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鄰居王奶奶,10年前退的休,剛好那一年,兒媳婦給她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取名為康西,平衡了王奶奶退休的不适應,順利過渡。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兒,她的孫子康西就三歲多了,活潑、好動,特别坐不住。孩兒他爹他媽,對這個一天閑不住的兒子康西束手無策。
王奶奶不愧是搞教育的,搞了一輩子教育的她開始在家張羅了。她把家裡的廢品全部拾掇起來,如衛生紙的卷紙芯兒,牙膏盒,易拉罐,各種包裝紙盒,可樂瓶子,一次性紙杯,統統都收了起來。
幹什麼呢?
王奶奶拿去賣錢嗎?
NO!
王奶奶可不是把這些廢品攢起來賣錢的,而是把這些廢品用來“專治”她家淘氣調皮的孫子康熙西。
康西特别喜歡小汽車,因此家長們給他買了各種小汽車玩具:大的,小的,紅的,藍色的,王奶奶利用孫子喜歡小汽車這個嗜好,開始做文章了。
王奶奶就引導康西說:“康西,咱們一起動手,自己制作小汽車好嗎”?
康西那充滿崇拜的小眼睛,忽閃忽閃的望着奶奶,連呼帶跳的說:“好呀好呀,奶奶快快快,我們一起來做小汽車”。
說幹就幹,奶奶拿出各種大小形狀不同的牙膏盒,開始教給孫子康西制作小汽車,剪一剪,粘一粘,畫一畫,再上上喜歡的顔色。
王奶奶一直用心陪伴孩子,傾心交教授孫子制作:公共汽車bus;小轎車car,大卡車......,每天邊做邊講各種車裡發生的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當然就是康西一家人。
王奶奶最神最厲害的是,教給孫子制作每一個作品,都有關聯性,而且都是利用家裡要扔掉的廢品。如用大紙箱制作小房子。
康西跟奶奶制作好了一個小房子,把小房子開了門,開了窗,然後又跟着奶奶一起在這個小房子的門前劃車道,車庫,然後康西就開着他的各種型号的車,試駕、穿行、樂趣無窮。
所以王奶奶的第1個孫子,康西從三歲開始,在她的陪伴和引導下,從沒有迷戀上動畫片,而是迷戀上了手工制作,不僅坐得住了,而且在制作手工作品的時候,非常非常的專注,手的協調性發展的非常好。
他們家從沒發生過,要糾正孩子看電視産品玩手機這一說,康西現在上小學了,回到家除了寫作業,就是喜歡安靜的看書,還有一個最大的愛好就是手工制作和折紙。同學送給康西一個雅号:巧手小哥。
王奶奶的福氣可真好,兒子兒媳在96年下半年又給她添了一個漂亮的小公主,孫女兒的名字取名為若西,若西長得很快,今年也上幼兒園了,家裡兩個孫兒,現在王奶奶被鄰居羨慕,被鄰居們稱為“神婆”。
王奶奶為什麼會被鄰居稱為“神婆”呢?王奶奶神在哪裡呢?王奶奶神就神在,王奶奶能讓她的孫子孫女不迷戀動畫片,隻願意圍着她轉,跟她一起玩耍。
耍什麼呢?那就是王婆婆的愛好--手工制作。
最近王婆婆聽朋友介紹買了一套“變态”紙玩具“驚掉下巴”,這可不得了,更是讓兩個孩子圍着她轉來轉去,加上康西因從小就跟奶奶一起喜歡手工制作,所以這套“變态”紙玩具,康西視為“神奇的珍寶”。(文末可購買)
康西會帶着妹妹若西一起制作和玩耍這個“驚掉下巴”的紙玩具,王奶奶一家,原來是她和孫子孫女,三個人在一起制作和玩耍,自從買了這個“變态”玩具“驚掉下巴”紙玩具後,一家人的反應也太大了。
每個人都圍着這套紙玩具,玩得不亦樂乎,客廳裡時時傳出“哈哈哈”大聲的歡笑聲,有時甚至老爺爺還要和孫子康西争搶着玩兒。
小區朋友就會問王奶奶,這個“變态”玩具有這麼神奇嗎?王奶奶說,隻有你做了玩了才知道,這個玩具真的讓你愛不釋手。
“變态玩具的全名叫《驚掉下巴-中村開己紙玩具》(文末可購買)。
設計者是日本的知名紙張工程師:中村開己,他同時又是一名立體折紙的藝術家。
孩子們特别喜歡玩,就是因為這個紙玩具中村開己在設計中的獨特性,他把每一個作品都如同賦予了生命一樣,不但能動,還如同特别有"感情",有"生命"就如同活不一樣。
如這隻活潑翻滾調皮的小猴子,你看看,這樣翻滾的狀态,小孩子能不喜歡嗎?
壓不扁還能彈跳還原的小企鵝。
大南瓜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孩子們特别喜歡的童話故事中,女主人公灰姑娘的馬車。
這些一般的折紙,能有這個效果嗎?不可能有的,隻有這套“變态”紙玩具,才能讓你瞠目結舌,足以“驚掉下巴”。
所以王奶奶,就是因為擁有了這樣一套"變态"玩具,她才越來越深受孫子孫女們寵愛追捧,也受到鄰居家小朋友的崇拜。所以鄰居家的小夥伴們都把王奶奶叫“神奶奶”。
王奶奶,不僅是鄰居家小夥伴兒崇拜的粉絲,她現在也是一家人公認的重量級粉絲,快70歲的王奶奶,确實是個愛學習的人,她人老心不老,一直沒停止學習的腳步,與時俱進。
“神奶奶”為全家購買了,給家人帶來凝聚力和歡樂的玩具“驚掉下巴”,讓一家人茶餘飯後的休閑時光,有事做了,有樂子了,盡情享受天倫之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