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創業企業高管簡曆

創業企業高管簡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9:09:47

姚曉菲最近正準備申請個新微信,用來發跟“融貫電商CEO”身份更相符的内容。她現在的微信朋友圈,顯得太放飛自我了、生活的感悟及照片的内容占了一半以上。為此,品牌公關部的同事建議了她好幾次,但她認為真實或許是她更想堅持的,沒有什麼比真的東西更有力量。

回想2014年底,A輪剛剛開始融資時,她為了找到保險的資源,背着包一半英文一半中文地在上海見到了平安集團的董事長馬明哲,“馬總,我的商業模式最終是保險閉環,所以我邀請您做個跟投方,2000萬人民币。”這種率真的性情把馬明哲逗笑了,“您都見到我了,難道隻要2000萬嗎?”

2011年,在倫敦用着黑莓手機的姚曉菲預感中國信息化及數字經濟的機會要來了。辭職回國後,帶着“無知者無畏”的心态進入了醫藥流通流域,她想重構供應鍊,改變這個行業效率低下、模式缺陷等痛點, 更重要的是要創新出真正能為百姓提供安全、有效、經濟、可及的好藥服務模式,并能滿足多層次人群的醫療服務保障。于是她于次年創辦了融貫電商。

8年時間過去,融貫電商獲得過多輪融資,體量已跻身獨角獸。在這8年裡,姚曉菲碰過很多壁,遇到過很多棘手的問題,但她一直保持堅定,堅持初心。

這種初心,打動了很多人,也做成了很多事情。

初心之下,一個個奇迹正在發生。

成功,源自對事物本質的極緻探究

沒有什麼成功是輕而易舉的,而所有成功要素的背後必有執着二字,姚曉菲的執着則源于對事物本質的忠實、對發展規律的忠實以及對自己的忠實。

在小時候,姚曉菲就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是77屆大學生,對她很嚴格。雖然她的成績一直都是第一,但父母卻從不表揚她。在小學期間她會将整個語文課本從頭到尾都背誦了下來。長大後, 父親還常說:“你現在記憶力好,都是當年讓你背書積累的”。

在6年級時,姚曉菲有次忍不住想挑戰父母的權威,她質問父親,“我為什麼從來沒有受到過你的表揚?”

父親告訴她:“曉菲,你考第一是應該的,考第二是萬萬不應該的。”

過去了很多年,再回憶起這些兒時的經曆,姚曉菲覺得,嚴苛的家庭教育讓她習慣了“忠言逆耳”,更多的是培養了她在學習上的嚴謹、獨立和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及目标,“我其實還是一個讓父母驕傲的人,隻是父母從不表現出來而已。”姚曉菲說。

出生于80年代的姚曉菲,對于家鄉的話題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因為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她過幾年就會換一個地方,父母調動到哪,哪裡便是她的家

“可能大多數人都有一個故鄉,但我很難定義。有的時候我挺羨慕一些朋友,他們走到哪個街道哪個胡同,或者有些人到過年的時候回去哪個村莊,他們就會覺得特别有歸屬感,就像是又回到最初的自己。但我沒有,我覺得其實是挺遺憾的, 沒有特别濃重的鄉愁。”姚曉菲說。

在對一個地方完全割裂,再馬上融入到另一個地方的這種流動中,環境變化很大。但每轉學到一個新地方,姚曉菲都會很快脫穎而出,不僅成績再次名列第一,也會成為小群體裡的領導者,而且對周圍的事物一直保持着強烈的好奇心。她會對很多問題刨根問底,一再的思考為什麼。

也正是這種對事物本質極緻的探究精神讓姚曉菲有了一顆強大的内心,獨立、果敢、堅強等所有與成功相關的底層品質都根植在她的内心裡,也造就了她勇往直前的心态。

在初中畢業以後,姚曉菲遵循父母的心願,去了英國念書。童年的經曆和她個人的一些特質,使她可以很快的适應一個新的環境,即使到了萬裡之外的英國,她也适應得很好。

在英國讀高中時,她對社會學産生了興趣,如何通過文化、制度、政治、宗教、哲學等去解釋社會現象還是滿足她很多深度思考的愛好和求知欲。

她的好幾篇社會調查作品拿到了年級最高分,如《Women At Work》,《馬克思和韋伯的階級論》等文章更是在全校傳閱,備受贊譽。

在後來創立融貫電商後,這種通過現象追溯本質和規律的思考方式一直是姚曉菲的思維邏輯并一直堅持認為“一線”産生真理,先理解合理,再讓“不合理”合理。比如在開創“批零一體化”服務型“菲加藥房”這個項目之前,她帶着團隊去三四線城市做了大量的調研,其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三四線城市的中老年人,希望在藥店這個場景獲取到服務的第1個關鍵詞是什麼?

調查之前,很多人想到的是專業或價格。但在調查之後,第一個關鍵詞卻是“關愛”。

英國時期,姚曉菲先後進入英國華威大學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本科及碩士學位。在這一期間,她沒有想到過以後會創業,也對未來沒有明确的構想,隻對未來有這樣一個認識:“無論我進入到哪一個領域或加入哪一個平台,都會成為一個leader,并要lead 偉大的創新。”

在臨近畢業的時候,周圍的很多同學進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投行,而姚曉菲對“那種純數字的東西,純賺錢的東西,我覺得我沒有那麼大的成就感和興趣”,就進了寶潔公司的英國總部工作。

在這家世界500強知名企業,作為高級财務管理者,姚曉菲連年獲得Rating 1、全歐洲TOP 5%,所主導項目多次獲得寶潔歐洲和全球傑出項目獎。

創業企業高管簡曆(帶領獨角獸企業一路向前)1

(圖為姚曉菲在某場論壇上)

在寶潔工作的多年時間裡,寶潔也帶給了她很多東西。除了超常規的快速輪崗、晉升,全球化的視野、對領導力的理解、對戰略,品牌,産品及供應鍊的理解,這些點讓姚曉菲受益無窮。

在後來融貫電商創業的過程中,對行業本質的洞察,尊重産業的獨特性和複雜性的理念貫穿了戰略及所有項目的運營和決策過程。

“為什麼我們現在做這個事情,我天生就會對産業互聯網更加理解,會尊重它的複雜度,或對産業本身的深度理解和它的發展規律。你不能拿另一個産業來套這個産業,因為每一個産業,尤其是傳統行業,比大家想的要深的多得多。無論在品牌的信任建立上,還是在營銷上,還是在渠道的話語權上,它和快消品相同也不相同。你要把供應鍊都畫起來,好像都是那麼回事。但是你在真正操作的時候,藥品和快消品其實是大不一樣的。對于産業,要基于理解和洞察,充分解構重構才能真正創新。對于未來, 更是名詞都會變為動詞, 商品即服務,不隻是效率,更是效果。”

堅守初心,做最真實的自己

如果說對事物本質的極緻追求造就了她通往成功的一顆堅毅的心,而“初心”二字,則使姚曉菲在原本艱辛的創業道路上獲得了許多貴人的支持。人們都說,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卻可以走的很遠。在醫藥這個複雜的鍊條裡,在諸如頭部互聯網企業都要去不斷試錯并不斷改變模式的賽道裡,她卻始終堅持着創業初期最本真的對行業的理解與執着,也凝聚了行業裡最具影響力的人。

姚曉菲很委屈,在很多場合,她都反複解釋,“我們從來不認為我們是一家醫藥B2B平台,我們更多的是在做重構供應鍊或産業升級的事情。

外界的這種誤會有一定的緣由,因為融貫旗下“我的醫藥網”是行業最早的第三方B2B平台之一,也一直引領此領域的創新,并是一個唯一交易額過千億級别的平台。

2011年的夏天,姚曉菲帶着很大的好奇心回國了。闊别10多年後又回到這裡,她想利用自己的所學,在某個領域給這個社會帶去一些改變。

在經過一些訪談和調查後,醫藥領域進入了她的視線。醫藥領域效率很低,模式也有根本性的缺陷,鍊條很長,利益相關方也太多,“行業太落後了”,她聽見很多人都發出了這樣感歎。

行業的落後就意味着商業的可能性。姚曉菲想,是否能利用科技去升級行業的模式和效率?從供應鍊切入,然後走到C端及支付端?

“千萬别,這個行業太複雜了,這趟混水不好趟。”很多行業前輩勸阻過她,這些前輩中有些還是這個行業的政策制定者。

姚曉菲想,“這個行業太重要了,肯定會有人來改變它的,那個人為什麼不會是我。”

2012年,融貫電商誕生了,推出的第一個品牌“我的醫藥網”定位于第三方醫藥醫藥全産業鍊整合服務平台。

在項目早期,“我的醫藥網”先在北京和湖北兩地做了試點,團隊發現,把行業藥店和診所的一些零售藥品放在線上做采購的話,需求還是很旺盛的。但是從盈利模式上來看,融貫這一時期想做的事是搭建起行業流通的基礎設施,雖然GMV在創業幾年後就高達幾百億元,但融貫仍堅持“零費率”。雖然很多友商都開始“雁過拔毛了”,但融貫堅持了初心。

創業企業高管簡曆(帶領獨角獸企業一路向前)2

(圖為融貫電商内部)


不過這時,在企業巨大的開支下,作為創始人的姚曉菲不得不去引入外部的投資方,背着包去融錢去了。

2014年,在北京、上海、深圳,姚曉菲見了一些投資機構。不同的投資機構給她的反饋差别很大。整體上,投資人還是帶着消費互聯網思維及流量思維來看醫藥産業發展模式的創新。

但其中一家知名投資機構給她的反饋卻大相徑庭,這家基金合夥人給了她一個很積極的評價。首先姚曉菲之前的背景看起來跟藥品不怎麼相關,但藥品在供應鍊上和快消品上其實是有很大相似性的,她是占有很大優勢的;其次就是認為融貫未來會觸達到C端的商業模式,她是寶潔出來的,天天研究消費者心理,“對C端是天生有手感的。”

對這家基金來說,項目是好項目,但當時阿裡健康已經在開始做融貫做的事情了,就放棄了對融貫的投資。

摯信資本、平安集團、複星、華蓋資本等機構被姚曉菲的初心及融貫多年來迅猛的發展勢頭吸引了。摯信資本很快給融貫出了 TS(投資條款清單),然後平安創投、複星連續多次追加投資。

2017年平安創投和華蓋資本領投了融貫數億元的C1輪融資。回憶起面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時,姚曉菲想起當時自己的單純就想笑,當時她開口就說得很直接,“我隻想找個懂保險的做跟投方,我隻要2000萬”。

5年之後,不忘初心、達觀不屈

“天地為什麼能長久?因為天地不是為自己而生存,而是為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而存在,所以天地能長久共存。‘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這始終是姚曉菲的戰略堅守和最真實的底層價值觀。

“變化是必然的,不僅是事物,也意味着流程,這些力量不是命運,而是軌迹,必然而然。要在不确定性中尋找确定性,并利用不确定性創造機會”。在整個采訪過程中,我對她的這種底層邏輯和深刻思考感到震撼。

看似這些與創業無關,但這背後飽含了對初心的堅守、對事物本質的極緻追求、對自己内心的真實追求以及對産業互聯網發展邏輯的深刻理解。

2019年11月末,在融貫電商北京東方梅地亞中心的總部大樓裡,我第一次見到了姚曉菲。在辦公區域的過道上,她手裡抱着筆和本,邊走邊說抱歉,至少說了6次,原因是她連續開了幾個小時的會,采訪時間離約定的晚了幾分鐘。

辦公區域的文化牆上,時間軸記錄了融貫自2012年以來的創業成績。8年過去,融貫電商現已搭建起涵蓋 "我的醫藥網"和"菲加雲-SaaS雲藥房系統"兩大核心業務體系,截止2018年底,平台交易規模突破1000億,并已幫助100餘家醫藥工業企業、2600餘家醫藥商業企業及超過27萬家藥店終端、診所及醫療機構實現“互聯網 ”的戰略升級。

創業企業高管簡曆(帶領獨角獸企業一路向前)3

(圖為融貫電商辦公區域的文化牆)

在融資上,融貫電商獲得了來自平安創投、複星資本、華蓋資本以及摯信資本等頂級投資機構的A、B、C1輪融資,已成長為醫藥電商垂直領域高估值的頭部企業之一。

然而,這些數據卻不是融貫身上最大的亮點,融貫最大的亮點是不忘初心,從供應鍊切入,逐漸延展到C端和支付端,在模式上完成閉環,最終實現對大健康産業的重構升級。但在一些美元基金的眼裡,這個模式太複雜了,他們對姚曉菲說:“你幹脆就直接說你對标什麼公司,在什麼時候能達到什麼數據,我們給你1億美金,你去做就行了。”

姚曉菲聽到這樣的話會感到無奈,會跟對方認真的說,“你們要尊重産業本身,要有對這個産業的真正理解。”每次這樣的事情發生後,她身邊的同事和朋友便會勸她,“曉菲,你不要試圖去教育投資人,你犯不着,也沒必要。”

作為創始人的姚曉菲,對産業的重構過程有一個宏觀的認識:“當變革的時機到來的時候,産業一定會發生很多變化。在一系列的變革中,一定會時勢造英雄,在大健康領域一定會造出英雄的。一定會有公司和個人領袖來引領創新,可能是A,可能是B,也可能是C。無論是哪一家,産業的重構一定會發生,但我相信一定是我們”

對于5年後産業的發展趨勢,姚曉菲說了自己的三點判斷:一是醫藥流通的供應鍊會得到重構,需求側及供給側會在支付創新的驅動下完成更高效和個性化的匹配和更優化的體驗,并滿足多層次醫療服務保障。

二是未來大健康産業會更加的國際化,她例舉了今年9月印度的一個仿制藥招标進入“4 7”的采購名單的事情,并将其評價為行業國際化的标志性事件。

三是未來大家對這個産業的關注度會發生N次方的增長,更多的人才、資本和玩家會以更強烈的姿态湧進這個産業。

對于5年後的自己,姚曉菲給自己的寄語是:

不忘初心,達觀不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