁育,也就是本群的公牛和母牛進行交配,不再引入其他種群。1993年,當地畜牧局引入北美肉用西門塔爾牛凍精進行肉用性能提高。到2003年,經過兩個世代改良,烏拉蓋牛群整體肉用性能穩步提升,形成了肉用西門塔爾牛占24/32血液,兼用西門塔爾牛占5/32血液,夏洛來牛、三河牛和蒙古牛各占1/32血液的“華西牛”早期群體。該群體體質結實、肉乳生産性能高、性成熟早、适應性強、耐粗飼、耐寒冷,在當時看來是比較理想的肉牛新品種培育群體。

此時,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原牛遺傳育種研究室也在尋找适合培育肉牛新品種的種群。2002年至2003年,年輕的李俊雅帶領課題組走遍了黑龍江、吉林、遼甯、雲南、湖北、山西和新疆等養牛大省,綜合調查了母牛存欄頭數、改良記錄情況及工作配合積極性等,最終,确定内蒙古烏拉蓋地區為“肉用西門塔爾牛”(2018年更名為“華西牛”)新品種培育基地。

西門大耳牛品種四川本地(43年育成華西牛)3

華西牛母牛和牛犢。

由此,華西牛的前世與今生在此相遇。李俊雅團隊接過肉牛新品種培育的“接力棒”,并将“三高兩廣”(高屠宰率、高淨肉率、高生長速度、适應性廣、分布廣)作為肉牛新品種的育種目标,立下了“破壟斷局面 興民族品牌 豐百姓餐桌”的理想。

3

漫長而艱苦的育種攻關

“相當艱苦。”接受記者采訪時,團隊成員不約而同如此訴說過去的20年。

2004年,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的李俊雅團隊開始在内蒙古烏拉蓋組建華西牛育種核心群,在群内選擇公牛開展橫交固定,不再引入其他血統,即雜交種如雜一代、雜二代、雜三代之間相互交配,産生的優秀後代被選作種畜,不好的淘汰,當橫交固定到一定階段,群體的體貌特征趨于一緻。

育種之初,李俊雅的團隊就遇上了巨大難題。由于肉牛世代間隔長,繁殖效率低,且生産模式複雜,育種數據收集難度大,導緻肉牛育種遺傳進展緩慢。

為此,李俊雅團隊在采用核心群、育種群和擴繁群三級繁育體系基礎上,将常規育種和基因組選擇技術相結合,利用開放核心群育種體系開展華西牛選育,組建了我國第一個華西牛基因組選擇參考群,率先将基因組選擇技術應用到肉牛育種工作實踐中。

從2007年參考群成立至今,目前參考群體規模已達3920頭,團隊測定了生長發育、育肥、屠宰、胴體、肉質、繁殖共6類87個重要經濟性狀,建立了肉牛全基因組選擇分子育種技術體系,包括基因組參考群體建設、基因組選擇評估模型開發與優化、低成本芯片研發、重要經濟性狀基因定位等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了我國肉牛育種方向,實現了肉牛育種核心技術的“跟跑”到“并跑”。

西門大耳牛品種四川本地(43年育成華西牛)4

研究人員正在進行牛肉脂肪酸含量測定。

“必須得有一個參考群,有參考才能評估每頭牛的好壞。”李俊雅團隊副研究員陳燕解釋道。參考群内的全部個體既有表型數據如體高、體重等,又有基因型數據,通過參考群體可以評估後代個體的種用價值好壞,然後根據評估結果實現早期選種留種。

“華西牛後兩個世代,我們利用基因組選擇平台進行優質種公牛的選擇,這樣一來,世代間隔由原來的4至5年左右縮短到3至5年左右。我們先是自我評估,後來找了專家鑒定是否符合新品種的條件。”李俊雅說,“華西牛得到了專家一緻認可。”目前,華西牛已開始第5世代的選育工作。

肉牛育種是一個極其漫長且艱苦的過程,僅在選育提高階段華西牛就經曆了4個世代的選擇,而每個世代需要3至5年時間,在這期間還要不斷測定和選育,才能将最優秀的生産性能固定下來。

常駐草原深處的烏拉蓋基地,除了在技術上遭遇瓶頸,隊員在工作中也吃了不少苦頭。日未出而作、日已落未息是團隊的日常。在這個團隊裡,古銅色皮膚是男隊員的标配。烏拉蓋地區氣候條件惡劣,紫外線強,大家的皮膚變得黝黑。“你看我們每個人都是‘牧民色’。”朱波摸着胳膊笑着說。

不穩定的天氣也常常給測定工作增加難度。突如其來一場大雨,測定隻能暫停,幾天前剛結束的測定,一天内被降雨打斷三四次。“雨後的草原特别泥濘,牛還不聽使喚,牛尿、牛糞經常在混亂中濺到臉上。”朱波眯縫着眼笑着說,“這是很常見的。”

對于牛遺傳育種科技創新團隊來說,20年來數不清多少次這樣的“循環”……

4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技術瓶頸、環境艱苦,華西牛的育種之路已十分艱辛,而接下來的難題,直接使科研工作開啟了“極難”模式。

“最令我難受的是2012年前後,我們的課題一分錢也沒有,甚至到了要借錢幹活的境地。”李俊雅說。在選育提高階段,基因組選擇技術所需的基因芯片需要從國外進口,而當時的進口芯片一頭牛的測定費用就高達3000多元。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缺少資金支持,科研工作難以為繼,員工開不出工資。命運似乎又回到了同樣的分叉路口,是繼續尋求辦法,還是停掉科研“慘淡”收場?

伴随着一聲歎氣,李俊雅接着說:“借不來錢,但是工作不能停!”李俊雅尋求企業、社會力量的多方支持。就這樣,團隊繼續一邊幹活,一邊努力争取更多的資金支持。不久,團隊從中國農科院增量業務費項目中争取到一筆經費。“一下子緩解了當時的困難,把我們給救活了!”他感歎道。

西門大耳牛品種四川本地(43年育成華西牛)5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牛遺傳育種科技創新團隊主要成員。

資金本就困難,為何仍堅持使用昂貴的基因芯片?基因芯片又稱DNA芯片或生物芯片,能夠對個體基因型進行測定。利用芯片分型的基因組信息,對個體進行準确的育種值估計,實現早期選種,是全基因組育種技術所依賴的重要工具。

陳燕負責牛種質資源鑒定與評價,據她介紹,國外先後研發了50K(包含5萬個位點)和770K(包含77萬個位點)的基因芯片,為更詳盡地獲得全基因組的位點信息,提高遺傳評估的準确性,從而給待選個體的“好與壞”排隊排得更準,團隊毅然選擇了價格更高的770K芯片。

随着育種核心群個體的不斷增多,芯片需求量攀升,加上自身經費緊張,考慮到未來也會給推廣帶來障礙,團隊決定從“拿來用”轉變為自己搞研發。開發出了10k(包含1萬個位點)低密度生物芯片,但由于其位點少,并且全部來自于770k芯片,無法滿足育種需求,團隊又針對華西牛選育方向和育種目标,添加了重要經濟性狀相關的特異性功能位點,研發出一款專門化110K(包含11萬個位點)全基因組育種芯片。

“該芯片售價僅400元左右,随着推廣使用量增多、制作數量增加,價格成本還将繼續下降。”陳燕介紹,現在這款芯片已在第二輪測試階段,待測試結果出來就可以進行廣泛推廣,“現在很多科研單位和企業都主動打電話問我們的芯片産品出來了嗎,什麼時候才能購買?”110K芯片具有功能相關性、有效性、全面性和性價比高等優點,既降低了基因分型費用,擴大了基因組技術的應用範圍,又兼顧主要經濟性狀基因組育種值評估準确度不低于60%的要求,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産權。

5

推廣擴繁打破育種“魔咒”

“和牧民打交道,說破天也沒用,效益是第一位。”談及華西牛的推廣工作,李俊雅直言這是又一大阻礙。

肉牛新品種通過審定并不意味着育種的結束,能不能推廣下去,能不能保持品質,是更需要解決的問題。“不能步此前一些品種的後塵,比如有的品種選育出來後,課題就結束了,沒有繼續培育下去。”李俊雅說,“就像育種界裡的一句老話,‘課題結束之時就是保種滅亡的開始’。”

打破這個業界“魔咒”是李俊雅及其團隊的追求。烏拉蓋的培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後,團隊開始思考推廣途徑。華西牛的育種群規模較小,嚴重制約了育種效率進展。怎樣才能在短期内迅速擴大育種群體規模?經過集思廣益,團隊最終把解決方案定為聯合育種。

最初,團隊與合作意願強、群體穩定、育種基礎好的15個養殖戶建立了合作。2018年,成立了有22戶成員的烏拉蓋管理區博昊良種肉牛繁育專業合作社,負責華西牛基礎母牛群和核心牛群的管理,落實選配計劃,協助完成核心群選擇和性能測定等工作。之後,合作社不斷吸納新成員。到2022年,全國“華西牛”核心場戶達41家,聯合育種企業總數達60餘家,形成了“全國一盤棋”華西牛聯合育種模式,先進育種經驗逐漸推廣至全國。

在李俊雅團隊的帶動下,逐步形成了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和國家肉牛遺傳評估中心為研發中心,全國種公牛站、育種核心場、擴繁場積極參與的華西牛聯合育種體系,實現了研企緊密結合,科研成果能夠及時轉化應用的發展新格局,并在聯合育種的推動下,逐漸健全完善了“繁育場+養殖場(企業)+規模養殖戶”一體化、高效繁育的育種體系。

朱波回憶,起初與牧民合作,他們不理解給牛測量到底有什麼用。“牧民和牛的感情很深,我們抓他的牛又測體重又抽血,他們很不願意。”

“最開始我們去抓牛測量,牧民根本不幫忙,中午幹完活兒,我們在草原上拿出方便面用開水泡着就吃了。”李俊雅回憶道。測量、選配次數多了,通過個體的遺傳評定,牛的性能越來越好,價格一年比一年高,團隊愈發受歡迎了,“現在好多牧民都主動請我們吃飯,有時候還會殺頭羊喊我們吃肉。”

養牛戶王金強的牧場有270多頭牛。2004年,在當地政府介紹下,他與李俊雅團隊展開了合作。“科學家都是無償為我們服務,給我的牛測定、制定系譜,每次測定都要花一天多時間。”王金強說,“他們回去吃飯要趕幾十公裡路,非常辛苦,我經常主動請他們來家裡吃頓家常便飯。”

烏拉蓋管理區農牧局局長楊豔明說:“随着華西牛新品種的持續選育和推廣,牧民的牛群數量和質量顯著提高,養殖效益提升明顯。”

就算培育出了新的品種,最終還需要接受市場的選擇。為了讓“華西牛”名氣大起來,讓更多的養殖戶選擇“華西牛”。李俊雅團隊組織了種公牛拍賣會、網絡拍賣等,打造推廣“華西牛”品牌。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舉辦全國種公牛拍賣會,累計拍賣種公牛119頭,總拍賣額達1109.7萬元,單頭拍賣價格最高達24萬元。

王金強參加了拍賣會,他的牛拍賣價格最高達到9.5萬元,去年,6月齡至8月齡的牛犢平均售價2萬元以上。通過華西牛品牌塑造,在中試推廣期,同月齡華西牛較西門塔爾牛要多售出600至800元。

拍賣會上24萬一頭牛,為什麼這麼貴?朱波介紹說:“這麼貴的牛不是用來直接育肥吃肉的,而是會作為種公牛來繁育後代。一頭公牛每年能夠生産3至4萬支凍精,優質公牛的凍精每支售價80至100元。”種公牛使用年限一般在4到5年,這其中的收益非常可觀。

西門大耳牛品種四川本地(43年育成華西牛)6

華西牛種公牛。

根據國家肉牛牦牛産業體系公布的資料,2021年全國擁有肉用公牛的種公牛站35家,肉用采精種公牛存欄2735頭,涵蓋44個品種,生産凍精3500萬劑左右,産值在4億元。凍精生産主體為西門塔爾牛、利木贊牛、夏洛萊牛和安格斯牛等品種。

“華西牛”進入種公牛站替代進口種源,我國肉牛核心種源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開始一點點被打破了。

6

“不進則退”的持續選育

一頭成年“華西牛”公牛體重達900公斤,成年母牛550公斤以上,待屠宰的18月齡華西牛能長到600至650公斤,生長速度快、産肉多、繁殖性能好、經濟效益高。平均屠宰率62.39%,淨肉率53.95%,平均育肥期日增重1.36公斤/天。

這些數據标志着“華西牛”主要生産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李俊雅介紹說,更難得的是華西牛适應性強,無論在寒冷的北方,還是高溫高濕的南方,都能較好的生長和達到育肥出欄。

華西牛推廣期間,在内蒙古、吉林、河南、湖北、雲南及新疆等地共推廣種公牛599頭,推廣凍精約762萬劑,累計改良各地母牛305.2萬餘頭,屠宰改良後代約250萬頭。經華西牛改良後的蒙古牛育肥犢牛出欄重平均提升34公斤,按照每公斤32元計算,養殖戶平均每頭牛可增産1100元左右,生産效益共計提升約27.5億元。

“育種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李俊雅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品種驗收隻是起點,後期仍需進一步選育,提高性能。西門塔爾牛已經有百年曆史,仍在不斷選育提高,這也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

為了能夠持續反映種公牛性能,李俊雅團隊2015年成立了我國首個肉用牛聯合後裔測定聯盟,開創了我國肉用種公牛聯合後裔測定先河;2018年牧醫所指導組織河南省鼎元種牛育種有限公司、内蒙古奧科斯牧業有限公司等24家育種單位,成立了“肉用西門塔爾牛育種聯合會”,圍繞肉牛品種登記、生産性能測定、聯合後裔測定、分子育種技術和遺傳評估等工作,建立了肉牛生産性能測定平台、肉牛育種大數據平台、分子育種技術研究平台、遺傳評估平台和優質種牛推介平台,服務全國肉牛育種工作。

西門大耳牛品種四川本地(43年育成華西牛)7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華西牛生産性能測定。

随着華西牛的選育工作不斷進行,其生長速度快、産肉多的優點将會進一步提升,為肉牛種源國産化提供重要的種質保證,滿足肉牛種業内循環需求。同時,在市場商業育種模式的不斷推動下,按照當前遺傳進展推算,華西牛再經過5至10年選育提升,其生長速度、産肉性能和屠宰性能等主要肉用指标将媲美美國、澳洲等優秀肉用西門塔爾牛群體。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謝焱認為,華西牛是種業翻身仗的代表性成果。華西牛新品種生産性能優異,與國外主要品種性能持平;核心技術突破了封鎖,研發了專門化育種芯片,并在育種實踐中應用。未來,華西牛成為我國肉牛主導品種指日可待。

李俊雅提出了奮鬥目标:到2025年,華西牛每年可提供進站采精公牛400頭左右,我國肉牛自主供種率提升到70%。到2027年,每年提供優秀種公牛将達到500頭以上,自主供種率将達到80%,實現核心種源自主可控。

隻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牛要想在三五年之内“牛”起來,并非易事。

不久後,李俊雅團隊又将回到往返了二十餘年的烏拉蓋草原。肉牛育種沒有結束,仍在路上。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麗穎 見習記者 劉趁

西門大耳牛品種四川本地(43年育成華西牛)8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農民日報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