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雪糕、冰淇淋是小朋友的最愛。但你對雪糕、冰淇淋了解多少?
冰淇淋和雪糕,如何區分呢?
面對這一問題,相信不少人都很茫然,冰淇淋和雪糕有區别嗎?食品專家、江蘇省營養學會秘書長、主任醫師袁寶君告訴記者,區别大了:
No.1 看脂肪和蛋白質含量
國标規定冰淇淋中脂肪、蛋白質含量不能低于5%和2.2%。雪糕隻需不低于1.0%和0.4%。這個指标是冰淇淋和雪糕的“及格線”,生産企業可以主動提高指标設定值。
No.2 看感官特征
冰淇淋的重要感官特征是“順滑”,因為冰淇淋中對乳脂含量還有一定的要求,如全乳脂冰淇淋要求主體部分乳脂質量分數為8%以上。标準中對雪糕的乳脂質量沒有做要求。
No.3 看膨化率
冰淇淋的膨化率比較高,硬度比較低,非常軟,一般都用盒子、小碗或甜筒裝着售賣。雪糕的含水量更高,膨化率比較低,硬度高,所以一般都會附着在木棍上。
當然,最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觀看其标簽标識!一般産品包裝袋上都會标注冰淇淋或雪糕。另外就是包裝袋上的産品執行标準,GB/T31114是冰淇淋,GB/T31119則是雪糕。
冰淇淋是不是越甜越好?
吃雪糕、冰淇淋時,繞不開“甜”的話題。說到甜,袁寶君介紹,面對食品添加劑,也不用緊張:“在冷凍飲品的生産過程中,更多使用的是非糖類甜味劑,這些甜味劑甜度高,價格低,如甜蜜素、阿力甜等。GB 2760-2014規定,雪糕中甜蜜素、阿力甜、糖精鈉的最大使用量分别為0.65g/kg,0.15g/kg,0.1g/kg。隻要這些添加劑在合理範圍内,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是甜食雖好,不宜貪多。”
食用色素安全嗎?
雪糕、冰淇淋的顔色絢麗多彩,這方面食用色素功不可沒。那麼食用色素安全嗎?袁寶君指出,簡單說,依法使用的食用色素是安全的,違法違規生産使用則是不安全的:“食用色素分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目前多數産品使用的是天然色素。天然色素是從植物中提取出來,而那些采用化學方法直接合成的色素則被稱為人工色素,如胭脂紅,柃檬黃等。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采樣的雪糕,冰淇淋中均未使用違規色素。”
人工色素、(合成着色劑)包括:
苋菜紅、胭脂紅、檸檬黃、日落黃、亮藍等。
天然色素包括:
紅曲米粉、南瓜粉、抹茶粉、菠菜汁等。
雖然在我國,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的食用色素都可以作為添加劑使用,但從接受程度上,人們更喜愛天然色素。
冰箱裡放了大半年的冷飲,還能吃嗎?
雪糕和冰淇淋的保質期跨度很大,在6至24個月不等。常有消費者詢問,“去年夏天的冷飲,今年還能吃嗎?”袁寶君給出的建議是這樣的:“一般來說不要吃。因為經過一年多時間,冰淇淋所含脂肪會發生氧化,産品口感和品質會下降;而且冰淇淋在冷凍保存的情況下細菌繁衍的速度隻是被降低,并不是完全停止細菌繁殖,時間長了,細菌會增殖。”
變形的冷飲盡量少吃!
袁寶君說:“因為有些形狀變形的冰淇淋,可能由于保存中溫度變化,融化又凝固,容易造成菌落總數、大腸杆菌指标超标。”
責任編輯 鄧清元
來源 浦東發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