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視頻也給大家說了出現長期胃疼、打嗝、嗳氣、發酸比較明顯,要去做胃鏡,但有的朋友去做胃鏡後,就發現報告單上寫着"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就開始擔心,生怕自己胃部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其實這種擔心是多慮的,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也叫做淺表性胃炎、彌漫性胃炎,通常發生在胃窦部。
在電子纖維胃鏡下,隻要胃部粘膜有些發紅的炎症表現就可以稱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了,但許多人并沒有特别明顯的表現,隻是感覺腹部稍有不适。
既然有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肯定也有慢性萎縮性胃炎。那麼這兩者有什麼異同呢?
病理性質不同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黏膜上皮和腺體發生萎縮,數目減少,黏膜變薄,基層增厚,并且伴有不典型的腺化增生。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不會出現胃粘膜上皮和腺體萎縮,它是由慢性炎症細胞比如,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為主的炎症,根據病變部位可分為胃體炎、全胃炎、胃窦炎等。
病理因素不同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主要是由于幽門螺杆菌感染、膽汁和十二指腸液反流而引起。
慢性萎縮性胃炎除了這三者之外,還與煙酒飲食、缺鐵性貧血、體質免疫、遺傳因素、放射性、金屬鉛等有關,也可以由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發展而來。
症狀輕重有所不同大多數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并沒有十分明顯的症狀,其實有症狀也隻會出現一些腹痛或者腹部不适。如:惡心嗳氣、腹部飽脹、消化不良等。
而慢性萎縮性胃炎會出現胃部脹滿、腹部隐痛,燒灼樣疼痛、反酸、燒心、身體消瘦、貧血等症狀。
預後不同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的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可以不用采取治療,平時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過一段時間就會自己痊愈。
而慢性萎縮性胃炎容易引起胃出血、胃潰瘍等并發症,并且嚴格來說它屬于癌前病變,發生癌變的幾率很高,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我們平時該怎樣預防這兩種疾病?注意要養護自己的胃功能,少抽煙、少飲酒、少吃生冷油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
最近暴飲暴食,減輕胃腸道負擔,脾胃不好的人也可以采用少吃多餐的方法。
#超能健康團##胃##頭條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