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南海上一向名不見經傳的南沙群島牛轭礁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主要原因是菲律賓派軍機非法闖入我國九章群礁海域,拍攝了不少停泊在牛轭礁潟湖内正常休息的我國漁船。于是菲律賓軍方在輿論上大肆宣揚,說我們“侵犯”了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這真是倒打一耙。南沙群島及其九章群礁自古以來是我國固有領土,“海洋專屬區”跟菲律賓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在記者會上明确表示,牛轭礁是我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該礁及其附近海域向來是中方漁船的重要作業區和避風點,中方漁船在那裡作業、避風合理合法。菲方應該客觀正确看待,立即停止無端炒作,避免對兩國關系和南海和平穩定大局造成負面影響。
軍事外交方面的事不是本文讨論的主題,我們隻要知道“自古以來……”就行了。說說“牛轭礁”的“牛轭”。
牛轭,一種農具的名稱,形狀像一個“人”字形,大約有半米見方長,兩棱,耕田或拉東西的時候農人就把它架在牲畜的脖頸上,一般與犁、铧配套使用,也可用于套在牲畜脖子上防止走脫。牛轭是牛犁地時重要的工具之一,有了它,牛就有使勁的立足點。
傳統的牛轭都是樹木制作而成的,找個“人”字形的樹杈,削去樹枝樹皮,挖榫頭,鑿洞眼,然後結合起來,就是一件簡單的勞動工具,非常牢固,随着社會發展,也有用金屬制作而成的牛轭。因為其造型的特點,一些“人”字型的物品都被稱為“牛轭**”,比如這次南海上的“牛轭礁”,從衛星地圖上看,該島礁宛如一個形狀規整的牛轭,一頭巨牛拉着它在碧波蕩漾的南海上拓荒耕耘。除此之外,還有“牛轭河”“牛轭湖”“牛轭麓”“牛轭草”……等等,都是因為長得像人字形的牛轭而得名。
牛轭因為是一種相對小衆的農具,并不為太多人所熟知,知道“牛轭”的“轭”字讀音的人更是不多。黟縣地處皖南農業地區,耕牛是重要的生産資料之一,當然也離不開牛轭,所以“牛轭”這個詞在黟縣話裡是有的,而且與标準名稱是一緻的,隻不過讀音與“硬”字黟縣話發音更接近。和其他很多黟縣話一樣,“牛轭”這個詞會讀不會寫,這次“牛轭礁事件”無意中幫助筆者破解了這個困惑。
随着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很多傳統農具逐漸被現代農機所代替,現在知道木制牛轭的人恐怕不多了,牛轭将慢慢消失在曆史長河中,如果不是這次的“牛轭礁事件”,可能“牛轭”這個詞已經沒幾個人認識了。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有很多曾經喂過牛的人家,還保留着牛轭,即使牛不在了,但牛轭仍挂在牆上,成為中國幾千年傳統農耕文明的見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