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的胸痛具體在哪裡?不少人都有這種經曆,自己身體一直很好,可有些時候突然就會感到胸口痛,呼吸不上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心梗的胸痛具體在哪裡?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不少人都有這種經曆,自己身體一直很好,可有些時候突然就會感到胸口痛,呼吸不上來……
為什麼會胸痛? 是不是心髒出了問題?
會不會猝死?
突然胸痛應該怎麼辦?
今天小康妹兒就來給大家講講關于胸痛那些事,當胸痛發生了,我們該怎麼做,又該如何預防……
01
什麼是胸痛?
它不僅僅是胸部的疼痛
據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内科陶劍虹主任介紹,胸痛不僅僅是胸部的疼痛,它包括胸廓、上腹部、上背部、咽喉、下颌部、肩膀、上肢部位的疼痛和不适。而有一些嚴重的疾病,胸痛的時候還伴有肩背的疼痛、牙齒的疼痛。甚至有少數人沒有胸痛,隻是牙齒痛,或者有不同表現。
而“痛”,除了非常疼痛以外,還包括胸悶、有壓迫感、有緊縮感、有飽脹感、嗳氣、不适等等,這些通通稱之為“痛”。
所以說胸痛包括的範圍比較廣泛,痛的性質也很多。
02
這8種是胸痛最常見原因
粗略統計,有30餘種疾病都可能引發胸痛,以下8種較為常見。
心梗
心梗是心肌梗死的簡稱,是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的簡稱)的嚴重類型,指的是心髒供血血管(冠狀動脈)發生急性閉塞所導緻的心肌進行性壞死,典型表現為:
胸骨後或心前區劇烈疼痛伴壓榨感或緊縮感(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在胸口或繩子箍着胸口)、大汗淋漓、瀕死感;
此外,部分患者也會出現一些非典型表現:
牙痛、上肢痛、腹痛等,心梗嚴重者可發生暈厥、猝死。所以當疼痛或不适出現時,應警惕心梗。
肺栓塞
肺栓塞是一個沉默的殺手,病在腿上,害在肺上。大多數患者有靜脈曲張或肺上血栓形成,下肢靜脈的栓塞掉了,随血液流動到了肺上,就會引起肺栓塞。嚴重的肺栓塞,也有生命危險的。
陶劍虹主任表示,長期卧床的老年人,坐長途火車和飛機的以及長時間打麻将等人群,是高危患病人群。症狀表現為劇烈明顯的持續胸痛,同時有少數會咳嗽、咯血,另外還有呼吸困難。
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胸痛的發病年齡最高是70歲左右,高血壓的老年人是最常見的(尤其是血壓控制不好的老年人),當然,也有一些遺傳疾病的青年患者。
發病時出現心前區或胸骨後突然劇烈疼痛,疼痛呈燒灼樣、撕裂樣、刀割樣,向頭、頸、上肢、背、腰、中下腹、下肢放射。
氣胸
髒、壁層胸膜間出現氣體即氣胸。胸片表現為髒層胸膜的細線外沒有肺紋理,且透亮度增加,但是否能看到取決于胸片的質量及氣胸量。
突然發生壁層胸膜疼痛和呼吸困難應考慮自發性氣胸,也包括肺栓塞。這些情況可能發生在沒有肺部疾病急性事件的患者中,或者是作為潛在肺部疾病的一個結果。
肺炎、胸膜炎
胸痛以咳嗽或深吸氣時加重,多伴有發熱、咳嗽、胸悶,遵醫囑用抗感染藥物後症狀可緩解。
肋間神經痛
常由帶狀疱疹引起,多表現為胸背部、腰部針刺痛,疼痛持續數日,伴有集簇性粟粒大小紅疹,疹子往往僅出現在身體一側。
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胸痛,這是由于心包的兩層衣服之間,也就是髒層和壁層發生了摩擦而導緻。
因咳嗽、深呼吸、變換體位或吞咽而加重,可放射到左肩、背部、頸部等處,坐着身體前傾就會感覺舒服一些,因為這種體位可減輕對心髒及鄰近髒器的壓迫。如果心包的兩層之間發生了大量液體滲出,會壓迫心髒。
肋軟骨炎
多發于25~35歲成年人,女性居多,好發于胸骨旁第2~5肋的軟骨交界處,它是肋軟骨的非特異性、非化膿性炎症,大多與慢性勞損等相關。
肋軟骨部位可出現腫脹,局部壓痛明顯,疼痛劇烈的向後背肩胛部或側肩、上臂、腋窩處放射,深呼吸、咳嗽、活動、挺胸與疲勞後疼痛可能加劇。
03
必要時能救命
胸痛中心速度收藏
有些高危胸痛的死亡風險比較高,當你出現以下症狀時,需要趕快就醫。
如果胸痛患者出現上述高危表現時,請立即撥打120急救。如果患者已經暈倒或者昏迷,請立即撥打120後再進行心肺複蘇,直到患者恢複呼吸或者急救車來到。
此外,為了降低胸痛患者确診時間、争取最佳治療時間,提高存活率,縮短住院時間,改善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目前,成都有21家胸痛中心。
你可以打開【微信小程序】→【搜索“胸痛中心急救地圖” 】 →【點擊查看或搜索周邊已通過胸痛中心認證的醫院】→【了解醫院簡介以及路線、時間預估等】,同時可以直接撥打120急救電話。
此外,點擊【急救常識】,還能了解胸痛急救知識及心梗術後康複要點,讓大衆和患者及家屬能夠掌握一些急救方法和應急常識。
04
預防胸痛
從這7個生活細節入手
為防止悲劇發生,防勝于治。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改變生活方式,提前預防:
控制血脂和體重
高血脂是冠心病、心梗發生的高危因素。一般将“壞膽固醇”控制在(0.2~4.11毫摩爾/升))内即可,但“三高”患者及吸煙的人應控制在2.6毫摩爾/升内。
注意飲食
建議以水果、蔬菜、豆類、堅果、種子、植物蛋白、含脂肪高的魚類為主的飲食,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最佳飲食方案。
尤其要注意“六個少吃”:少吃加工肉類、少吃飽和脂肪、少吃反式脂肪、少吃膽固醇、少吃鹽和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
戒煙戒酒
煙酒是心血管疾病的明确誘因,無論是煙還是酒,最安全的劑量都是“0”。因此,建議戒煙戒酒,并遠離二手煙。
平時規律參加體育鍛煉
平時規律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生活的地方要經常通風換氣。流感季節、季節冷熱交替之時,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補水
缺水容易導緻血液黏稠,增加栓塞或心梗風險。健康成年人每天應喝1500~2000毫升水,建議的飲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把每天的飲水量分配在一天中喝,每次200毫升左右。平時沒事也随手喝一點,吃飯的時候也可以适當喝點水。
警惕高危時段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每日清晨6點至10點,是冠心病、心絞痛和心梗的發病高峰。晨練不要太劇烈,注意及時增加衣服,以減輕冷空氣對血管的刺激。
定期體檢
除了心電圖、抽血化驗外,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心髒彩超、冠狀動脈CTA、動态心電圖等檢查。
編輯 | wendy
監制 | 清清
審核 | 藍岚
圖片來源 | 123rf
部分内容來源:健康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