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是宋代《過庭錄》中滑稽才子孫山奚落科舉考試落榜生的調侃語。雖然千百年過去了,在這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名落孫山、曝腮龍門等成語俨然成了人們避諱的詞語,試想,哪一位家長不奢求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無論是燕園,還是清華門都成了高考學子夢寐以求的目的地。7月中旬,随着宜陽縣第一份錄取通知書送達到一高學生劉涵玉手中,這個重磅消息無疑于炎炎夏日的絲絲涼風,給人們送來了一陣陣清爽。
雖然我不認識劉涵玉,也不知道她背後有着什麼樣的學習故事,但是她考入清華大學卻續寫了宜陽教育的輝煌。如果說,每年高三考生希冀魚躍龍門、金榜題名,王麗娟老師何嘗不是在高考?一封又一封的錄取通知書,一項又一項的市縣級榮譽,是對王老師教學工作最好的肯定和褒獎。
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認識劉涵玉,倒是結識了她的班主任老師王麗娟。7月20日下午三點多鐘,在好友李總的辦公室裡,我們幾個人正在若無其事地聊着俄烏戰事和其他方面的話題。突然一陣輕輕地敲門聲響起,大家不由自主地擡起了頭,随着李總“請進”的話音剛落,一個中等個頭、穿着素雅、幹練利落的女子牽着一個八九歲左右的男孩進到了房間。
李總和她簡單聊了幾句後,就安排她坐到了茶幾的另一側,因為不認識的緣故我沒有在意他們說的話,兀自随手翻看着手機。在倒茶中間,“李哥,你和縣一高的王老師認識一下吧。她可是中小學一級教師,今年考入清華大學的劉涵玉的班主任。”聽到李總這樣介紹,我愕然了。
提起她的學生,王麗娟滿臉自豪,“劉涵玉非常勤奮,愛動腦子,學習效率高,不喜歡熬夜。這次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與她平時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說罷,她與我聊起了從教經曆。王麗娟是2006年走上教師崗位的,常年擔任班主任特别是高三班主任。衆所周知,高三是學生實現人生目标的一個重要階段,教師無疑是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比喻教師的稱謂很多,比如人梯、蠟燭、園丁、春蠶、鋪路石等等,無不包含着教師職業的聖潔和崇高。唐代文學家韓愈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王麗娟總是虛心向有經驗的班主任和老師請教,積極聽課并參加教研活動。在課堂上,她不拘泥于傳統教學,而是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習潛能。課外活動,她和學生打成一片親如一家,沒有任何架子;每周班會或者安全例會,她倡導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她長期擔任清北班塊長和班主任,不僅對本班學生知根知底,對另一班學生也是了如指掌。她經常和同一教學塊老師認真探讨學生存在的問題,一旦發現學生有什麼思想苗頭,她都會第一時間疏導,就像園丁修剪樹木花草一樣,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化解思想疙瘩。有一個學習不錯的學生,有段時間情緒低落,整天無精打采,學習成績也一路下滑,甚至産生了辍學的念頭。王麗娟發現這一情況後,沒有一味地去指責、批評,而是陪他聊天,幫他查找原因,得知是因為一個要好的同學成績比他好,父母給他施加了很大的學習壓力所緻後,王麗娟安慰他說:“沒有什麼大不了,隻要心态放平,注意減壓就會迎頭趕上,我和同學們會幫你的。”與此同時,王麗娟還給學生家長打電話,讓他們做好配合,要多關心支持孩子。春風化雨式的工作收到了明顯效果,在今年高考中,這名考生厚積薄發考出了好成績。考生的母親在第一時間給王老師打電話報喜,并由衷地表示感謝。
宜陽一高雖然說沒有未名湖、大禮堂那樣有名,沒有飲水思源碑、珞珈山那樣出衆,但是在宜陽學子心中依然是美麗誘人的存在。這裡樹木蔥郁,小徑幽深,花香四溢,是學生賦閑放松的好地方。而一旦進入教室,則全面進入學習時刻。古人雲:“師如父母”。學校實行看班、坐班制度,王麗娟一天到晚幾乎大部分時間都要待在學校、待在學生中間,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有時候發現學生坐姿不端正、高翹腿,她會及時糾正;發現學生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她會立即提醒。許多學生感慨地說,王老師就像慈母一樣,對我們關心照顧,從不抱怨責備;王老師又像春泥一樣,不為獨香,而是全身心地呵護我們健康成長。
《論語·子罕》說過,“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王麗娟有着豐富的畢業班經驗,但是并沒有躺在功勞簿上,這不僅體現在一周一次的班會上,而且體現在教學的方方面面。華山論劍,誰與争鋒?在高考前的一次班會上,圍繞“我的大學我做主”這一主題,王老師讓同學們縱論目标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應試教育、糾錯教育等内容,自我剖析,自我總結,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班會還邀請家長參加或者兄弟姐妹參與互動,通過送祝福語、勵志視頻等形式活躍氣氛,傳遞真情,激發潛能。
作為一個班主任,一個家庭的主心骨,王麗娟最頭疼的事就是每天事情太多。為了科學高效地利用時間,她在手機上設置了鬧鐘,對時間進行合理地分配。幾點做什麼,做什麼事情,學校做什麼,回家做什麼,都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正因為早起晚歸的緣故,她經常錯過和上小學的兒子見面的機會,早上一大早離開家門孩子還沒睡醒,夜半更深回家後,孩子已經入睡。時間一長隻好和孩子約定,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做好後擱到客廳,她回來檢查寫下批語後放到孩子案頭,母子倆形成了你晚間學習、我回家檢查的“家庭制度”。
暑假是教師們難得的休閑時光,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補償一下對家庭的缺憾。然而,對王麗娟來說這個假期卻是不完整的。除了接送孩子外,還要負責剛畢業的高三整理檔案以及各批次報考,又要備課給新的清北班學生上課改作業。因為腰椎疼痛,王麗娟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去醫院做針灸和牽引治療。當聊起假期這個話題時,王老師無奈地攤開雙手,“假期中能把我的腰椎病治好就謝天謝地了,新學期還要很多事等着我來做。”
“噴泉之所以漂亮,是因為她有了壓力;瀑布之所以壯觀,是因為她沒有了退路;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為永遠在堅持。”近年來,在三尺講台上,王麗娟恰似一朵玫瑰愈開愈豔,又如一捧蓮花香遠益清。她先後被評為洛陽市優秀教師、洛陽市師德标兵、洛陽市職評專家庫成員等殊榮。當同事和朋友向她祝賀時,她總是謙虛地說,“我做得還很不夠。我取得的任何成績和榮譽,都是學校領導支持的結果,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
撐天一根擔日月,拔地千筍寫春秋。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過去了,王老師孩子拿着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媽媽,現在四點半,您該去中醫院做牽引了。”聽到孩子這句暖心的話,我們都會心地笑了。
離開房間後,王老師和我們一一道别,望着一對母子漸行漸遠的背影,我輕揉了一下模糊的雙眼,不經意間仿佛看到了宜陽教育美好的明天......
作者簡介:
李志敏,男,宜陽縣白楊鎮人,記者,洛陽市作協會員,宜陽縣第十三屆黨代會代表。現供職于宜陽縣新聞宣傳單位,作品以新聞、詩歌、散文為主,主要刊播于洛陽日報、河南工人報、河南電視台、洛陽廣播電視台等省市媒體以及主流網絡媒體。
讀者簡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