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40歲疝氣治療法

40歲疝氣治療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22:55:17

專家簡介:董擂,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外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從事肝膽胰脾、胃腸等消化道良惡性疾病、甲狀腺腫瘤的診治及肥胖糖尿病外科治療,尤其擅長膽系疾病和各種疝(腹股溝疝、切口疝、複發疝、巨大疝、複雜疝、食道裂孔疝)及甲狀腺腫瘤的微創和開放手術治療。在大連市率先應用免氣腹技術成功實施了腹腔鏡無張力疝修補術。甲狀腺術中能夠熟練應用喉返神經監測儀及納米炭技術,極大降低了喉返神經及甲狀旁腺損傷發生率。2015、2016年均獲得大中華區東北三省腹腔鏡疝修補手術視頻二等獎。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肥胖和糖尿病外科醫師委員會青年委員。遼甯省免疫學會消化免疫專業委員會委員。2014年于美國西北大學紀念醫院和杜蘭大學醫學中心訪問學習。

疝氣通常是指人體組織或器官的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人們常常患的疝氣的種類有很多,諸如臍疝、腹股溝直疝、斜疝等等。複發疝是指曾因疝氣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後,再次複發的疝。

疝氣為什麼容易複發?

傳統的疝修補術手術時沒有使用疝補片,隻對疝囊進行結紮,因而存在術式上的缺陷,術後患者腹膜張力比較大,術後容易出現複發;近幾年已很少開展,取而代之的是置入 “疝補片” 的 “無張力疝修補手術”,術後複發率也有了明顯的降低。

老年患者腹壁組織薄弱,加之大多數老年人常伴有其他髒器疾病,或進行腹壓增大的活動,如用力排便、體力勞動等,導緻腹内壓增高,疝周圍組織薄弱,增加原已複位的疝再次脫出的幾率。這也是老年人或中青年術後到老年時,疝氣又複發的重要原因。

疝缺損比較大的患者,或者合并存在斜疝、直疝等不同類型疝的複雜疝患者也容易複發。

有些患者治療時沒有在正規醫院治療,手術也不規範容易導緻再度複發。

複發疝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包塊是複發疝的最常見症狀之一。包塊是指之前做疝手術的地方,出現的突起腫物樣的表現,感覺就像是"長了個包”。這個包塊不紅不腫,柔軟,摸起來無疼痛。當咳嗽或腹部用力鼓氣(如用力排便等)時,患者會感覺腹股溝區(大腿與小腹交界的位置)的包塊更加突出。此外,腹部墜脹感也是複發疝的常見症狀之一。患者常感覺腹部重量增加,腹部有東西往下拽着的感覺。

如何治療複發疝?

複發疝的治療方式以手術治療為主。治療的關鍵點在于,手術時機和手術方式的選擇。手術時間延長,有可能再次複發。而第二次手術,由于術區粘連、疤痕組織及解剖結構改變等因素,再次開放手術操作的難度較初次手術明顯增大,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适的手術術式。

什麼是腹腔鏡疝修補術?

腹腔鏡下疝修補術,将疝手術的視野引入到腹膜前的層次。因無手術切口,補片放置層次深,術後疼痛明顯減輕,恢複很快,一般術後第一天就可離床活動,可恢複正常活動,術後遠期的慢性疼痛和不适的發生率降低,目前疝修補的複發率總體控制滿意。而前入路的無張力疝修補因腹股溝區的三根神經正位于手術區域,因神經損傷所緻的慢性疼痛的發生無法完全避免,而腹腔鏡手術在這方面有明顯優勢;另外,因補片放置深,局部的瘢痕和水腫輕,術後局部不适感減輕,提高了術後的生活質量。

40歲疝氣治療法(複發疝氣找上來)1

目前腹腔鏡疝手術主要分為兩種:經腹腔(TAPP)和全腹膜外(TEP),TEP無需進入腹腔,TAPP需腹腔完成操作,兩種術式各有優缺點。完全根據患者和醫生的條件個體化來選擇。

全腹膜外腹腔鏡疝修補術(TEP手術)有哪些方面的優點?

首先由于完全在腹膜外進行,不接觸腹腔内髒器,不産生腹腔粘連;其次由于在最薄弱的地方進行人造網片修補,人造網片無需縫合,很快即可與腹壁組織融合成一抗張力極強的聯合體,由于置入的補片可同時覆蓋斜疝、直疝和股疝易發生的薄弱和缺損區,複發率低。由于傷口較小,手術後疼痛輕,不适反應小,恢複快,傷口感染的機會少,術後第二天就可下床進行日常生活,術後1到2周可以恢複工作。由于這種手術方式有創傷小、恢複快和複發低的優點,深受老年疝患者歡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