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城市?中國網5月17日訊(記者 肖冰)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經濟增長極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省市26個城市組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被李克強總理寄予厚望:長三角地區将推進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構建以鐵路、高速公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為主通道的綜合交通體系,促進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城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國網5月17日訊(記者 肖冰)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經濟增長極。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省市26個城市組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被李克強總理寄予厚望:長三角地區将推進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構建以鐵路、高速公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為主通道的綜合交通體系,促進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城市群無創新能力就不可持續發展
6年前,國務院批準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區域面積21.07萬平方公裡。根據規劃,長三角以上海為核心,區域内25個城市被分為核心區和輻射區。并形成以上海為核心,沿滬甯和滬杭甬線、沿江、沿灣、沿海、沿甯湖杭線、沿湖、沿東隴海線、沿運河、沿溫麗金衢線為發展帶的“一核九帶”空間格局。
目前,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國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鎮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但從自然資源分布來看,長三角地區資源儲藏與其他地區相比并無優勢。為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指出,推動長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一要打造改革新高地;二要争當開放新尖兵;三要帶頭發展新經濟;四要以生态保護提供發展新支撐;五要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
作為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外來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城市群應當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沒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新動力,就不可持續發展。相信成為“排頭兵”的長三角城市群将大有可為,繼續占據經濟霸主地位。
在上個月舉行的《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2016》發布座談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範恒山指出:“城市群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為我們提供發展的支撐和平台,并從整體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有利于集聚資源要素來推動創新,優化空間布局,促進區域乃至整體的協調發展。”
工信部通信發展司綜合處處長謝全認為,城市群中,大城市與中小城市應增加聯系,“在提出都市圈後,我們要更好的解決中小城市的發展問題,要創造條件建立核心大城市與中小城市在資源、産業、交通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十三五”期間增強19城市群的建設
伴随城市群崛起,中國傳統的省域經濟和行政區經濟逐步向城市群經濟過渡,城市群的區域增長極作用越來越明顯。
自《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發布以來,國務院已經批複3個跨區域城市群規劃,分别是長江中遊城市群、哈長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
5月4日,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發布《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使得成渝地區成為繼京津冀、長江中遊城市群之後,第三個發布規劃的國家級城市群。《規劃》提出,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将基本建成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态環境優美的國家級城市群。未來的成渝,不再是一座城市的單打獨鬥,而是一個城市群的抱團發展。
國家發改委網站5月3日發表的新聞稿中提及,北部灣、中原等城市群規劃也會被納入今年的年度工作安排中。
而《哈長城市群發展規劃》于今年2月報國務院批複同意,努力将哈長城市群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和競争力、宜居宜業的綠色城市群。
可以看出,未來中原、哈長等城市群也有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城市群的聯動發展,将為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實現做出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十三五”規劃中,國務院提出将在“十三五”期間建設19個城市群,分别為: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提升山東半島、海峽西岸城市群開放競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展壯大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遊、成渝地區、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引導北部灣、晉中、呼包鄂榆、黔中、滇中、蘭州-西甯、甯夏沿黃、天山北坡城市群發展,形成更多支撐區域發展的增長極。
對于未來城市群建設的重點,有專家分析,應重點推進六大一體化,即區域性産業發展布局一體化、城鄉統籌與城鄉建設一體化、區域性市場建設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環境保護與生态建設一體化、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一體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