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是小徑,一生才情便是去處
--你知道李清照嗎?
--知道,那個把一生都化成詩詞的女子
——
詩愛李白,詞愛李清照
而二者相較,則更愛李清照
至于原因:
她年輕時與趙明誠的愛情故事,她前後判若雲泥令人唏噓的人生際遇,她作為有宋一代無可比拟的第一才女,這些都是理由。
但最重要的,是從她的詩詞裡透露出的亦婉約清麗亦陽剛傲氣的心性品格,以及她在生命晚年的孤苦傷痛之中,依然遮擋不住的風流高貴的生命底色。
她有孩童的天真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
李家有女初長成,雛鳳清于老鳳聲
能有大成就者,多有家學淵源,李清照亦不例外。
易安生于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于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衆。
在這首《如夢令》中,吸引人的青春年少,還未被紅塵情愛所牽絆,也沒有家國存亡的憂慮,不知人生愁滋味,心思簡純,無憂無慮,生活浪漫而自在。這樣一顆純潔如雪的心,這樣一種簡單的快樂。透過這首詞,與其說體現了李清照早期詞作的調性,毋甯說統領了她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熱愛自然、親近自然、喜歡山水。天地山水、人間草木,既是她一生的寫作對象,也是她的傾訴對象,就像她後來在《怨王孫》中所寫: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詞學大師龍榆生對這首詞的評價是:
矯拔空靈,極見襟度之開拓。
矯拔,在于青春;空靈,源自她的骨髓;審美,是李清照看待人生的方式。
她有小女子的嬌羞
《點绛唇》
【宋】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春日杏花吹滿頭,誰家年少足風流。
少年時光總是如此惹人懷念,宛如許久以前心中那隻飛遠的紙鸢。此客是誰?在這詞間我們無從知曉。但從易安無比的羞澀中,我們可以推斷出:他定是位風度翩翩的少年。其中最為傳神的,是那描出了少女内心矛盾情結的尾句:她想回房,可她又想一睹客人的風采。如何是好?她揣着一顆狂跳不止的心,拿起手中的青梅作品味狀,那對明眸,卻早把目光投向了門口進來的那位客人。隻這簡單的語言,從中細品,便能體會出少女悸動不安的純心。
她也有身為女子的多愁善感
《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同是《如夢令》,這一首的格調明顯由明快轉為惜春而起的淡淡感傷。春來春又去,雨疏風狂,四季更替,最易激發一個人的憂思情懷。
自然,是人類最友好的夥伴;花草,是人類最靠譜的情人。對于李清照那樣情思細膩、内心分外敏感的文人而言,更是如此。各種人間花木,都是她描寫的對象,也是她各種情緒傾訴和寄托的所在。
所以,她在夜雨酒醒之後,第一件關注的事情就是院子裡的海棠是否安然無恙。也許,本就轉瞬即逝還要遭受風雨侵擾的花期,讓她聯想到自己的青春年華。最美好的事物,往往形如鮮花。就算旁人說着“依舊”,其實自己心裡也明白風雨無情。“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既有惋惜春花零落的無奈,也有對自己美好年華易逝的感慨。
明代戲曲理論家沈際飛在《草堂詩餘正集》中說:
“知否”二字,疊得可味。“綠肥紅瘦”創獲自婦人,大奇。
紅學家俞平伯說:
全篇淡描,結句着色,更覺濃豔醒豁。
現代文學家缪钺對此的解讀是:
大概是少女所做,雖無深意,而婉美靈秀之緻,非用力者所能及……
那時候的易安還待字閨中,有的隻是少女的小思緒,直到18歲那年,李清照嫁于太學生趙明誠為妻,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婦擅朋友之勝”,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那時的易安,做作之詞中都能看得出對夫君趙明誠的滿心愛意
她可以以詞傳達愛意,生動而不俗套《減字木蘭花》
[宋] 李清照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也可将滿腔柔情訴與世人知
丈夫趙明誠在外做官時,那一年的重陽節,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當官的丈夫:
——《醉花陰》
[宋]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據說趙明誠拿到李清照的詞以後,為她的才情傾倒,又為她的柔情感動。細細品讀,猶如美人在懷,如癡如醉。
然而看着看着,趙明誠又生出和老婆一較高下的心思,窩在書房裡閉關,一口氣寫了50首詞,後将自己寫的50首詞和李清照的詞拿去請朋友評鑒。
朋友讀後說:“這麼多詞作中,唯有三句絕佳。”趙明誠迫不及待問是哪三句。
朋友回答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之才,大抵如此。
可惜好景不長,戰亂就那樣突然而至,于是,易安從此不再易安,颠沛流離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曾有人說,真正大智慧的女人,當兼有小女兒的情态和大女人的情懷。遍閱青史,唯有李清照而已。丈夫的棄城而逃,成就了“易安君”
周邦彥晚年曾有一曲《西平樂》,描述金兵南侵之後的蒼涼和感慨:
元豐初,予以布衣西上,過天長道中。後四十餘年,辛醜正月,避賊複遊故地。感歎歲月,偶成此詞。
稚柳蘇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覺春賒。駝褐寒侵,正憐初日,輕陰抵死須遮。歎事逐孤鴻盡去,身與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遞,伫立塵沙。追念朱顔翠發,曾到處、故地使人嗟。
道連三楚,天低四野,喬木依前,臨路敧斜。重慕想、東陵晦迹,彭澤歸來,左右琴書自樂,松菊相依,何況風流鬓未華。多謝故人,親馳鄭驿,時倒融尊,勸此淹留,共過芳時,翻令倦客思家。
此曲可作地标看。其地标意味在于,标出了北宋詞與南宋詞的界分。借用該曲辭語,宋詞在北宋年間猶如朱顔翠發,及至南宋以降,詞人好比倦客思家。
用西方文化的經典話語來描繪便是:北宋時代是詞人的樂園天堂,琴書歡樂,風流倜傥;蠻族南侵,不僅京都淪陷,一衆士子也随之被逐出《清明上河圖》所描摹的繁華盛世,所有詞家都不得不墜入失樂園的境地和年代。
李清照的如泣如訴背後,卻是山一般的凝重,峻峭嶙峋。李清照的陽剛氣度,絕非大家閨秀可以形容。
情深,卻遭家變;憂國,偏逢亂世。
先是因為黨争,李清照的父親被排擠出朝廷,發還原籍。後又因為北宋權相蔡京的構陷,公公去世,丈夫丢官。
再後來,靖康之難來了,那是整個民族的劫難。
疾風知勁草,闆蕩識忠臣。
太平時節标榜的氣節,到真正危機來臨時,才發現沒那麼容易。
那一年,金兵長驅直入中原,丈夫趙明誠赴任江甯的次年三月,城中叛亂,身為知府,趙明誠卻乘夜從城樓吊下繩子,逃跑了。
因而趙明誠被罷官。五月,又複起用為湖州知府。心懷羞愧的他,縱馬狂奔,趕往建康面聖,八月即染瘧疾而身亡。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為了無愧于英雄名節,無愧七尺男兒之身,無愧江東父老所托,以死相報。
李清照不是隻知道風花雪月的女子,在她骨子裡,還有一股巾帼不讓須眉氣節。這一點,在她少女時代的兩首詩詞——《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中已經有所展露:
其 一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鹹陽草。
五坊供奉鬥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
何為出戰辄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
堯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區區紀文字!
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儀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禍人心開。
夏為殷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見當時張說最多機,雖生已被姚崇賣。
其 二
君不見驚人廢興傳天寶,中興碑上今生草。
不知負國有奸雄,但說成功尊國老。
誰令妃子天上來,虢秦韓國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響,春風不敢生塵埃。
姓名誰複知安史,健兒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甕峰,峰頭鑿出開元字。
時移勢去真可哀,奸人心醜深如崖。
西蜀萬裡尚能反,南内一閉何時開?
可憐孝德如天大,反使将軍稱好在。
嗚呼!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後尊,
乃能念春荠長安作斤賣。
丈夫的所作所為,易安大概是失望的,山河破碎之時,身為男兒,怎可隻顧自身安穩?
欲将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
雖流離于南方,她時刻都在希望着收複失地。言辭之間,仿佛能見她那瘦弱的身體,手持長矛,沖鋒陷陣的影子。
所愛之物遺失殆盡,所愛之人撒手而去。
流寓臨安不久,李清照再嫁張汝州。
婚後,男人的真面目很快暴露出來,娶李清照隻是為她手裡殘存的文物,發現她看守得嚴密,斷不肯把這些與趙明誠費盡心血收藏的東西輕易交付時,竟對她大打出手。
他打量她婦道人家,嫁都嫁過來了,怎麼也翻不出掌心去,于是放心地現出嘴臉,得意揚揚之餘,把自己科舉作弊的勾當也說了出來。
李清照抓住把柄,一狀告上官府,申請離婚。宋代法律,無論什麼原因,妻子告丈夫,就得坐牢。
易安是何等剛烈之人,甯可坐牢也不肯與“驵儈”之人為伴:
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驵儈之下材。
甯可面對世俗嘲罵與牢獄之災,也要尋回自由身,其勇氣與決斷,近乎壯士斷腕。
在女人僅有的狹窄空間裡,掙出自己的天寬地闊。哪怕肉身伏倒塵埃,也不肯把獨立的靈魂和飛揚的心性輸出去。
易安君的氣魄讓這世間大多數男兒都羞愧,國破的悲傷讓她變得更加愁緒滿懷,她是站在曆史的最高層俯視衆生,她有一種最深層的寂寞:
《憶秦娥》
【宋】李清照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
煙光薄,栖鴉歸後,暮天聞角。
斷香殘酒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
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假設李易安沒有經曆喪夫和離亂,其填詞也就僅止于一介才女的盡情盡興發揮。盡管其才華已然舉世無雙,但其詞作隻能讓人會心一笑,不至于讓人五内俱焚。南渡前後的詞作,在藝術審美上無有高低之分,但在閱讀效果上卻輕重分明。
李易安孤身流離到南方的歲月,與當年在東京城内新婚燕爾的歡樂時光相比,反差大得觸目驚心。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将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就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一代才女,就這樣孤獨寂寞的度過了人生盡頭。
也許
這就是李清照,被上天寵愛過,也遺棄過;享受過最美的相聚,也經曆過最心酸的别離;在殘酷的現實中孤獨地漂泊過、掙紮過、恨過、抗争過,也我行我素、酣暢淋漓地愛過、活過。
深深折服大家的,不僅是她在詩詞書畫上具有卓絕才情,而且擁有超越同時代女子甚至男子的政治觀點和愛國情懷。深刻的思想、堅定的信念、深厚的底蘊,讓她的文字具有令人敬服、久遠流傳的無限魅力。
歡欣明快有時,惜花傷春有時,胸懷壯志有時……不得不說,李清照是一個個性多面、情感豐富的女子。也正因這些,她才能夠将尋常文字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完美重組,以表達各種微妙的情緒和意境。這是李清照詞作的魅力所在。
明朝楊慎在《詞品》說道:
宋人中填詞,易安亦稱冠絕,
使在衣冠,當于秦七、黃九争,
不獨争雄于閨閣也。
站在曆史的長河裡,我們任時光老去,而易安仍舊以她悲天憫人的情懷以及自己獨特的才華屹立在我們對她深深地追思裡,每當讀到她的詩詞,内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在那一首首愁怨的詩詞裡不禁湧出無盡的堅韌之氣,更留下了無盡回味和思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