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端午的鴨蛋讀後感

端午的鴨蛋讀後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04:43:13

端午的鴨蛋讀後感?“系百索子五色的絲線擰成的小繩,系在手腕上絲線是掉色的,洗臉時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紅一道綠一道……”,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端午的鴨蛋讀後感?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端午的鴨蛋讀後感(端午的鴨蛋讀後感兩篇精選)1

端午的鴨蛋讀後感

“系百索子。五色的絲線擰成的小繩,系在手腕上。絲線是掉色的,洗臉時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紅一道綠一道……”

品味着汪曾祺老人的《端午的鴨蛋》享受着陣陣民俗文化的魅力,不由想起最熱鬧的端午節,心中不由湧起陣陣漣漪。

“端午節,我們那裡興挂“鴨蛋絡子”。頭一天,就有姑姑或姐姐用彩色的絲線打好了絡子……”

讀着讀着,眼前似乎浮現着孩子們挂着鴨蛋絡子,額頭上用雄黃寫着“王”字奔跑着嬉戲着……回憶着自己童年時的端午節: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帖五毒、帖符、喝雄黃酒……想想當時玩得不亦樂乎啊!

曾今的端午熱鬧而豐富,如今的呢?

作為現代都市的一員,大家都争先恐後的過起了“洋”節日。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早已被抛之腦後,扔給曆史作記錄,取而代之的是聖誕節、萬聖節、情人節……

記得去年的聖誕節,大街上,樹上都挂滿了彩色的小燈泡,孩子們都興奮的向聖誕老公公要禮物,所有人看起來都十分的充實和開心。而端午,确實在寂靜中度過的。有些人早已忘記了端午節,隻有一些老人在吃粽子小學生作文 作文人網 你也可以投稿,在給自己的小孫子孫女系百索子。而其他人已沉醉在城市的喧嚣中不可自拔。

端午寄寓着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寄寓着我們祖先的人們,寄寓着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今的端午,而今的古文明已經和現代文學産生了沖擊,緻使人們在慢慢的忘記。可是,這些文化這些民俗忘記嗎?

我們的風俗,是曆史演進中不斷沉澱的寶藏,所以我們在發展進步的同時,拾起那将被丢棄的文明吧!

去年的端午,大家丢失了傳承文化的機會,今年我希望可以看見往日的繁華。讓民俗,讓文明在我們這一代傳承、升華吧!

看到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就想到了他的《胡同文化》。在那細細長長的胡同裡,最讓人回味悠長的是那一聲意蘊高遠的“嘿”。這一“嘿”,“嘿”出了作者對北京胡同的綿長情思,“嘿”出了汪老先生閑散自由的行文風格,也“嘿”出了他對生活真味的獨特感受。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顯現奇崛,是汪曾祺散文的主要風格。

《端午的鴨蛋》就是這樣一篇既具有生活神韻又凝結着濃烈民俗鄉情的散文。

先生以“家鄉的端午”開篇,直接切題,直抒胸臆,用“很多風俗”引出下文。于是,在他的筆下,一系列端午風俗就走入了我們的視野: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等。這人有我有,人無我有的風俗,在先生看來,都成了他最珍貴的回憶。因此,行文流水,如話家常,如數家珍,于自然、平淡中,表達了對生活的真愛和對故鄉的懷想。

然而,讓先生頗感自豪的還是家鄉“著名”的“鴨蛋”。在這滿篇洋溢着深深淺淺的故鄉情緒裡,“著名的鴨種”、“善于腌鴨蛋”的高郵人、大都市店鋪裡的鴨蛋、别處沒有的雙黃鴨蛋、質細而油多的高郵鹹蛋,甚至用鴨蛋做成的“朱砂豆腐”都成為他不厭其煩并引以為自豪的表述對象。以至于對對方的“肅然起敬”和“稱道”也不屑一顧,竟然會生出“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這樣的感慨。

其實,先生的不屑并不在于此。看,一個“不過”,筆鋒一宕,那藏在心底的自豪和喜悅就悄然溢出。用“驚奇不已”和“确實是好”是遠遠不夠的,于是,“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處的發幹、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别處所不及。”等等語言躍然紙上。甚至于引用了袁枚的文字還不甘罷休,還要羅列種種吃法,并用北京的鹹鴨蛋和故鄉的鹹鴨蛋比對。“這叫什麼鹹鴨蛋呢!”八個字符,一個歎号,直白而樸素的話語,幽默而爽朗的聲音把先生對故鄉的厚愛鋪滿了整篇文章。好像先生此時已經忘記了自己雖是高郵人,但北京也是他多年居住的地方似的,全然不顧及北京人的感受。

“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這個拖着長音的“吱”字,繪形、繪色、繪神,把先生孩童時吃鴨蛋的情态出神入化般地描繪出來。既是一幅民族風俗畫,也是一曲生活的贊歌。我們從這裡窺探出先生對兒時生活的懷戀和追憶,解讀到先生對民俗文化的尊崇和敬畏,這種種情感,都源于先生在生活中對“和諧”與“健康人性”的追求的過程中。

讀到這裡,我不禁怅然而歎:先生對鴨蛋的感情可謂真也,足也,甚也。這豈止是對鴨蛋的情有獨鐘?這是對生活真味的悠然品讀,是對家鄉情懷的慨然诠釋。

端午到了,家鄉的鴨蛋又有了别樣的故事,在這裡,作者把兒時生活的影像一幕幕拉開:

端午一早,鴨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個,鴨蛋有什麼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殼的。鴨蛋殼有白的和淡青的兩種。二要挑形狀好看的。别說鴨蛋都是一樣的,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挑好了,裝在絡子裡,挂在大襟的紐扣上。這有什麼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愛的飾物。

蛋黃蛋白吃光 了,用清水把鴨蛋裡面洗淨,晚上捉了螢火蟲來,裝在蛋殼裡,空頭的地方糊一層薄羅。螢火蟲在鴨蛋殼裡一閃一閃地亮,好看極了!

小時讀囊螢映雪故事,覺得東晉的車胤用練囊盛了幾十隻螢火蟲,照了讀書,還不如用鴨蛋殼來裝螢火蟲。

兒時的生活是快樂的,兒時的生活也是永恒的。每一個細節都是記憶,每一個記憶都是懷想。那鹹鹹淡淡的鴨蛋,不正是作者對生活對故鄉的心情寫照嗎?此時,端午的鴨蛋已經成為一個意象,成為先生與往昔歲月相紐結的一個通道,将綿長的生活真味凝固在了這平淡的生活之中,從而成為隽永的回憶和懷戀。

汪曾祺認為:“風俗是一個民族集體創作的抒情詩。”寫風俗,有點懷舊,但那是故國神遊,給人是慰藉,不是悲苦。因此,民俗的多姿、平凡的生活、兒時的影像在他的筆下顯示出了獨具風格的魅力。而他那簡約、傳神、清新、鮮活的語言特點也給我們帶來了生活和藝術的享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