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肺癌康複圈
經常有覓友在後台留言問科普君這個問題:沒有基因突變,真的沒有藥物可用了嗎?從目前已上市的靶向藥物來說,靶向藥都是針對有相應基因突變的靶點,比如EGFR抑制劑就是針對有EGFR基因突變的患者,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科普君給大家帶來一個稱得上是“傳奇”的故事,一個找不到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隻是通過化療和一代靶向藥,堅強而又曲折地活過了20年。
1995年,因為久治不愈的咳嗽,阿瑞莎被确診為肺腺癌。她不怎麼抽煙,隻有短短不到一年的吸煙史。被診斷的時候,她的肺癌已經是IIIA期(局部晚期)了,當時的腫瘤位于左肺。這一年阿瑞莎隻有45歲。
如果按照目前的臨床指南,她首先需要手術切除,然後進行化療。但在當時,醫生隻是給她做了左肺下葉切除手術,并沒有采取其他的治療。
四年之後的1999年,因為咳嗽不止,阿瑞莎去醫院複查發現了腫瘤複發,這次右肺也發現了腫瘤組織——肺癌轉移了。
她接受了化療,使用的藥物是紫杉醇和卡培他濱,化療穩定住了病情。非常幸運的是,一直到2003年,她的情況都很穩定,疾病也沒有什麼進展。而就在疾病進展的2003年,一代靶向藥吉非替尼在美國上市了,當時藥物上市的時候還沒有完全了解清楚相應的EGFR靶點,也就是說當時隻知道易瑞沙療效好,但并不知道到底對哪些人群有效果。一聽到新藥上市,阿瑞莎就直接就開始服用了。
在現在看,當時相當于“盲吃”一代靶向藥的阿瑞莎,肺癌的情況得到了部分緩解,很多症狀都得以改善,療效不錯,保持了挺長時間。
進展2009年,她又開始有症狀了,醫生通過影像學檢查發現了疾病的再一次進展。這時候,在醫生建議下,她停掉了吉非替尼,開始用培美曲塞進行化療。這一次她沒有那麼幸運,僅僅穩定了幾個月之後,又出現了進展。
這一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大名鼎鼎的IPASS研究,明确了吉非替尼能否産生療效取決于患者EGFR的突變狀态。也就是說,隻有患者通過基因檢測明确了腫瘤細胞存在EGFR基因突變,使用靶向藥物才是有效的。
可能是研究結果剛剛發表,這個事情在當時并沒有馬上在臨床上應用,即使現在大家都知道,選擇靶向藥物前需要做基因檢測。當時的阿瑞莎依然沒有做基因檢測,主治醫生還是讓她繼續服用吉非替尼。非常不可思議,這一次疾病的進展又被靶向藥緩解了,而且一直到2012年都沒有進展。
2012年,堅持複查的阿瑞莎身上又發現了腫瘤的進展,這已經是第四次進展了。阿瑞莎也習慣了病情的遷延反複,但好在這次并不嚴重,也沒有出現相應的症狀。直到這個時候,主治醫生才給阿瑞莎做了穿刺,針對EGFR的常見位點都做了檢測,包括L868R、L861Q、19外顯子缺失、G719X、T790M、S768I、20外顯子插入等。
很奇怪,基因檢測并沒有發現任何突變,這種情況下,醫生還是讓她繼續服用吉非替尼。
意外兩年之後,疾病進展速度加快了,阿瑞莎也出現了明顯的症狀。當時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她的基因特征,醫生重新穿刺活檢,把當時肺癌可能出現的基因變異都測了一遍,包括EGFR、ALK、ROS1、BRAF等,依然沒有發現有任何突變。
醫生好像也和這個病人 “杠”上了——所有的基因靶點都沒有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怎麼可能就憑借兩次化療和一代靶向藥能活了這麼久呢?為了解決這個疑問,她的主治醫生把阿瑞莎的手術标本和幾次穿刺的标本都取了出來,做了全基因組測序。
醫生拿到了結果,發現了一個相當異常的情況——阿瑞莎沒有常規的突變,但是EGFR基因中有兩段18-25外顯因子的重複變異,這個外顯因子突變,就是下面圖中的紅色部分,正常人(上面)隻有一個,阿瑞莎(下面)有兩個,出現了重複。
這種情況之前隻在腦膠質母細胞瘤中出現過,在肺癌患者中從來沒有遇到過攜帶這種基因的患者。所以阿瑞莎成為了第一個被報道的TKD-EGFR突變(18-25外顯因子重複突變)的肺癌患者。
後來,阿瑞莎堅持服用了一段時間的吉非替尼之後,出現了T790M的突變,2015年的時候,她已經入組了當時奧希替尼的臨床試驗。
截止到2015年10月,《JTO》(《胸部腫瘤學雜志》)把阿瑞莎的案例報道出來的時候,她已經活了20年。我們不知道她現狀如何,如果現在她還活着,應該就已經70歲了。
編後在世界範圍内,像阿瑞莎這種晚期肺癌患者能夠曲折挺過20年的情況并不多,更何況她隻是依靠一代靶向藥和化療。學術期刊無法描述患者的堅強,單從曲折的抗癌過程我們就能感受到晚期肺癌患者的不容易。
看完這個故事,科普君有幾點想和大家分享:
1、故事看完,我們知道原來阿瑞莎并不是找不到基因突變,隻是當時醫生隻做了常見位點的檢測,沒想到阿瑞莎的基因中攜帶的是一個新的突變位點。
随着檢測技術的進步和臨床應用的提高,我們對基因的認識也更全面,更多的腫瘤驅動基因将被發現,研究者們也将創造出更多可以精準打擊腫瘤細胞的藥物。
2、關于耐藥,這是一個醫生和患者最頭疼的問題。但在肺癌的治療領域,關于棘手的耐藥、複發轉移這些問題,我們目前的臨床治療很多情況下也是在摸索着往前走,有時候我們要依靠新上市的藥物,但有些時候常規治療手段也可以達到長生存的效果,阿瑞莎曆經數次複發進展,仍堅強的活過了20年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嗎?
為了避免耐藥,有些患者會在一代、二代、三代靶向藥之間輪替使用,有些患者則是靶向藥和化療藥交替使用。
3、阿瑞莎艱難曲折的抗癌之路是一種“奇迹”,相比阿瑞莎生活的年代,目前醫療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癌症患者在确診後的治療都将更科學化和精準化。也許你目前面臨疾病的困擾,希望當你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能帶給你力量,堅持對生命的希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