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南甯海鮮市場現在還有嗎

南甯海鮮市場現在還有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04:23:48

南甯海鮮市場現在還有嗎?海鮮,是節日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不過,一提起去海鮮市場購買海鮮的經曆,不少人第一印象恐怕是“挨宰”個别商家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的行為,讓消費者的“海鮮大餐”吃得并不舒心海鮮市場究竟有哪些宰客套路?盡管一直是監管重點,但為何各種“潛規則”仍屢禁不絕?連日來,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展開暗訪和調查,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南甯海鮮市場現在還有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南甯海鮮市場現在還有嗎(記者暗訪南甯多個海鮮市場)1

南甯海鮮市場現在還有嗎

海鮮,是節日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不過,一提起去海鮮市場購買海鮮的經曆,不少人第一印象恐怕是“挨宰”。個别商家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的行為,讓消費者的“海鮮大餐”吃得并不舒心。海鮮市場究竟有哪些宰客套路?盡管一直是監管重點,但為何各種“潛規則”仍屢禁不絕?連日來,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展開暗訪和調查。

在白沙海鮮城,幾名攤主見記者拍照,忙用手擋住臉。

攤主的秤盤上斤兩十足,可在公平秤上一稱,居然少了好幾兩;買的時候明明是活蹦亂跳的海鮮,但還沒有走出市場全都死了……春節前夕,在南甯市多個海鮮市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親曆了攤販缺斤短兩、偷梁換柱、往袋子注水等宰客套路。

套路一:缺斤短兩“八兩秤”普遍存在

南甯市廂竹海鮮城是埌東一帶較大的海鮮市場。1月23日下午6時許,正值下班買菜的高峰期,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來到該市場。眼見生意上門,原本正在聊天或玩手機的攤主紛紛起身熱情招呼。

“斑節蝦55元一斤,要的話便宜一點給你。”一名女攤主一邊招呼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一邊用網兜将蝦撈起來讓客人近距離查看。最終,經過一番讨價還價,女攤主答應以每公斤100元的價格成交,并保證夠秤。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打算購買0.5公斤,挑好蝦後,女攤主将盛着蝦的塑料盆放到電子秤上稱重。“一斤二兩多,64元,收你60元好了。”女攤主大方地抹掉零頭,并為裝入袋中的蝦充氧。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将這袋蝦拿到市場的公平秤處,打開袋子倒掉水後過秤,發現斑節蝦一共9隻,秤上卻顯示為0.4公斤,總重量少了1/3。

随後,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找到女攤主讨說法,她沒有做太多解釋,而是從抽屜裡掏出8元退給記者。“夠秤的是65元/斤,想便宜就不夠秤,整個市場都這樣。”女攤主并不覺得自己不對,還不忘教訓記者兩句,“下次你買海鮮得問清楚了,夠秤和不夠秤的價錢不一樣”。

1月24日下午1時許,在白沙海鮮城的一個攤位前,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購買了0.5公斤斑節蝦。整個交易過程中,記者多次詢問是否足秤,女攤主幾次點頭回答:“放心,夠秤。”買完後,這名攤主發現記者走向市場裡公平秤的方向,馬上一路小跑跟上來。當着市場管理人員的面,記者将這袋蝦重新稱重,結果隻有0.4公斤。“剛才忘記去皮了,我給你補夠。”女攤主一邊解釋一邊伸手奪袋子。

“不夠秤的話,我們可以對攤主進行處罰。你們先協商,不滿意我們再介入。”市場管理人員在一旁發話。此時,女攤主才徹底“軟”了,承認吃了秤頭,并不停給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道歉,表示願意補足秤或退錢。

在江南區淡村北海港海鮮市場,缺斤短兩的現象同樣普遍存在。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随機選擇兩個攤位購買明蝦,均遭遇“八兩秤”。在其中一個攤位,記者兩次複秤後,攤主仍未補足。

套路二:偷梁換柱,活蝦被“秒死”

在廂竹海鮮市場一個攤位前,水缸裡的斑節蝦不停地遊動,用手輕輕觸碰就四下逃散。一名女攤主報價100元/公斤,她用網兜将蝦從水裡撈起,幾隻蝦馬上從網兜跳回水裡,活力十足。

眼見确實新鮮,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表示想買0.5公斤。話音剛落,女攤主熟練地将網兜内的斑節蝦倒進一個不透明的粉色塑料盆,遞給旁邊的搭檔稱重。

接下來,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看到了令人費解的一幕:該搭檔先将粉色盆裡的斑節蝦倒入一個藍色塑料盆,再将粉色塑料盆放回秤上,又從藍色塑料盆撿起蝦丢進粉色塑料盆。

一攤主正在玩“活蝦變死蝦”的把戲,把活蝦倒進裝有死蝦的塑料盆,等顧客提出“不要那麼多”時,就把部分活蝦取出,剩下的稱重。

為何不直接稱粉色塑料盆内的蝦?如此“多此一舉”讓人生疑。稱重後,記者查看粉色塑料盆内的斑節蝦,發現原本鮮活的蝦,已有大半一動不動,毫無生氣。随後,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以“蝦不新鮮”為由離開。

生猛海鮮“秒死”,并不是廂竹海鮮城獨有的現象。1月24日中午,在白沙海鮮城,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親自挑選了0.5公斤鮮活的斑節蝦。在稱重後的幾分鐘内,打開袋子一看,9隻斑節蝦隻有3隻活的,其他6隻都是死的。

對于上述情形,熟悉套路的知情人士透露,當有顧客購買海鮮如斑節蝦時,攤主會撈一大把超重的鮮活斑節蝦,放在顧客面前的空置塑料盆内,供顧客檢驗。而在稱重過程中,攤主将藏有死蝦的不透明塑料盆放上電子秤,再将撈起的鮮活斑節蝦倒進塑料盆,當消費者提出太多了時,攤主就順理成章地将鮮活的蝦放回水缸,原來盆裡的死蝦及剩下的部分(甚至沒有)活蝦則快速裝袋、打包給顧客。

套路三:袋子加水撈出蝦帶出二兩水

1月中旬,市民劉女士和幾名朋友到廂竹海鮮市場購買海鮮,并準備到附近的一家飯店加工。在該市場一個攤位前,她以180元/公斤的價格購買了兩公斤多的濑尿蝦,總共花了370元。“拿到飯店的秤上稱重時,結果從兩個袋子裡嘩啦啦地倒出不少水,差不多有一斤。”劉女士說,撈蝦稱重的時候已經把水瀝了一遍,應該不會留下這麼多水,而且連外層的袋子裡都有水,明顯是攤主偷偷加進去的。

1月24日中午,在淡村北海港海鮮市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來到一個濑尿蝦報價為120元/公斤的攤位前,讓攤主稱0.5公斤濑尿蝦。隻見女攤主用網兜熟練地在水缸裡抄了一下,就往放在秤上的不透明塑料盆裡倒。

“那麼多水,瀝下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制止了她。

一市民在廂竹海鮮市場買蝦後,發現袋子裡有不少水(畫圈處)。

随後,女攤主将網兜抖了幾下,再把蝦倒入塑料盆,最終稱重0.6公斤多,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付了75元。

該市場入口處放有兩台公平秤,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随即拿濑尿蝦去複秤,顯示有0.6公斤,看起來還算足秤。不過,當記者往市場外走時,看到白色袋子下方積了不少水,撕開一個口子,水不停地滴出來。等袋子裡的水差不多滴完後,再次将濑尿蝦拿去複秤,此時隻剩0.5公斤了。

一名曾做過海鮮生意的知情人士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賣蝦和螃蟹,如果不靠吃秤頭,就要用水或繩子來增加重量。“裝袋時,攤主會刻意多撈一些,一是想讓顧客多買,二是可以多帶些水壓秤。”該知情人士說,如果顧客覺得量太多,攤主就會用手把蝦抓出來,這樣水還留在袋子裡。一般來說,撈0.5公斤蝦可以帶出一二兩水。

“每個電子秤上或旁邊都放有不透明的塑料盆,盆裡裝的不是死海鮮就是水。”該知情人士說,還有一些更“狠”的攤主,會直接往袋子或盆裡裝水,由于消費者距離較遠,一般不會察覺。

來源丨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周如雨 趙勁松 實習生 唐藝 文/圖

編輯丨劉冬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