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湘陰有哪些曆史

湘陰有哪些曆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7 18:31:23

湘陰第一曆史錯案:縣境屬楚案

張一湖

(2016年4月23日)

明《嘉靖湘陰縣志》述湘陰沿革稱:

湘陰,在上世為三苗之地,禹貢為荊州之壤,周成王分封,地屬楚,至文王徙為羅國。秦廢封建,改國為縣。漢高帝徙吳芮為長沙王,縣亦轄之。三國孫劉分荊州以湘水為界,羅屬孫吳。南宋元徽二年,始割益陽、羅、湘西三縣為湘陰,隸湘東郡,謂其地居湘水之南,故名湘陰。[1]

《嘉靖志》是現存于世的編修時間最早的完整的湘陰縣志。該志關于湘陰沿革的論述,或來自此前史志,其後隧成為定論,為後世史志所遵依。《康熙志》、《乾隆志》、《道光志》、《光緒圖志》、乃至《長沙府志》等,莫不秉此,而無越雷池半步。

1995年現代版《湘陰縣志》亦沿用舊說,并稍注明年代,稱:

周代 成王分封諸侯,湘陰地屬楚國。約于公元690年,楚武王滅羅國(俗稱“羅子國”),将羅遺民自宜城(今湖北宜城縣西的故羅川城)遷至其都城丹陽(今湖北秭歸)附近的枝江。公元前689年春,楚文王遷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縣縣北),再徙羅子國遺民至湘水之南。自此,縣境屬羅子國地。

秦代 廢分封,設郡縣,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羅子國為羅縣,隸長沙郡。[2]

上述記載異口同聲,都說湘陰縣境自周成王分封諸侯、楚國成立之時(約為公元前11世紀末),就隸屬了楚國。

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并以史料為依據、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對此進行了論證,得出結論:

湘陰縣境絕非自周成王時(公元11世紀末)就隸屬楚國。根據史籍記載,湘陰縣境應當在公元前396年之後才正式隸屬楚國。這一時間與曆代史志所載時間相差了600多年!

一、楚國的曆史及疆域

湘陰有哪些曆史(縣境何時隸屬楚國)1

楚武王

(一)“荊州”、“荊楚”與“楚國”

《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這裡的“荊”指今湖北境内的荊山,“衡”指今湖南境内的衡山。也就是說,大禹劃定九州時,把從今湖北的荊山到今湖南的衡山(含衡山以南地區)這一片地區(相當于今天湖北漢南、湖南全境)劃為荊州。湘陰正處在這一地區的中心部位,所以,湘陰古屬荊州,這是确定無疑的。

“荊楚”則是楚國的通稱。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荊”字說:“楚木也”,釋“楚”為“叢木,一名荊也。”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荊、楚一木二名,故以國号,亦得二名。”以上典籍都說,荊、楚就是同一種灌木的兩個不同的名稱。由于楚國的先祖發迹于荊(指湖北漢南的荊山),亦稱作“楚”,所以,周成王将其封為“楚”,這就是“楚國”這個名稱的來曆。

(二)楚國的發源與建國

司馬遷《史記·楚世家》記載了楚家族的起源與發展曆程: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喾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複居火正,為祝融。

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産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琇姓,楚其後也。昆吾氏,夏之時嘗為侯伯,桀之時湯滅之。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

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

熊繹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琇氏,居丹陽。楚子熊繹與魯公伯禽、衛康叔子牟、晉侯燮、齊太公子呂伋俱事成王。[3]

……

《史記》說得很清楚,周成王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其封地是在丹陽(今湖北荊州以北地區)。從此,楚國就算是正式建立了。

(三)楚國的疆域

《史記》說周成王封給楚子“子男之田”,那麼“子男之田”是多大的地方呢?《孟子》說:

天子之制,地方千裡,公侯皆方百裡,伯七十裡,子男五十裡,凡四等。[4](《孟子·萬章下》)

《史記》裡記載了楚昭王時令尹子西的話:

楚之祖封于周,号為子男五十裡。(《史記·孔子世家》)[5]

五十裡,這就是周成王初封給楚國的地方。楚國就是以這個位于荊州以北的五十裡的彈丸之地為立足點,通過辛勤耕耘和高超的軍事與政治手段,逐步擴張,經過了數百年的時間,才漸漸成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國的。

史料顯示,楚國的疆域擴展,大緻經曆了以下過程:

周成王(前1042年—前1021年)時期,楚國建立,疆域為子男之田五十裡,位于今湖北荊州市以北地區;

周昭王(約前995年—前977年)時期,楚國開始擴張,引起周昭王不滿。周昭王三次興兵伐楚,最後一次全軍覆沒,昭王也沉沒于漢水。這說明楚國此時已經擴展到漢水流域,其疆域約相當于今天的湖北省荊州市的境域了;

周夷王(前885年—前878年)時期,楚子熊渠發動戰争,疆域擴展到包括今天的荊州、武漢等地在内的湖北南部地區,約有今湖北省三分之一那麼大,而且,其影響開始向南滲入洞庭湖地區(其時長江兩岸并無沿江大堤攔截,雲夢大澤雖分江北、江南兩部分,但卻是一個大的整體,所以,楚國将整個雲夢澤都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

周平王(前770—前720)時期,楚國已經與齊國、秦國、晉國、吳國一起,赫然成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國;

楚武王(前740年―公元前689年)時期,楚國完全鞏固了在江漢間的統治,開始降服、吞并“漢陽諸姬”(漢水以北各姬姓諸侯國)及其它諸侯小國,疆域逐次擴展到今河南、安徽境内;

……

楚宣王、楚威王時期(前370年—前329年)時期,楚國達到鼎盛期。《戰國策》中蘇秦的一段話,描繪了楚國當時的疆域: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陽。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6]

用今天的話說,當時楚國的疆域覆蓋到了今天的四川、重慶、貴州、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江西、廣東、廣西等廣大地區,成為當時疆域最廣的國家。

二、湘陰縣境自何時起隸屬楚國

湘陰有哪些曆史(縣境何時隸屬楚國)2

了解了楚國建立及其發展的曆史之後, “成王分封諸侯,湘陰地屬楚”的說法,看起來就是一廂情願了。楚國封地在今湖北荊州地區,距離湘陰境在一千華裡以外,地盤隻有“子男之田”(“五十裡”),這樣的一個區區小小的楚國,能夠一下子就管到湘陰縣境這塊地方上來嗎?很明顯,成王分封諸侯,湘陰縣境就歸屬楚國,這是絕無可能的!

那麼,湘陰縣境到底什麼時候隸屬楚國的呢?筆者從有關史籍裡找到了兩則比較清晰的記載。

其一,《史記·楚世家》記載:

周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揚粵,至于鄂。

這裡講了三個地名。一個是“庸”,一般認為是“上庸”,即今湖北竹山,在荊山西,處楚國西陲;一個是“鄂”,即今天湖北的鄂州(在今武漢以東);一個是“楊粵”。“楊粵”這個名字看起來很陌生,而且乍一看,應該是在兩廣一帶。但是,中華地圖學社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曆史地圖集》,于《第一冊 原始社會商西周春秋戰國時區·楚吳越》一圖中,将今湖南地區标注地名為“楊越(楊粵)”。這就是說,在春秋時期,今湖南嶽陽地方(含今湘陰縣境在内)被稱作“楊越”或者“楊粵”。

《史記·楚世家》所記載的楚子熊渠所發動的軍事行動,其目的是向東發展。但是為了解除後顧之憂,楚軍首先向西征服庸國,然後順勢派遣一支隊伍向南,到楊粵(洞庭湖地區)轉了一圈,而後便全力向東,占領鄂。

熊渠“伐楊粵”,更加證明,在熊渠之時及之前,楊粵(今湖南地區)并不屬于楚國。如果屬于楚國,熊渠就不用“伐”了。

其二,《後漢書·南蠻傳》載:

吳起相悼王,南并蠻越,遂有洞庭、蒼梧。

楚子熊渠在位時間為公元前885年至前878年之間,吳起相悼王時間在公元前396年至公元前381年期間(公元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吳起同時遇害),中間相隔了約500年。乍一看,這兩個說法顯得互相矛盾,史籍的記載是不是弄錯了呢?其實,隻要細心想一想,就會發現這兩個說法原來并不矛盾。

從兩處記載的字面含義來理解,前者稱“伐楊粵”,意思是讨伐楊越,但并沒有說占領楊越;後者稱“有洞庭”,則肯定是占領而且對洞庭湖地區進行了管轄。那麼,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熊渠當初雖然派兵到過洞庭湖地區,但是,當時由于要進軍鄂州等地,所以并沒有将洞庭湖地區收入治下?筆者認為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理由如下:

第一,洞庭湖地區位于長江以南,楚國對洞庭湖地區進行管理,要跨越長江,很不方便。在西周及春秋時期,人們大規模的水上活動能力應該是有限的。

第二,熊渠的興趣和志向不在長江以南地區,而是在漢水以東、以北。他的眼睛是盯着周王室和中原各國的。

但是,從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由于春秋戰國時期,洞庭湖地區并沒有強大的政治、軍事集團的存在(至少史籍裡找不到),所以,随着熊渠伐楊越,楚國對洞庭湖地區的政治、軍事乃至經濟、文化影響就開始存在了,而且這種影響是不斷加強的。但是,由于沒有強大的敵人,加上遠隔江湖,楚國對于洞庭湖地區的影響和管理似乎一直是漫不經心的、“松散型”的。直至吳起相悼王,楚國向南方廣大區域進軍,才順手将洞庭湖地區正式收歸了自己的治下。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做一個整理:

楚國建立是在公元前11世紀末(公元前1042年至前1021年之間);

楚國對洞庭湖地區施加影響的時間最早應當追溯到楚子熊渠時期,即公元前885年至前878年之間。楚國對于洞庭湖地區的影響,是漸進式的,而且是自北向南的,其影響的地區首先應當是洞庭湖北岸地區,然後才逐步擴展到洞庭湖南岸地區。湘陰縣境地處洞庭湖南岸,所以,受其影響的時間應當相對較晚一些。楚國正式對洞庭湖地區實施管轄和治理,則應當是在公元前396年以後。

從楚國建立到楚國對洞庭湖地區實施正式管轄,中間相隔了600多年的時間。由此可見,曆代史志關于湘陰縣境建制沿革與隸屬的記載,竟向前“穿越”了600多年!

曆代史志關于湘陰縣曆史沿革的說法,顯然帶有“尊周”及向上攀扯的封建思想,是非曆史唯物主義的,是與曆史真實不相符的。

也許,湘陰縣境隸屬楚國的具體時間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但是,說湘陰縣境自成王封楚就隸屬楚國,這是絕對錯誤的,而且錯得太離譜了!

湘陰有哪些曆史(縣境何時隸屬楚國)3


[1] (明)張燈:《嘉靖湘陰縣志·縣譜》

[2] 《湘陰縣志》(1995年)第一篇第一章《建制沿革》

[3] (漢)司馬遷:《史記》《世家第十 楚》

[4](春秋)孟轲:《孟子》《萬章章句下》。

[5] (漢)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七《世家第十七 孔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0243冊,第245頁。

[6] 《戰國策》卷八,齊一《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6冊,第301頁。

編輯:子禾

圖片來源: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